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蘇聯會否戰敗並接受苦澀的和平?

時間回到二戰,將目光鎖定人類史上最大戰爭蘇德戰爭,今天哨站將為您帶來蘇德雙方全方位對比,究竟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論單挑誰更勝一籌?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對雙方實力分別進行評估,分別從戰略、戰術、武器裝備、後勤、軍隊編制規模等方面進行評估。

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蘇聯會否戰敗並接受苦澀的和平?

二戰德軍部隊

首先來看德軍方面,我們印象中的德國國土狹小,生產力有限,但是實則不然,在德軍入侵蘇聯之前,整個西歐基本上已被德國掌控,有超過350萬平方公里土地和3億多人口被囊括在德國佔領區,並且有數百萬的勞動力進入德國工廠,包括猶太人、法國、荷蘭義工等。

德國工業集中在重工精工方面,其製造的汽車主要配件、引擎等等,都是世界頂級,在戰略資源上,德國依賴著羅馬尼亞、蘇聯、高加索方向的油田,即便在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仍然在第一時間攻擊高加索,因此在戰略前期德國資源劣勢並不大。

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蘇聯會否戰敗並接受苦澀的和平?

高度仰賴德國軍工的裝甲部隊

在戰略戰術上,德軍強調無休止的閃電戰,強調多兵種協同作戰能力,德軍的協同作戰能力有多誇張?我講兩個代表性的故事,第一,“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協同陸軍作戰時,往往在交戰中混入裝甲部隊的上空,在沒有任何無線電交流的情況下,飛行員能夠精確的對敵方坦克發動攻擊且不傷及友軍,甚至飛機坦克能構成一道立體的交叉火力網,對整個地面構成無死角打擊,這種配合程度確實是非常驚人的。

第二、炮兵突擊部隊的協同能力,即便到了二戰,盟軍國家還是沿用彈幕射擊的方法,就是先炮兵轟一陣子對方陣地,然後步兵裝甲兵再進攻,而德國早已放棄了這種方法,他們是直接派裝甲部隊協同炮兵同時開火,一部分炮兵用高爆彈來清除裝甲部隊側翼的敵方步兵,一部分炮兵用穿甲彈轟擊被德軍逼入死角的敵方坦克,有時候為了迷惑敵人分散火力,德軍炮兵甚至還會拆分為多個火力點,形成四面八方的綜合火力網,這同樣不會產生誤傷,這種配合的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蘇聯會否戰敗並接受苦澀的和平?

二戰蘇軍部隊

最後就是德國的後勤,那確實是不行,強如將閃電戰運用得爐火純青的德國,他們大部分後勤運輸還是依靠馬匹或者火車,前者速度太慢,後者運輸受到限制,而且德軍的物資儲備嚴重不足,後勤部隊編制雜亂,再加上閃電戰那種超負荷的消耗,導致運輸量和運輸效率雙雙跟不上,因此德軍後勤補給太差了。

另一方面來看,蘇聯有豐厚的戰略儲備和龐大的工業規模,雖然他的國防建設一半都是德國人幫忙建立的,但是蘇聯也進行了靈活的調整,適應了二戰的節奏,蘇軍整體上的兵員學歷非常差,而且年齡最小的甚至不超過8歲,最大不低於70歲,士兵的協同性和管理方面非常差勁,但士兵數量大得驚人,戰後據一名德軍機槍手回憶:“蘇聯士兵的數量太多了,當他們衝向我們陣地時,我們的槍管換了一個又一個,蘇軍成排成排的倒下,但是他們仍然不停的換人繼續衝鋒,這場面把我嚇壞了。”蘇聯的兵員數量有多大,可想而知。

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蘇聯會否戰敗並接受苦澀的和平?

蘇軍T-34,從數量上完全碾壓德軍

蘇軍整體戰略偏向拉扯和消耗戰,畢竟蘇聯廣袤的領土能夠讓任何侵略者感到力不從心,而且蘇軍士兵體質適應西伯利亞的寒冷,在冬季戰場上更具有優勢,蘇軍的後勤如果沒有盟軍支援,同樣也很糟,因為他們的糧食產值嚴重跟不上龐大計程車兵數量,但是似乎蘇聯人比德國人更加吃苦耐勞,即便沒有物資,單兵作戰時間要比德軍長得多,因此蘇聯的後勤其實並不是很差。

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蘇聯會否戰敗並接受苦澀的和平?

二戰de‘jun

雙方對比之下一目瞭然。蘇聯強在數量,德國強在質量,至於後勤方面半斤八兩,戰略戰術上各有優勢,那麼到底誰更厲害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按照我個人看法,我更傾向於德軍,因為德軍雖然戰敗了,但是他並不僅僅敗給了蘇聯,他是敗給了整個盟軍,蘇德戰場上德軍的另一張王牌壓根沒發揮多大作用,那就是空軍,那時的西線英美牽制了德軍六成以上的空軍,而且德國空軍的主要作用可不是遠端戰略轟炸,而是協同陸軍作戰,這種情況下給德國陸軍的作戰實力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更別說在關鍵性的戰役上,由於天氣的偶然因素導致的失敗,所以德軍能不能完全擊敗蘇聯,歷史已經給了我們答案,但是在單打獨鬥情況下,拿下莫斯科奪取戰略上的基本勝利,還是有一定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