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錯VS張儀:眼光和格局決定人生道路和結局

張儀和司馬錯都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張儀在歷史上大名鼎鼎,曾任秦國的相國,他以連橫之策,成功破壞了蘇秦幫各國締結的合縱盟約,為秦國各個擊破六國奠定基礎。而司馬錯只是秦國的一名帶兵將軍,身居客卿的位置,在歷史上沒什麼名望。

在《史記·張儀列傳》中,記載了司馬錯和張儀的唯一一次軍事戰略辯論。在這次針鋒相對的爭論中,客卿司馬錯卻完勝名相張儀,以自己全域性性的思維和獨到長遠的眼光,給張儀上了一節政治軍事課。

司馬錯VS張儀:眼光和格局決定人生道路和結局

司馬錯VS張儀:眼光和格局決定人生道路和結局

公元前316年,苴國和蜀國發生戰爭,兩個小諸侯國都到秦國求援。這時,韓國不知哪根神經發生錯亂,無緣無故在邊境對秦國進行騷擾,襲擊秦國的邊塞軍營,搶奪秦國邊境民眾的財物,打亂了秦惠王的計劃。

本來,秦惠王想要發兵征討蜀國,但韓國的騷擾讓他陷入了兩難選擇:是先打蜀國?還是先懲罰韓國?如果先打蜀國,存在道路遙遠且征途艱險的問題,而且,韓國可能會乘機偷襲;如果先打韓國,則可能失去打蜀國的有利時機。

秦惠王猶豫不決。在秦國的朝堂上,張儀主張先討伐韓國,而司馬錯主張先討伐蜀國。秦惠王要求他們說明自己的理由。張儀和司馬錯在朝堂上展開激烈的爭論。

01 如何才能成就統一天下大業

張儀和司馬錯第一個回合的論戰,以“怎麼做才能統一天下,成就帝王大業”為題。

《張儀列傳》記載,張儀在辯論開始時提出,秦國統一天下,可以“三步走”:

第一步,假意和好楚、魏,進擊韓國。首先,秦國應採取一些措施,對外做出姿態,假裝與魏國、楚國交好,建立友好鄰邦關係;然後,進軍攻佔韓國的三川地區,堵絕什谷的隘口,擋住屯留的要道,斷絕魏國和南陽的通道。

第二步,軍事威懾周王,攻伐楚、魏。秦國大軍乘勝進攻新城和宜陽,把部隊駐紮在西周和東周國的近郊,威懾周的都城,宣佈周王的罪惡,做出討伐的樣子。同時,乘機攻佔魏國和楚國附近的土地。

第三步,奪取九鼎寶器,號令天下。周王在形勢所迫下,必然會主動獻出九鼎寶器。秦國得到了九鼎寶器和地圖、戶籍,就可以控制著周王向天下各國發號施令。這樣,就會成就統一大業。

司馬錯VS張儀:眼光和格局決定人生道路和結局

我們可以看到,張儀的“三步走”戰略有三個關鍵點:一是假意結好魏、楚,攻佔韓國的三川地區;二是逼近周王的首都,軍事脅迫周王;三是控制周王和九鼎寶器,“挾天子以令天下”。

這三個關鍵點中有兩個關鍵詞,其一是“假意”,也就是外交欺詐,與魏、楚虛假建立“友邦”的關係,一旦達到自己的目的,立即翻臉。其二是“軍事”,也就是軍事威懾相關國家,並脅迫周王就範。

司馬錯針對張儀提出的統一天下理論和秦國現狀,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司馬錯認為,秦國統一天下,需要具備三個必要條件,帝王大業才能水到渠成:

一是要開拓疆土,擴大領土面積,逐步增強國家的基礎實力。

二是要採取措施,讓國家富強、百姓富足,培養強大的軍事力量。

三是想要統一天下,首先要廣施恩德。

秦國當時的實際情況是什麼樣呢?司馬錯為秦惠王分析說:“目前,大王的疆土還是狹小的,人民還是貧窮的,您還不具備成就帝王之業的條件。”

司馬錯的意見也有兩個關鍵詞,就是“富國強兵”和“廣施恩德”,與張儀的“虛假建交”和“軍事威懾”形成鮮明對比。

在第二階段的辯論中,兩人對自己的理論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說明,我們接著往下看。

02 攻取蜀國和韓國的利弊權衡

在第二個回合的論戰中,張儀和司馬錯的辯論主題是:攻伐蜀國或者韓國,有什麼利弊得失。

張儀主張攻打韓國,他認為,蜀國地處西方偏遠地區,就像戎狄一樣,是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討伐蜀國,勞師遠征,會讓秦國士兵疲憊,百姓辛苦,即使奪取了他們的土地,秦國也得不到什麼好處。

張儀還做了一個類比,他說,追求錢財利益的人,就要到市場上去賺取;追求名位的人,就要到朝廷上去爭取。而周王室和韓國的三川地區,就如同朝廷和市場,秦國應該到這些地方去爭奪。如果去攻佔蜀國,與成就帝王之業,就扯不上什麼關係了。

張儀就像一個做生意的小販,處處著眼於眼前的利益。

司馬錯的意見與張儀截然相反。他說:“蜀國雖然是西方的偏僻國家,但卻是戎狄的首領。這個國家已經發生了類似夏桀、商紂的禍亂。用秦國現有的軍事力量攻佔蜀國,就像豺狼驅趕羊群一樣容易。”

