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征戰激發中亞移民浪潮,從而導致了大月氏的崩壞

在公元前兩個半世紀期間,歐亞大陸東半邊最重要的兩個事件是漢朝的崛起以及大月氏國的瓦解。漢室從與秦、楚的戰爭中脫穎而出。這個新朝代作出了和平與和諧的承諾,但隨著他們的戰略從防禦轉向進攻,他們的權勢也不斷增長。

中國朝代之間的鬥爭

秦朝在前206年的長平之戰大勝,此役為一場激烈的消耗戰劃下關鍵性的一刻。史書記載秦國動員了每個十五歲以上的男性。成千上萬的俘虜被活埋。秦國的鐵石心腸震驚了趙、魏及韓,此三國聯合出擊,卻徒勞無功,因為秦在前二五六年廢除了最後一位周王,並發動了一場消滅趙的戰役。

強大的秦昭襄王在前二五一年去世,隨之而來的宮廷鬥爭讓中國其它地方得以喘一口氣。前230年,秦昭襄王之曾孫掀起了為時十五年的戰役,史稱秦滅六國之戰。衰敗的韓國首先投降,接著是趙、魏、楚、齊。前二二一年,秦王政稱帝。秦朝,中國第一個帝國,於焉誕生。

漢朝征戰激發中亞移民浪潮,從而導致了大月氏的崩壞

秦國成功了,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如果史書上的記載為真,那麼秦國崛起至獲得霸權的這段歷史,看起來就像一場永無止境的大屠殺。期間,總共數十萬士兵投身沙場,農田遭受摧殘,城市被燒燬,無數平民喪生。秦國的優勢在於其優越的政權據點,不僅易守,還兼富良田及鐵礦。有些學者認為,秦國的武器讓他們擁有絕佳的優勢,但事實尚未明確。

比較重要的是,秦國的外交戰略產生了有利的骨牌效應。史學家司馬遷(前一四五年至八六年)說明,秦國採用了「遠交近攻」的戰略,這有點類似考底利耶的曼荼羅體系。他們的首要步驟是安撫齊國,以讓他們可以專注於位置更近的敵國,也就是弱勢的韓和趙國。秦國輕易取下了這兩個國家後,便能利用其領土和資源來打敗魏國。兼併的結果,讓權力平衡決然地朝向對楚國不利的一方,當時楚國已是秦國最大的對手。

屢次征戰勝利之後,以秦始皇或「始皇帝」自居的嬴政(前二二一年至二一〇年),開始積極變法促進統一。先前降服的國家領土被分為郡縣,每郡的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命。另外,也建造了大型的基礎設施,例如可以抵禦遊牧民族匈奴入侵的巨大長城、改善南北運輸的靈渠,以及數百公里的道路。秦始皇推行「書同文」政策,統一了全國文字,也統一了度量衡制、錢幣,甚至車軸等規範以促進貿易活動。

漢朝征戰激發中亞移民浪潮,從而導致了大月氏的崩壞

但是,對於控制權的欲求也導致秦始皇強行實施法家的教條。與儒家思想相比,法家強調權力、法律及秩序勝於道德。數百名其他學派的學者被活活燒死。這至少部分說明了秦帝國為何普遍被描述為暴虐殘苛。「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後世儒家學者賈誼在《過秦論》中寫道:「故其亡可立而待。」

死後的秦始皇受著名的兵馬俑保護,但三年後,秦國也崩壞了。秦始皇去世時,他的朝臣們非常害怕因此而造成的權力真空。有好幾個月的時間,他們佯裝秦始皇還活著,每天早上一絲不苟地為他裝扮,至少就司馬遷的記錄所示,他們還在屍體兩旁放置一車一車腐爛的魚以掩蓋屍臭味。

直到這些臣子們找到他們理想中的繼任者時,才結束了這場恐怖劇。新的皇帝是秦二世,他很快地證明自己無法勝任秦始皇鞏固統一全國的大業,也無能管理這從南至北延伸達兩千五百公里長的廣闊國土。由於爆發叛亂、士兵揭竿起義,導致軍隊長久以來負荷過重。只不過,所有人都害怕他發怒,所以沒人敢告知他問題真正的嚴重性。最終,在前二〇七年,兵卒橫了心,逼迫秦二世自殺,但為時已晚,秦朝覆滅。

