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朝末代秦王的烏龍事件,略談清朝編寫《明史》時隱藏的資訊

前言:

作為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斷代史,包括了二十四卷本紀、七十五卷志、二百二十卷列傳、十三卷表,合計三百三十二卷的《明史》,被認為編纂得體、材料翔實、敘事穩妥、行文簡潔,頗為史家所稱道。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趙翼對本朝編纂的這部《明史》,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近代諸史自歐陽公《五代史》外,《遼史》簡略,《宋史》繁蕪,《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廿二史札記·卷三十一》

由於需要處理篩選浩如煙海的明代官方史料、地方誌、名人筆記,《明史》中出現一些錯誤,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們仔細研究發現,其中有些錯誤看上去無傷大雅,實質上卻是對真實歷史的刻意掩蓋。今天筆者就以《明史》中對於明朝末代秦王的錯誤記述,來探尋一下其中的奧秘。

從明朝末代秦王的烏龍事件,略談清朝編寫《明史》時隱藏的資訊

《明史》

《明史》中的末代秦王朱存樞

秦朝在統一天下後採用郡縣制,廢除了周王朝延續了近八百年的分封制。這是中國歷史程序中無比關鍵和重要的一步,因此秦朝雖然國祚不久,但是他的影響力卻無與倫比。

正因為如此,秦王這個爵位,在此後的歷朝歷代中都是異常尊貴的封號。比如隋朝的秦王,是隋文帝楊堅第三子、隋煬帝楊廣的弟弟楊俊。唐朝的秦王就不用多說了,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宋朝的秦王是太祖趙匡胤和太宗趙光義的弟弟趙廷美。元朝的秦王則是世祖忽必烈的嫡次子忙哥剌。

明朝建立後,太祖朱元璋封建諸位,秦王一爵也給了他的嫡次子朱樉。自此以後,不管坐在紫禁城中的皇帝是誰,秦王始終是大明王朝最尊貴的親王,秦國也牢牢地把持著“天下第一藩”的殊榮。

即使在明末綱紀大亂,狼煙四起的時候,秦王依然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爵位。當南明永曆朝廷和張獻忠大西軍餘部聯合抗清之時,大西軍首領孫可望的要求就是封他為秦王。而在《明史》的記載中,自朱樉以後,明朝一共封了14位秦王,其中對於末代秦王的記載是這樣的:

李自成破西安,存樞降於賊,偽授權將軍,妃劉氏死之。—《明史卷一百十六·列傳第四》

從明朝末代秦王的烏龍事件,略談清朝編寫《明史》時隱藏的資訊

西安城牆

從中我們可以提煉出幾個資訊。第一、末代秦王的名字叫朱存樞。第二、在李自成義軍攻破秦王封國西安之時,末代秦王不但苟且投降,還接受了“闖賊”的官職,倒是王妃劉氏卻不屈殉國。

由於明末戰亂紛紛,崇禎帝殉國後雖然南方還出現了四位皇帝,堅持了二十多年的抗清運動。但想來他們既無精力,也沒有能力來編寫崇禎朝實錄。那麼清朝編纂的《明史》,理論上就是我們後世之人最大、最可靠的資訊來源。清朝自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開設明史館,直到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才最終定稿,前後共耗時94年。可惜根據現代出土文物的考證,《明史》對於末代秦王的記錄是完全錯誤和別有用心的。

現實中的朱存樞根本不是秦王

上世紀七十年代,在西安市南郊發掘出一座古墓。此墓雖曾經盜掘,但幸運地是壙志依然儲存完好。所謂的壙志就是墓誌,是對墓主人生卒年月,生平事蹟的概括。正是有了這塊壙志,讓我們知道《明史》中關於末代秦王的記述,是完全錯誤的。原文如下:

世子諱存樞。萬曆二十年正月初十日,母第一妾李氏庶生。萬曆二十五年三月十六日賜名。萬曆四十四年七月十七日冊封為秦世子,會選東城兵馬副指揮張元祥第一女張氏為配,同日冊封為秦世子妃。世子崇禎二年三月初五日以疾薨逝,享年四十。妃張氏,萬曆四十七年三月初六日薨逝,無出。上聞,輟朝三日,諭祭,特命有司治喪葬如制。懿安皇后等並賜祭焉。崇禎三年十月初十日良吉,合葬西安府咸寧縣鴻固原之次。嗟嗟!世子以宗室至親,享有儲位,允為藩輔,富貴兼隆,宜永壽年。溘焉長逝,豈非命耶?爰述其概,納諸幽室,用垂不朽雲。

透過這塊壙志我們可以知道,《明史》中的末代秦王朱存樞,其實只是秦世子。朱存樞是秦肅王朱誼漶的庶長子,他的生母並非秦肅王妃。根據《皇明祖訓》的規定,如果親王和親王妃50歲以後仍然沒有嫡子,那麼庶長子可以被冊封為世子。

