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不識貨,拿傳世名畫《文姬歸漢圖》去糊了牆

在吉林省博物館裡有一幅金代傳世畫作——

《文姬歸漢圖》

,這幅畫曾經是故宮裡藏品,畫幅上有明萬曆,清乾隆、嘉慶、宣統等名人鑑藏印,是一件珍貴的文物。您可能不知道,

這幅名畫曾經流落到民間,竟然被一位農民拿去糊了牆,

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所幸未被損壞。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幅《文姬歸漢圖》的故事。

老漢不識貨,拿傳世名畫《文姬歸漢圖》去糊了牆

1962年,吉林長春的文物部門下發通知

要求各地文化服務站在農村徵收有歷史價值的文物,

通知規定:

可以依據文物的價值給文物持有者一定的補償。

眾所周知,

1962年

正是我國民間比較困難的一個年份,

很多人都正在為了吃喝而發愁。

文物部門有償在民間徵收文物的訊息一經傳開,人們踴躍參與,都希望將自家的文物拿去換一些補貼。

沒多久,這個訊息傳到了

吉林省長春市郊區農民李玉琛

的耳朵裡。他得知文化服務站徵收文物還發補貼,立刻就

想到了自己姐夫在20多年前送給自己的幾件文物。

於是他在自己家裡翻箱倒櫃,終於找出了

一幅古畫和一個玉別子,

然後拿著這兩樣東西看到了文化服務站。經工作人員鑑定,李玉琛拿來的這兩件東西的確都是文物,那幅古畫是

《唐人寫金粟山大藏大般若波羅密經卷》

,玉別子雖然不知道年代,但是也是一件古董。最後,文化站的服務工作人員

給了李玉琛160元現金獎勵

。在那個年代,160元相當於一個

普通工人5個月的工資

,李玉琛拿著這些錢高興地回了家。

老漢不識貨,拿傳世名畫《文姬歸漢圖》去糊了牆

由於第一次捐獻文物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獎勵,李玉琛回到家中之後又冥思苦想,到底家裡還有沒有值錢的文物。忽然間,他想起了

前些年有一副比較乾淨的古畫被自己糊在了灶臺上的牆面上,

他趕緊跑去灶臺那裡,發現那幅畫經過好幾年的煙燻,

已經泛黃了,

不過還好,古畫

並沒有被燒壞

。他小心翼翼地將那幅古畫從灶臺的牆面上揭了下來,再次送到文化服務社。

不過,這一次就沒有上次幸運了。文化服務社的工作人員仔細查看了李玉琛帶來的這幅古畫,發現畫面泛黃老舊,並且上面還有油漬。最後,

工作人員遺憾地告訴李玉琛:

他這次拿的這幅古畫是一件贗品

。李玉琛雖然很失望,但是也沒有辦法,他覺得既然這幅古畫是贗品,它對於自己也沒有什麼用了,於是

他就把這副畫送給了文化服務社的工作人員。

而工作人員也沒拿這副贗品古畫當好東西,最後,

它被送進了吉林省博物館的庫房。

老漢不識貨,拿傳世名畫《文姬歸漢圖》去糊了牆

幾年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

郭沫若

在吉林省博物館的庫房裡看到了這幅古畫,郭沫若一眼就看出這幅

《文姬歸漢圖》是貨真價實的金代真跡。

後來,經過

故宮專家

的聯合鑑定,專家一致認為這幅

《文姬歸漢圖》是故宮的藏品,

是真跡無疑。後來,這幅《文姬歸漢圖》成為了

吉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文姬歸漢圖》長129釐米,寬29釐米,為絹本設色畫,它是

金代著名畫家張瑀的唯一傳世畫作。

《文姬歸漢圖》描述的是

蔡文姬

被匈奴掠去十二年之後,曹操花重金將她贖回的故事。畫中既有塞外蕭瑟的風光,也有人物長途跋涉後的神情,尤其是蔡文姬,她身穿華麗服飾,頭戴貂帽,氣質端莊,是一幅絕世佳作。畫的左上方有屬款

“祗應司張瑀畫”字樣

,在畫幅之上還有明萬曆,清乾隆、嘉慶、宣統等名人的鑑藏印。

老漢不識貨,拿傳世名畫《文姬歸漢圖》去糊了牆

那麼,如此珍貴的一幅傳世名畫為何會出現在一位普通的農村老漢家裡呢?

這事還得從清朝的

末代皇帝溥儀

說起。溥儀被日本人蠱惑

出逃之時

將故宮裡大量書畫及珍寶都帶到了長春,後來,這些字畫和珍寶都被他藏匿於長春“小白樓”裡。當年,

李玉琛的姐夫就是“小白樓”的守衛

,他趁自己值班之機,

從小白樓裡偷盜各種珍寶和字畫。

李玉坤姐夫偷盜出來的那些字畫及珠寶在大部分都被他變賣了,而

他贈送給自己妹夫李玉坤的這三件寶貝

,李玉琛也沒有當成好東西,尤其是在“破四舊”的年代,他差一點就將那幾件寶貝燒掉。後來,有一次李玉琛家裡的

維修灶臺

,李玉坤乾脆就將兩幅畫作中的

比較乾淨的《文姬歸漢圖》拿出來做了糊牆紙。

不過,這幅《文姬歸漢圖》雖然經歷了好幾年的煙燻,表面已泛黃,幸好沒有破損,也算是一件幸事。

老漢不識貨,拿傳世名畫《文姬歸漢圖》去糊了牆

《文姬歸漢圖》是金代為數不多的傳世畫作之一,

為後人研究金代的繪畫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依據。

目前,這幅畫被收藏於吉林省博物館,是該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之一。如果您有機會到吉林省博物館,一定要觀摩一下這幅《文姬歸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