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真正的貴族,卻被當成草包嘲笑千年

宋襄公,子姓宋氏,春秋五霸之一,在國君位14年。

第一位春秋大霸主齊桓公慘死之後,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帶領衛國、曹國、邾國等各路人馬打到齊國,幫助齊國平亂,擁立齊孝公坐上國君位。也因為這事,宋襄公在諸侯當中算是打出了名氣。

宋襄公——真正的貴族,卻被當成草包嘲笑千年

人在順境當中自我感覺必然良好,此時的宋襄公心心念念想要學習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一番偉業。結果會盟時沒幾個諸侯鳥他,還被楚王帶回家吃了一段時間“公家飯”。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討伐鄭國,和救鄭的楚軍展開泓水之戰。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為了“仁義”,主動放棄戰機,等楚軍渡河後再列陣迎敵。結果嘛大家都知道,主君受傷,全軍潰敗,次年傷重而死,宏圖大業變成鏡花水月。

就是這麼一位宋襄公,幾乎就是後人群嘲的物件。“迂腐”、“蠢笨”、“假仁假義”、“大草包”、“悲劇”成了他身上的標籤,很多後人更是覺得把他列在“春秋五霸”之中就是笑話,是對其他幾位的侮辱。其實這些觀點都是有理有據,理解起來倒也確實這麼回事。但強叔對宋襄公卻有其他的看法。

強叔認為,看歷史要立足當下,也不能完全立足當下。我們現在看到的古代歷史是屬於上帝視角的歷史,我們有著屬於這個時代的先進思想,也知道了歷史的大體脈絡。歷史人物在做每一個決定時是不知道結果的,我們不能因為某人做了錯誤決定就認定這人是蠢貨。同樣,古人的三觀也有時代的烙印。我們更不能以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道德觀對古人作出評判,這種“審判”式的評論是有失公允的。(PS:同一時代下,吊絲和富二代的思想世界都無法做到互相理解,更何況差了幾千年呢?)

我們再來仔細看看宋襄公,此人是微子啟的後人,他們家族從商朝開始就是貴族,宋國公室有著近千年的貴族傳承,其思想同比其他諸侯就要固化許多,受禮樂制度的影響也更深,對“仁義”的恪守也更堅決。其他諸侯各國為了繼承國君位,流血事件天天發生,而宋國除了宋殤公這類人以外,主動讓位與賢卻也常有,宋襄公年輕時也不例外。

宋襄公在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因為自己庶出的哥哥目夷忠厚仁義,提出讓太子位給目夷。這事雖然沒成,但也給他帶來一定的美名。宋襄公即為後,目夷雖多次頂撞宋襄公,但宋襄公始終寬容。有人認為宋襄公假仁假義賺取名聲,還有陰謀論者認為這是兄弟倆的一齣戲,目的是要穩定政局,向天下人做出兄友弟恭的表率。而強叔認為,看人要看全,宋襄公有權力慾,但結合他一生的說話為人,真實要大於虛偽。至於那些說三道四者,我只能說,骯髒的人看誰都是骯髒的,虛偽的人看誰都是虛偽的,貪權的人看誰都是貪權的。

宋襄公即位後也算勵精圖治,葵丘會盟時也接受了齊桓公的囑託,日後也兌現了承諾,扶持太子昭即位。這裡我忍不住插一句嘴,這要把宋襄公換成別人,吃拿卡要、大撈特撈那是絕對免不了的。(PS:有人說:“宋襄公真是個虛偽的好演員。”)

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宋襄公為了恪守“信用”,拒絕目夷的建議,和楚國會盟時沒有帶軍隊,順理成章地被楚國囚禁。泓水之戰,為了恪守“仁義”,拒絕目夷趁楚軍渡水時偷襲的建議,果斷給楚軍送了一筆經驗,把宋國搞得元氣大傷,自己也給玩死了。

面對慘敗後的質疑,宋襄公忍著傷口的疼痛,依然驕傲地說:“一個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戰時不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也不攻擊頭髮斑白的老人。尤其古人作戰,並不靠關塞險阻取勝,寡人的宋國雖然要滅亡了,也不忍心攻打沒布好陣的敵人。要怪,就怪楚國人不講武德,年輕人耗子尾汁!”

一番騷操作,一番騷言論。宋襄公毫無懸念的成了世代相傳的笑柄。可是,把後世的戰爭觀套在古人身上是不公平的,而宋襄公又是一個時代特徵極其明顯的典型。禮樂制度雖已崩壞,但依然作為當時貴族階級的主流思想,宋襄公則是把禮樂制度直接刻在了自己的DNA上。

宋襄公是好人嗎?我認為算是好人。為何“算是”?因為得看站在哪個時代立場。

從現代思維來看,宋襄公也算心狠手辣。先是扣押滕宣公,再讓曹、邾會盟,又把鄫國國君殺了祭祀,來威脅東夷臣服。一向仁義的宋襄公幹這些事有道德壓力嗎?沒有!因為這些事都沒有違背禮樂制度。春秋時代,滕國、鄫國都是東夷,在中原諸侯眼中,這些都是蠻夷奴隸,不屬於“人”的範疇,處理起來自然沒有道德壓力可言,這就是時代的烙印,也是時代的悲哀。

春秋時期是典型的貴族社會,和中世紀的歐洲很像,其實貴族精神咱比歐洲早了十幾個世紀。按咱的說法那叫君子之爭。論武,不管有啥仇有啥怨,咱都明槍明刀地對決,不玩有的沒的。論文,咱講究仁義忠君(忠君在當時等同愛國)。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我們中國不少人對西方貴族精神大加讚賞,對裡面的迂腐陳舊視而不見,只誇讚其中的崇德高尚。對我們古代的貴族階級只有無條件地批判,這種文化閹割我只能講,膝蓋有病得早治,不要放棄,藥不能停。

宋襄公——真正的貴族,卻被當成草包嘲笑千年

宋襄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春秋貴族。在那個時代裡,一整個宋國的生死存亡都沒“仁義”來得重要。這在當時很多人看來就已經是笑話,但這偏偏就是事實。宋襄公遵守了一個春秋貴族該遵守的一切遊戲規則,可惜的是他玩輸了。回想過來,似乎那些摧毀禮樂制度的玩家往往才能奪得勝利。

我一直認為禮崩樂壞是百家爭鳴的前奏,是古代中華思想覺醒的前傳。宋襄公在禮樂制度搖搖欲墜的光景下還在堅守,也難免批判恥笑大於褒獎了。

儘管對宋襄公的評價幾乎一邊倒,可我還是要感嘆:“宋襄公,真貴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