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將太一神推尊為至上神,象徵著天子的權威

神靈祭祀系統

漢武帝時期建構的這個神靈祭祀系統與高祖時期的祭祀五帝相比,有了鮮明的等級性,即以太一最尊,其次為五帝之神,又次為日月山川諸神配享。漢武帝之所以祭祀太一、五帝及天地山川諸神,目的是宣揚自己乃受命之君,上承天命、下治萬民。大一統的國家政權需要統一的思想意識形態來支撐,而國家祭祀則是那個時代統一思想的最佳手段。

在西漢國家神靈祭祀系統的建構過程中,漢武帝將太一神推尊為至上神,象徵著天子的權威,以此來提高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絕對領導權,從而達到其推尊皇權、鞏固中央集權的現實政治目的。既然是祭祀活動,就必須有娛神、敬神的歌詩,配合著祭祀活動的全過程,以營造人神交通的神秘氛圍。於是,漢武帝設立樂府機構,命其採集歌詩,並任用李延年為協律都尉,“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率領司馬相如等數十人造詩作賦,於是才有了《郊祀歌》19章之作。

漢武帝將太一神推尊為至上神,象徵著天子的權威

基於此,我們可以說以娛神、敬神為手段的西漢歌詩———《郊祀歌》具有更深層次的現實政治目的,那就是推尊皇權,維護漢王朝的長治久安。漢初高祖祭祀天地祖宗的儀式分為五個階段:一是迎神階段,奏《嘉至》,此時掌祭祀之官大祝立於廟門迎接神靈;二是主祭者———皇帝入廟門,奏《永至》,皇帝踏歌入廟;三是陳列祭品,即將乾肉等祭品擺放在祭器之上,奏《登歌》,只有皇帝一人歌唱,不用管絃配樂,以免干擾。

漢武帝將太一神推尊為至上神,象徵著天子的權威

讚美祭祀儀式的完成

《登歌》演奏兩遍;四是奏《休成》,以讚美神明享受了祭品;五是皇帝至東廂飲祭酒,坐好之後,奏《永安》,讚美祭祀儀式的完成。《禮樂志》還將高祖時的祭祀樂歌與上古時期做了對照,說明西漢祭祀樂歌和儀式是對上古祭祀傳統的繼承。西漢國家祭祀儀式,從高祖經孝惠、孝文、孝景帝一直延續,無所增減。如《史記·樂書》所云:“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時歌》儛宗廟。孝惠、孝文、孝景無所增更,於樂府習常肄舊而已。”

漢武帝將太一神推尊為至上神,象徵著天子的權威

《郊祀歌》19章的祭祀儀式,是對高祖以來宗廟祭祀儀式的創新性繼承與發展。漢武帝將宗廟祭祀儀式應用到郊祀之中,地點由宗廟轉移到了京郊,不但確定了郊祭之禮,在正月上辛日黃昏時分於京城西北的乾位———甘泉宮郊祭天地神靈,而且還將高祖以來所祀的五帝降格,極力推尊太一神。祭祀所用的樂歌最主要的便是《郊祀歌》。元鼎五年(前112)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漢武帝首次親郊太一。

漢武帝將太一神推尊為至上神,象徵著天子的權威

祭祀天神太一

因為武帝首次祠太一時,出現了“祠上有光”的瑞應,遂將甘泉太一祭壇命名為“太(泰)畤”。漢武帝祭祀天神太一,是因為上天把寶鼎神策授予他,讓他代替天神在人間行使權力,故而漢武帝才要朝祭日、夕祭月,恭敬揖拜。漢武帝恭恭敬敬地祭祀天神太一,實際上是在向天下臣民昭示:自己就是天神太一之子,是代表天神行使“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的使命的。這既是對自己天子身份合法性的確認,同時讓天下臣民也認同其天子身份。漢武帝大力推尊太一神、降格五帝神舉措的深層含義是將神界權利遷移到人間。

漢武帝將太一神推尊為至上神,象徵著天子的權威

總結

自己就是天神太一在人間的代言人,就像在天界五帝神與其他神靈絕對服從太一神一樣,在人間所有臣子都必須無條件服從他的命令。經過這樣的身份確認和身份認同之後,人間天子身份的合法性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漢書·武帝紀》亦載此事:“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立泰畤於甘泉,天子親郊見,朝日夕月。”武帝祀太一,所用的是郊禮,禮儀與規格皆與雍五畤相同。漢武帝身著黃色禮服,在“列火滿壇”,祭品星羅的神秘氛圍中,登上祭壇,肅然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