大宋第一伯樂,提拔王安石,推薦蘇軾,撐起北宋半邊天

大宋第一伯樂,提拔王安石,推薦蘇軾,撐起北宋半邊天

他是北宋文壇的領袖,

詩、詞、文,無一不精。

他是北宋最優秀的“伯樂”,

“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門下;

蘇軾評價他:

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

他是歐陽修。

01

歐陽修這孩子,從小就是苦命的娃兒。

公元1007年,北宋景德四年,歐陽修出生於綿州(綿陽)。

父親歐陽觀,是當地政府的一名小公務員(軍事推官)。

56歲的歐陽觀老來得子,心中樂開了花。

他給小傢伙起名修,字永叔,希望他一輩子福壽安康。

可是,歐陽修一生的命運跌宕起伏,與父親美好的初衷相去甚遠。

由於父親官低薪微,為人卻又豪爽大度,清正廉潔,因此家裡經濟捉襟見肘。

歐陽修四歲時,父親因病離世。母親鄭氏只好帶他輾轉來到湖北隨州,投奔叔叔歐陽曄。

叔叔家境也好不到哪去,眼看孩子就要因貧輟學,出身書香門第的鄭氏索性把心一橫:

不是沒人教嘛,我來!

於是,鄭氏親自輔導歐陽修學習,買不起筆墨,就用蘆葦杆當筆,在地上寫字。

這位偉大的母親,為後世留下了“畫荻教子”的成語。

十歲那年,因偶然的機會,小歐陽修在廢紙堆中得到韓愈的六卷遺稿《昌黎先生文集》。

他頓時愛不釋手,夜以繼日地讀了起來。

不久,小歐陽修練習寫作的詩賦文章,已經文筆老辣,頗有些韓愈的風格。

韓愈是誰?聞名天下的唐代文宗、頂流名人。

於是,當地老百姓都說:這娃兒,我看行,將來走遍神州都不怕。

此時的小朋友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會和三百年前的偶像平起平坐,笑傲江湖。

大宋第一伯樂,提拔王安石,推薦蘇軾,撐起北宋半邊天

02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科舉考試的時間。

公元1023年,天聖元年,帝都汴京(開封)。

17歲的歐陽修躊躇滿志地走進考場,可是考試的結果卻令所有人大跌眼鏡。

在當年的黃金榜上,他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血氣方剛的小夥不信邪,擦把汗,洗洗臉,坐下來繼續苦讀。

三年後,小夥再次信心十足地踏入考場,結果又是名落孫山。

如此殘酷的打擊,虐得小夥直接懷疑人生。

然而,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十二歲那年,小夥遇到了政府大佬胥偃。從此,他的人生出現驚天逆轉。

胥老師慧眼識珠,親自出面,保舉小夥到最高學府國子監參加考試。

小夥很給力,在此後的三場重要考試中,他接連獲得監元、解元和省元。這就是傳說中的“連中小三元”。

接下來,他將向傳說中的最高榮譽“連中大三元”發起衝擊。

也就是在皇帝仁宗同志親自主持的殿試中,小夥也要獲得第一名(狀元)。

此時的歐陽修,趾高氣揚,睥睨世間,頗有天下英雄捨我其誰的氣勢。

看到小夥自我膨脹,主考官晏殊認為需要對其適度打壓,方能磨練成才。

於是,殿試放榜後,小夥到手的狀元泡了湯,最終位列全國第十四名。

大宋歷來有榜下擇婿的風俗,金榜題名後,小夥便被胥老師招為乘龍快婿。

至此,窮小子歐陽修,華美轉身,驚豔世人。

大宋第一伯樂,提拔王安石,推薦蘇軾,撐起北宋半邊天

03

公元1031年,天聖九年,西京洛陽。

彼時的大宋,建國七十餘載,國泰民安,歌舞昇平。

洛陽牡丹甲天下,西京美女貌似花。

25歲的歐陽修步入官場,擔任留守推官。

他與梅堯臣、尹洙等風流名士結為至交好友。

彼時,尹洙31歲,梅堯臣30歲。由於都是性情豪放之人,他們活得恣意張揚。

在當時,狎妓冶游的風氣極為盛行,上至王公貴胄,下至販夫走卒,無不流連花叢,樂此不疲。

作為北宋第二大都市,洛陽是聞名天下的銷金窟。

許多個燈火輝煌的夜晚,歐陽修流連於秦樓楚館,醉眼迷離:

