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公元前564年前後,註定是不平凡的。當光環籠罩大地,佛陀降生了,佛知見世間宇宙萬物,慈悲普度眾生,度化生靈。7年後老子出生,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給後世治國理念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13年後孔聖人誕生,《論語》、“仁義禮德”,約束人們的道德行為,是政治思想的精華所在。

影響世界的三位社會歷史名人皆在公元前564年前後生於人世,為人間送來不一樣的福報,實為人間之大幸。

一、仁慈眾生,佛陀智慧頓悟

頓悟雖只有一瞬,獨思苦行並非易事。佛陀(釋伽牟尼)降生於一片蔥鬱樹林中,母親摩耶夫人手扶無憂樹葉,從母親右脅降生。

佛陀降生瞬間,天下出現齊賀天象,金蓮盛開,天女散花,一片祥瑞。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佛陀出生後,分別向東西南北各走七步,

步步生蓮

,佛之緣起盡顯。在生下佛陀7日後,摩耶夫人去世,佛陀由其姨母悉心照料。佛陀生於王族,接受婆羅門教育,王族生活優越,受眾人敬仰。

但釋迦族瀕臨滅族,當他出門遠遊,看到生老病死,看到修道者的艱苦不易,加之其對婆羅門教的不滿。

佛陀果斷放棄王族生活,尋找解脫之路。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佛陀心想,我被生、老、病、死、憂傷、苦惱所束縛,但為什麼還要追求具有同等無常性質的事物。

受縛於本質如須之物,我應如何去認識它們的利害關係?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佛法的精髓在於:斷愛去執。其主要修行法門是四念處。

內觀也好,看念頭也好,基本上都是源自於此。四大皆空,要拂去內心一切雜念,心中放空,心靜修身,平如湖水。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佛陀在尼連禪河附近樹木下苦苦修行,獨身一人,四周皆空,孤寂可想而知。

獨修6年,轉而到畢波羅樹下修身靜坐,最終頓悟

。從此佛陀被尊為三界的導師,四生的慈父。達到如此境地,他沒有停下腳步,轉而傳教普渡苦痛眾生。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佛陀(釋伽牟尼)佛法口傳身授,受眾多弟子敬仰,佛陀傳教,佛學遍佈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

。他愛著世人,給世人以慈悲之心,給大眾心靈的浸染,靈魂的普渡。

他甘願清貧簡樸的生活,託缽乞食而不給任何人增添麻煩。為了教化眾生,他想盡辦法,日夜辛勞,為勞苦大眾的教化而思考,為勞苦大眾的生活而付出。真正的解脫非一人之解脫。

眾生皆苦,唯有解脫眾生,方能昄依佛門。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二、道教始祖,老子以無為而有為

如果說宗教給人以精神力量的支撐,哲學則是助我們瞭解世界有力工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者,自得其然也。”

這是哲學家老子的名句,也是後世治國、治身的理論支撐。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期中國的哲學家,思想家,道教的始祖。老子的思想境界從幼時就以體現。雖然生活清貧,但是抱負遠大,不甘於現狀。

在別家孩子還在玩泥巴,玩彈弓的年紀,老子開始就關心著國家興衰、戰爭成敗、祭祀占卜、觀星測象之事。長大後,為求更廣闊的學問,老子入周求學,

淚別母親,毅然踏上求學之路。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老子不負眾望,入周求學僅三年,通曉世間事,通讀世間書,名揚天下,成為有名學家。

年齡日漸增長,學問也逐漸增長。老子《道德經》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懂得知足,適可而止;知足不辱,知足者富。

但是老子對學問的求賢若渴,並不能知足。

不僅不停下思索學習的腳步,傳授知識的腳步更是到達了西域。正因至西域後,祥雲纏繞,紫氣東來,泉水叮咚,生靈充滿生機。

他在西域美景下,洋洋灑灑寫下了《道德經》,文章簡短意賅,繪聲繪色,僅五千字,縱覽老子文學思想。

從此道德經成為世界皆拜讀的歷史名著。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道”是最高的哲學範疇,道能生成、衍化萬物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一種境界,是把天地萬物做道的詮釋,道是天下萬物的起源。

天下萬物皆有其中的道,泉水的流向,樹葉的搖曳,動物的行為,皆有道。道德經裡,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治大國若烹小鮮,都是傳世名句。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三、名揚天下,孔子大道而博學

老子的《道德經》吸引了世人,也吸引了儒學家孔子的目光。他敬佩老子的道教思想,想向老子請教。

但在請教之時,他已是個赫赫有名的儒學家了。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其著作和思想對後世有深刻影響。孔子生於貴族世家,但父親死後,母親被正妻驅逐,於是過上清貧生活。

雖然生活清貧,但孔聖人依然擁有無人可及的思想境界。

孔子立志走仕途,做學問,常思考,常發表見解。在禮樂崩壞的時局中,他建構了自己的道德體系,“仁”“禮”的思想體系,建立人道主義精神。

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禮教和道德才是管理的核心,致力於建設有序的,懂禮儀的社會。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孔子的禮樂制度、禮樂文明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是當時的統治者需要穩定社會秩序、維持民眾的社會關係所需要的一種

政治策略

。孔子為當時的統治者提供了有效的治國之道,可想而知,孔子的思想治世是起到重要作用的。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孔子是開啟世俗道德觀的第一人,其思想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從小就被教育的道理,都是孔子的《論語》裡記載的語句。

公元前564年,佛陀降生於世,7年前老子出生,13年後孔子誕生了

四、結語

佛陀普渡眾生,老子哲學道教傳遍天下,孔子仁德禮制約束行為

。三位名人先後將於世間,給眾人帶來不一樣的精神傳遞,治世裡面,文學思想。

儒家的入世,佛教的普度眾生,道教的無為而治,人生在世,總是希望得到幸福的生活。有美好的信仰將支援人獲得幸福,因而信仰是人類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教歸一的形態,讓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更好地進行精神活動,從而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