司馬錯認為,攻佔蜀國有兩點好處:

一是投入成本低而收益高。秦國有強大的軍隊,用不著損兵折將,蜀國就會屈服。佔領蜀國,不僅可以擴大秦國的疆域,還可以奪取它的財富,使秦國百姓富足。

二是能夠提高秦國的聲望。秦國攻佔了蜀國,天下人不僅不認為秦國殘暴,秦國還能享有禁止暴亂的名聲;因為師出有名,雖然取盡了蜀國的財物,天下人卻不認為秦國貪婪。秦國出了一次兵,卻能夠名、利雙收。

司馬錯堅決反對攻伐韓國,他認為攻打韓國,無論輸贏,秦國都將遭到天下人的反對,走到天下人的對立面,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

司馬錯VS張儀:眼光和格局決定人生道路和結局

司馬錯說:“周王室雖然衰敗,但周王依舊是天下的共主,佔據著道義的制高點。如果攻打韓國,劫持周王,即使僥倖成功,也未必能得到什麼好處,卻必然得到一個不義的名聲。”

司馬錯接著分析了攻打韓國難以成功的原因。他認為,周王知道自己會失去九鼎寶器,韓國知道會失去三川地區,這兩個國家必定會通力合作,與楚、魏兩國和解,依靠自己的盟友齊國、趙國,與秦國拼命。實在不行,周王會把九鼎送給楚國,韓國會把三川送給魏國,他們將結成聯盟,共同抗擊秦國。如果這樣,秦國將陷入巨大的危險之中。

司馬錯的觀點,立足於天下大義和秦國的長遠發展,也兼顧了秦國當下的利益。

03 辯論結束後形勢的發展變化

秦惠王是一個優秀的裁判。他認為司馬錯的發言能夠切中要害,有利於秦國將來的發展,也能夠為秦國爭取眼下的利益。

秦惠王決定聽從司馬錯的建議,他任命司馬錯為將軍,帶兵攻打蜀國。秦軍很快就平定了蜀國的暴亂,攻佔了蜀國。秦王把蜀王貶為“蜀侯”,並派出官員出任蜀相。

秦國攻佔蜀國後,疆域得到擴大,國家實力更為強大,提高了在諸侯國中地位。

此後,張儀創造性推出“連橫”的外交策略,到各個諸侯國遊說,使用哄騙欺詐的手段,促使其他六國放棄“合縱”盟約,與秦國友好親善,向秦國割地求和。

司馬錯VS張儀:眼光和格局決定人生道路和結局

比如,張儀出使楚國,他欺騙楚懷王說:“大王應該聽從我的建議,與齊國解除盟約,斷絕關係。這樣,我就可以請秦王向您獻出商於一帶600裡的土地,而且把秦國的美女敬獻給您,作為您的侍妾,兩國永結兄弟之好。”

楚懷王聽到張儀這番話,非常高興,不顧大臣陳軫的反對,派人到齊國大罵齊王,與齊國徹底斷絕關係。齊王沒辦法,只好與秦國建立了邦交。

楚懷王派人到秦國接收土地。張儀卻假裝從車上摔下來受傷了,三個多月沒上朝。齊國與秦國建立邦交後,張儀終於接見了楚國的使者,他說:“秦王賜給我6裡的封地,我願意獻給楚國。”

楚王被張儀欺騙,大怒,兩次出兵攻打秦國,卻被秦、齊聯軍打得大敗而回,損失了8萬士兵和大將屈匄。最終,楚國割讓丹陽、漢中的土地以及其他兩座城池,與秦國議和。

張儀取得了秦惠王的信任,但卻因為依靠陰謀詭計,在各國進行政治軍事上的招搖撞騙,被天下人所厭惡和不恥。

秦惠王去世,繼位的秦武王非常討厭張儀。張儀害怕被殺,想了個辦法逃到了魏國。在魏國戰戰兢兢呆了一年,公元前309年,一代縱橫名家張儀在各國的唾罵聲中去世。

司馬錯在史書上很少有記載,但從史書的片言隻語,可以看出,和張儀辯論後的司馬錯,功成名就,得到善終。

公元前301年,蜀侯公子輝反叛秦國。司馬錯奉命討伐叛軍,誅殺公子輝平定了蜀地之亂。

公元前289年,司馬錯率秦軍奪取魏國大小城池六十一座。

司馬錯為擴大秦國疆域,立下卓著戰功。他的後代也多有善名,《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就是他的八世孫。

04寫在最後

司馬錯VS張儀:眼光和格局決定人生道路和結局

太史公司馬遷評價張儀說:“夫張儀之行事甚於蘇秦,然世惡蘇秦者,以其先死,而儀振暴其短以扶其說,成其衡道(連橫政策)。要之,此兩人真傾危(險詐)之士哉!”

人生在世,夢想創立功業,本無可厚非。在創業過程中,如果只顧眼前利益,不培養宏大的格局,一味使用權謀甚至陰謀,坑蒙拐騙,虛偽奸詐,即使功成名就,也可能會落得和張儀、蘇秦一樣的結果,被人們所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