綠雲雙嚲插金翹。年紀正妖饒。漢妃束素,小蠻垂柳,都佔洛城腰。

錦屏春過衣初減,香雪暖凝消。試問當筵眼波恨,滴滴為誰嬌。

又有多少次,在鶯鶯燕燕的呢喃聲中,歐陽修看朱成碧心迷亂:

水軒簷幕透薰風,銀塘外、柳煙濃。方床遍展魚鱗簟,碧紗籠。小墀面,對芙蓉。

玉人共處雙鴛枕,和嬌困、睡朦朧。起來意懶含羞態,汗香融。素裙腰,映酥胸。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如此放浪形骸的時光,恍惚讓人覺得身處仙境,不知今夕何夕。

在西京的那些年,是歐陽修一生中最為快樂的時光。

大宋第一伯樂,提拔王安石,推薦蘇軾,撐起北宋半邊天

多年後,那些曾經的不羈放縱還讓歐陽修念念不忘: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相聚很短,離別很長。

後來,一直信任他的領導錢惟演政治落魄,被迫調離洛陽。

歐陽修等人設宴為錢領導餞行,雙方依依不捨,淚灑長亭。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歐陽修借酒消愁之際,一封家書猝然而至。夫人胥氏因難產而死,年僅十七歲。

生活,逐漸向這位春風得意的少年郎揭開面紗,露出了猙獰的面容。

而三年的光陰,已如流水般倏忽而逝: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再見,洛陽;別了,青春。

04

公元1036年,景祐三年,汴京。

此時的大宋,由於承平日久,雖然外表光鮮亮麗,內部已是敗絮其中。

面對日益突出的社會矛盾,一代聖賢范仲淹著手呼籲改革。

此時,30歲的歐陽修,人微言輕,只是國家檔案局的一名小編輯(館閣校勘)。

可是,作為范仲淹的迷弟,他不惜賠上前途,義無反顧地為改革者們加油打氣。

很快,歐陽修被貶為夷陵(宜昌)縣令。

此時,距離他從洛陽返京僅僅三年。

這次貶謫,讓歐陽修初次體驗到了政治鬥爭的殘酷無情。

公元1043年,范仲淹再次推行變革,這就是著名的“慶曆新政”。

這時的歐陽修,頗受仁宗趙禎賞識,官至龍圖閣直學士,相當於副宰相。

毋庸置疑,歐陽修又旗幟鮮明地站到了范仲淹的隊伍。

正因此,他在政府中樹立了不少死敵。

大宋第一伯樂,提拔王安石,推薦蘇軾,撐起北宋半邊天

兩年後,慶曆新政夭折,范仲淹等人被貶出中央。

與此同時,一條爆炸性新聞迅速在坊間流傳:

副宰相歐陽修和外甥女張氏深夜討論劇本!

據可靠訊息報道,在一起普通的民事案件中,嫌疑人張氏供述,婚前曾與舅舅歐陽修有染。

訊息一出,天下譁然,熱搜榜更是數度癱瘓。

什麼情況啊?國家高幹、頂流名人歐陽修竟然和外甥女亂倫!

我的天吶,沒搞錯吧,說話要負責任,請問實錘在哪呢?

要錘得錘。法庭上,張氏不慌不忙,出示了舅舅早年寫給自己的《望江南》:

江南柳,葉小未成陰。人為絲輕那忍折,鶯嫌枝嫩不勝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閒抱琵琶尋。階上簸錢階下走,恁時相見早留心。何況到如今。

看看吧,當年我才十四五歲,舅舅就對我起色心了,難道這不是他勾搭未成年少女的罪證嗎?

事情真假難辯,歐陽修幾乎身敗名裂。

仁宗皇帝趙禎聞之,龍顏震怒,命令要把此案徹查到底,給群眾一個滿意的交代。

後來,經專案組深入調查,由於證據不實,歐陽修罪名不成立。

其實,歐陽修心裡很清楚,這是他積極參與新政惹的禍。

這次莫須有的事件,讓歐陽修損失慘重。

位高權重的他,因此連降數級,被踢出中央政府。

05

公元1045年,慶曆五年。

帶著政壇潑來的一身髒水,歐陽修來到滁州,擔任一把手(太守)。

滁州四面環山,溪水潺潺,風景秀美。

心情鬱悶的歐陽修,把自己放逐在了青山綠水間。

滁州琅玡山上有座亭子,為當地僧人供遊人休息所建。

歐陽修多次在此酩酊大醉,後來索性給亭子起名醉翁亭。

就是在這裡,他寫出了傳誦千古的《醉翁亭記》。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耳熟能詳的語句,道盡了歐陽修內心的蒼涼與無奈。

