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武帝死後,車騎將軍楊駿遇到了什麼棘手的事?他後悔了嗎?

公元290年,晉武帝迴光返照,從病中甦醒,見車騎將軍楊駿任人唯親,獨攬大權,氣憤地說:“朕還沒死,你竟敢如此放肆?”隨即,晉武帝讓中書省草擬詔書:召汝南王進京,與楊駿共同輔政……

很快,晉武帝又陷入昏迷之中。此時,楊駿心裡慌了,若汝南王司馬亮回來輔政,自己豈不要靠邊站?於是,他跑到中書省借來詔書,再也沒還回去。

晉武帝已進入彌留之際,皇后楊芷趁機請願,希望讓楊駿輔政,晉武帝在迷迷糊糊中點頭同意。楊芷等的就是這一刻,正準備起身往外走,好及時對外宣佈。

這時,晉武帝用微弱的聲音問道:“汝南王回來了嗎?”楊芷停下腳步回答:“沒回。”

晉武帝無奈地嘆息了一聲,隨即永遠閉上了雙眼。

晉武帝死後,車騎將軍楊駿遇到了什麼棘手的事?他後悔了嗎?

晉武帝駕崩,新皇即位,楊駿以輔政大臣總攬朝政,當務之急便是以皇帝名義下詔,逼汝南王司馬亮即刻離京,不得延誤。

噩耗傳來,司馬亮不敢入宮,他站在大司馬門前嚎啕大哭。哭過之後,司馬亮請求楊駿寬限幾日,說要為先帝送葬之後再啟程。

楊駿覺得這個要求並不過分,便批准了。但有人提醒楊駿,說司馬亮這是緩兵之計,打算在這幾天趁機作亂,不如發兵討伐,以除後患。

司馬亮得知這一訊息後,十分恐慌,他不敢打,也不想打,只好帶著本部人馬離開洛陽。

攆走了司馬亮,楊駿長吁一口氣,有太后在朝中撐腰,他大權在握,皇帝如同木偶,朝中已沒有與之抗衡的力量。似乎,屬於楊駿的時代已經來臨。

然而,楊駿頭腦太過簡單,朝中除了他和太后外,還有兩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晉武帝死後,車騎將軍楊駿遇到了什麼棘手的事?他後悔了嗎?

一股是以司馬亮為代表的各個藩王勢力,他們手握軍隊,隨時回來搶班奪權;另一股是以賈南風為首的皇后黨,她們躲在暗處蠢蠢而動。

楊駿意識到他的權力基礎並不牢固,為了籠絡人心,他給所有官員官升一級。此舉卻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左軍將軍傅祇寫信說:“先帝駕崩,屍骨未寒,如何論功行賞?”

楊駿不聽,執意按自己的意願行事。楊駿不光給別人升官,還給自己加上了太傅、大都督等頭銜,總管朝政。

楊駿的專權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滿,有人提出勸告說:“皇上已成年,可以親政了,楊公最好避位,以平息天下人的議論。”

還有大臣也說:“楊公身居伊、霍高位,當以天下為公。怎可排擠宗室,獨攬大權?這樣下去,遲早大禍臨頭。”

對於這些忠言逆耳,楊駿一概不聽,反而在朝堂上更加狂妄,根本不拿皇帝當幹部,更不把皇后賈南風放在眼裡。

賈南風一直潛伏在後宮,不動聲色,靜靜地窺視著楊駿的一舉一動。她見楊駿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人心盡失,認為是時候收網了。

賈后讓人聯絡汝南王司馬亮,想要和他一起對付楊駿。司馬亮生性膽小,不想在此時搞事,便委婉地回絕說:“楊駿兇暴,自有天收,老夫就不必擔憂了。”

賈后見司馬亮不中用,又派人聯絡楚王司馬緯。此時司馬緯二十多歲,血氣方剛,都督荊州,正閒得發慌,一聽嫂子邀請他奪權,欣然同意。

萬事俱備,只等一個出兵的理由。那天晚上,賈后叫醒正在憨睡的晉惠帝,說楊駿謀反了。晉惠帝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說:“楊太尉謀哪門子反,他連兒子都沒有。”

賈后當即把臉一沉,面露兇相,老實巴交的晉惠帝只得在詔書上簽字蓋章。於是,賈后手拿聖旨,開始調兵遣將,準備捉拿楊駿。

晉武帝死後,車騎將軍楊駿遇到了什麼棘手的事?他後悔了嗎?

楊駿及時得到這一訊息,立即召集大臣們開會商量對策。有人建議燒燬雲龍門,再帶兵擁皇太子入宮,找出首惡,將其斬首。

楊駿沉吟片刻,捋了捋鬍鬚說:“雲龍門乃魏明帝所造,花費巨大,燒之可惜。”

此話一出,所有的人都沉默了,大家都盤算著如何逃離。這時,將軍傅祇打破沉默,說他請求與尚書武茂一起入宮作內應,相機而動。

說完傅祇往外走,邊走還意味深長地喊道:“宮中不能缺人啊。”大家一聽,頓時明白,紛紛往外走。

這時,武茂還坐在那裡發呆,傅祇衝著他喊了一嗓子:“你是傻子吧,為何還不走?”

武茂如夢初醒,跳起來就跟隨眾人離去。

此時,局面已完全失控,楊駿成了孤家寡人,只能坐以待斃。

很快,賈后的人馬攻了過來,他們先在楊府門前放了一把火,站在高處朝院子裡射箭,可憐楊府一家數百口悉數被殺,楊駿最終也死於非命。

其實,晉武帝臨終安排汝南王司馬亮入朝輔政,那是在幫楊駿,可謂用心良苦。

1、若以司馬亮主持大局,以他的威望,可以暫時平息各個諸侯王的不滿情緒,局面也不致於失控到後來的樣子。

2、晉武帝讓楊駿與司馬亮共同輔政,本希望互相制衡,此舉必然會得到朝臣的擁護。若朝野內外同心協力,團結一致,賈后這樣的陰謀家又怎能興風作浪?

可惜的是,楊駿不懂政治,瘋狂抓權,而他又沒有駕馭全域性的能力,最終導致眾叛親離,身死族滅,令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