從明朝末代秦王的烏龍事件,略談清朝編寫《明史》時隱藏的資訊

崇禎帝劇照

從朱存樞24歲被冊封為世子來看,當時他的父王和嫡母的年齡應該已經超過50歲了。按理親王去世之後,就由世子襲封爵位。但是朱存樞死於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三月,當時其父朱誼漶仍然在世,他並沒有襲封秦王。而且秦世子妃是東城兵馬副指揮張元祥的長女張氏,既非《明史》中所記載的劉氏,且於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先於朱存樞去世。

秦肅王死後還有兩任秦王

秦景王朱存機

秦肅王朱誼漶何時去世,史書未載。某百科上說他去世於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這顯然是胡扯。因為此時秦世子朱存樞還在世,他沒有理由在長達11年的時間裡不襲封秦王的爵位。

好在西安真的是寶藏之地,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的韋曲街辦三府井村還有一座秦王墓,墓中也出土了一塊壙志。原文如下:

王諱存機,乃秦肅王第三子,母次妃張氏。萬曆二十三年八月初五日生。崇禎二年九月初一日冊封為秦世子。崇禎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襲封為秦王。崇禎十四年二月初七日未時以疾薨逝,享年四十有七。女一未適。訃聞,上輟朝三日,遣官諭祭,命有司治喪營葬如制。諡曰景。東宮及文武百官皆致祭焉。以崇禎十五年正月初三日,葬於韋曲裡之陽。嗚呼!王以天潢懿親,為國藩屏。宜享長年,永保西秦。如何奄忽,而景命之不遐也!存隆其實,光曜其聲。如終之際,於斯為榮。王可以暝矣!爰述其概,敬勒貞珉,用垂不朽雲。

透過這塊壙志我們可以知道,朱存機是秦肅王朱誼漶第三子,在大哥朱存樞去世半年後被冊封為秦世子。這裡有兩個補充資訊,一是朱存樞無子。二是朱誼漶的次子已死,且同樣沒有子嗣,所以才輪到第三子朱存機做秦世子。

但是朱存機死於崇禎十四年二月(公元1641年),朝廷賜諡號曰“景”。此時明朝尚未滅亡,說明這位秦景王也不是末代秦王。另外從壙志中

“女一未適”

的記錄來看,秦景王應該也沒有子嗣。那麼末代秦王究竟是誰呢?

從明朝末代秦王的烏龍事件,略談清朝編寫《明史》時隱藏的資訊

李自成劇照

真正的末代秦王朱存極

揭開末代秦王的秘密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賈漢復這個人。賈漢復是山西曲沃人,曾長期在陝西總督孫傳庭麾下任職,與李自成所部義軍有過多次交鋒。孫傳庭戰敗之後,賈漢復逃往江南,出任淮安副將。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朝豫親王多鐸南征,賈漢復降清。此後賈漢覆在清朝官場一路青雲直上,在巡撫陝西之時組織重修了《陝西通志》。由於其長期在陝西一地與李自成作戰,對於封國西安的秦王家族非常熟悉,因此在《陝西通志》中給出了末代秦王的重要線索:

嗣王名存極,景王弟。因景王無子,立之。崇禎十四年襲封。十六年十月十一日,闖賊李自成破城,被執,尋遇害。

存極

《陝西通志》記載中的時間線,與秦景王壙志的內容高度契合,完全可以認定其真實性,即末代秦王的名字為朱存極。至於劉氏,則很可能是朱存極的王妃。

從明朝末代秦王的烏龍事件,略談清朝編寫《明史》時隱藏的資訊

豫親王多鐸劇照

但是《陝西通志》僅僅給出了末代秦王的名字,對於他何時去世,如何去世,卻只用了一個含含糊糊的

來交代。換句話說,這位秦王到底是死在李自成的手上,還是死在清廷的手上?不知道。

根據《清世祖實錄》和《李朝實錄·仁祖大王實錄》的記載,當李自成和吳三桂以及清軍在山海關大戰之時,義軍陣中曾經出現過明朝秦王。而據清實錄,這位秦王的名字是

“尋遇害”

。由於漢文實錄由滿文翻譯而來,譯者在遇到不熟悉的人名時一律採用音譯,所謂的“朱順吉”,顯然就是朱存極的訛寫。

至於末代秦王的最終下場,有記載說他們在隨李自成從北京敗退往陝西途中,在山西被殺害。也有記載說他們在北京城破之後被清軍俘虜,此後跟降清的潞王朱常淓等一起被殺害。以滿清惡意修改《明史》來看,末代秦王被清廷殺害的可能性更高。

“朱順吉”

透過本文的梳理,在秦肅王之後,還有兩任秦王,並非《明史》所說的只有一任。清軍在入關之初為了收攏人心,曾經做出過優待前明宗室的承諾。但是在站穩腳跟之後,清廷又以“謀反”的理由將前明宗室屠殺殆盡。因此《明史》之所以在末代秦王的名字上故弄玄虛,很大可能是為了掩蓋他們當初違背諾言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