作為父母官,歐陽修貫徹執行“寬簡”政策,不擾民,不折騰,切實為民辦實事。

此舉效果顯著,滁州被治理得井井有條。

此後數年,歐陽修在各地輾轉為官,所到之處,無不政績斐然。

就這樣,邊寄情山水,邊與民同樂,歐陽修心靈的創傷漸漸癒合。

四年後,因政績卓著,中央又是用人之際,歐陽修被仁宗趙禎召回。

臨行前,離別的音樂響起,老百姓傷心不已,歐陽修寫詩勸慰:

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父老鄉親們,不必悲傷,我會像平時一樣和大家開懷暢飲。

嗜酒的歐陽修,終於在青山綠水間解脫。

大宋第一伯樂,提拔王安石,推薦蘇軾,撐起北宋半邊天

06

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汴京。

51歲的歐陽修,擔任教育部長,主持禮部貢舉考試。

此時的他,德高望重,擁躉無數,已是天下公認的文壇盟主。

這年的科舉考試,在歐陽部長和老友梅堯臣的主持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在閱卷過程中,歐陽部長看到一份完美的答卷。

這篇石破天驚的雄文,令歐陽部長驚歎不已。

他認為,只有自己的得意門生曾鞏,能寫出如此雄辯滔滔的奇文。

於是為了避嫌,歐陽部長只好忍痛割愛,將它評為第二。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蘇軾。

後來得知真相後,歐陽部長更是對蘇軾讚歎不已:

我老了,應當讓這個孩子出人頭地......

記住我的話,三十年後將沒人談論我......

自此,名不見經傳的蘇軾脫穎而出,一舉成名。

也是在這年的科考中,蘇轍、曾鞏、張載、程顥、王韶等人榮登金榜,揚名立萬。

這些大神,後來橫跨大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

他們中的數人,在政治和思想上,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因此,這份榜單,被稱為千年科考第一榜。

它的誕生,凝結著歐陽修惜才愛才、獎掖後輩的拳拳深情。

大宋第一伯樂,提拔王安石,推薦蘇軾,撐起北宋半邊天

07

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

20歲的少年趙頊榮登大寶,是為神宗。

身為人事部長(吏部侍郎)的歐陽修,再次被人舉報。

事情與數年前的那起風流案如出一轍。

這次依然是生活作風問題,不過內容更加勁爆。

有人當面向剛剛登基的少年帝王反映:

老闆,向您彙報件事,歐陽修與大兒媳吳氏深夜剪頭髮!

趙老闆懵了:歐陽老師,不會吧,難道他老人家的私生活如此混亂不堪嗎?

又是滿城風雨。

如此位高權重的大佬,出了這種事情,政府的顏面何在?

於是,中央專門發文闢謠,以正視聽。

少年天子親自安撫歐陽修:

歐老,身正不怕影子斜,組織上相信你,我也相信你。

儘管此事最後不了了之,但還是搞得年邁的歐陽修身心俱疲,心灰意冷。

他多次向中央申請辭職,但是趙頊同志就是不予批准。

公元1069年,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拉開大幕。

由於對青苗法有所批評,歐陽修申請外放,自此遠離汴京。

公元1072年,歐陽修病逝於潁州,享年66歲。

一代傳奇從此遠去。

大宋第一伯樂,提拔王安石,推薦蘇軾,撐起北宋半邊天

08

公元1079年,揚州。

櫛風沐雨的蘇軾,前來平山堂,悼念恩師。

時值四月,暮春時節,綠肥紅瘦。

蘇軾久久佇立堂前,一動不動。

堂前柳枝被風拂起,肆意搖曳飄蕩。

不知不覺中,蘇軾的雙眼已經溼潤。

這是恩師親手種植的柳樹,人稱歐公柳。

而今楊柳青青,恩師已是杳無蹤影。

片刻後,蘇軾拭去眼角的淚花,邁步進入堂內。

牆壁上恩師的遺草依舊,筆如雲煙,行雲流水: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蘇軾悵然若失,怔怔地凝視著這闋詞作。

恍惚中,恩師把酒言歡,痛飲千杯的萬丈豪情浮現眼前。

只是須臾間,恩師已經仙逝八載。

南柯一夢。

蘇軾感慨萬千,於無限悵惘中寫下: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紅塵百年,不過虛幻。塵世一夢,終歸空無。

饒是歐陽修如此人物,終被雨打風吹去。

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人生,不勝一場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