漢朝征戰激發中亞移民浪潮,從而導致了大月氏的崩壞

楚及漢立刻虎視眈眈,開始相爭。楚國坐擁南方廣大的權力據點,似乎勝券在握,但西楚霸王項羽殺了空有名號的秦王,再加上其暴虐無道的手段,引發更多的反抗,更讓漢得以聯合五國對抗之。從那時起,漢王劉邦宣稱對楚國發起正義之戰。雖然劉邦在前二〇五年的彭城之戰中召集了五十六萬軍隊,但他仍被項羽擊敗了。

不到一年後,楚漢兩軍相遇於濰水,漢軍使出了高明妙招,他們偷偷用沙袋擋住水流,讓水位下降。楚國眼見水淺而過河之際,漢軍便移除沙袋,讓累積的河水滾滾而下,淹死將近五萬楚兵。人說「劉邦百戰百敗,一勝而得天下。」前二〇四年秋,漢國攻陷楚國首都。兩年後,最後一支楚軍在裝備困窘、既疲憊又捱餓的情況下,最終也被打敗了。

漢朝

中國的第二個王朝──漢朝──將統治四個世紀。大多數中國歷史學家認為此時中國發生了根本上的改變,從暴虐鎮壓轉變為帝國和諧。然而,這些歷史學家當中,有許多都是儒家的信徒,他們在漢得勢後受漢朝皇帝任用。實際上,近年研究證實,劉邦(現在稱為漢高祖)所做的,就是在秦朝與周朝較寬鬆的政治結構之間,達到一個平衡。帝國的三分之一劃分為郡,直接由皇帝所監督,其他則分封給諸侯。稅金下降,士兵得以返家,法律執行也不那麼嚴苛。

漢朝征戰激發中亞移民浪潮,從而導致了大月氏的崩壞

漢高後代替三位軟弱的皇帝掌治朝政達八年之久,在這短暫的動盪之後,漢帝國在三位賢君之下,享一整個世紀相對承平的時代。第一位賢君為漢文帝(前一八〇年至一五七年),他專注於政治體制的改革,他建立的地方官菁英選拔制度成為帝制中國行政體系中獨有的特點。

第二位賢君是漢景帝,他竭力於平定諸侯紛爭。但是一直到了漢武帝(前一四一年至八十七年)掌政時期,漢朝的勢力才達到了頂點。董仲舒(前一七九年至一〇四年)的教導最能清楚展現這一點,雖然他新提出的儒家帝國理論絕非創新論點。他認為:「天子受命於天,諸侯受命於天子,子受命於父,臣妾受命於君,妻受命於夫。」、「天人一也。」董仲舒認為,皇帝高高在上而嚴格的階級制度,是避免人類邪惡和貪婪的天性讓中國再次陷入無政府狀態的良方。

董仲舒認為,皇帝的合法性取決於他維持政局穩定和社會繁榮的能力,如果有任何失策,則應該自我批評。到這裡為止,漢武帝仍由衷地接受儒家的教義。但是,當董仲舒提出沒有朝代是恆久存在的宇宙觀時,即被關入大牢。不過,這並不表示漢武帝需要擔心他這一輩子是否會經歷政權垮臺。

經過先前一系列戰事影響,中國的人口已逐漸回升,並迅速增加到大約五千萬人。人口增長促使人們開墾新的農業用地、建造前所未有的灌溉工程,也促進城市與市場的成長,以及絲綢編織和其他工藝的蓬勃發展,首都長安的人口也飆升至四十萬居民。漢朝不停地擴張領土,遠征路線甚至到達朝鮮半島、越南以及天山山脈。至此,漢朝已成為世界最強盛的帝國。

漢朝征戰激發中亞移民浪潮,從而導致了大月氏的崩壞

皇帝們炫耀他們的財富。史書記載的內容證實了先前朝代宮廷中前所未見的奢華程度,這樣奢華的宮廷成為了充滿繡花絲綢和繁文縟節的神秘微觀世界。宮廷下令建造壯觀的寺廟。另外,青銅、玉石、釉面陶瓷和黃金製作的藝術品也演變得越來越精緻。在百姓的墓葬中發現的樸素泥雕,以及文人雅士的詩歌創作,都顯示一般人也希望成為這個看似精緻高雅及感性世界的一部分,但同時也顯露出他們聽憑於永遠無法將之實現的命運安排。從這方面來看,漢朝詩歌和近兩千年前的埃及詩歌之間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移民的連鎖反應

漢朝旅人造訪過的社會中,最讓人感到恐懼的莫過於匈奴了。匈奴位於鄂爾渾河谷(Orkon Valley)的權力據點深入盤踞於蒙古,其受環山包圍保護,含水源、林地,還有最重要的,廣闊的大草原。掌控鄂爾渾河谷的人,掌握的優勢勝過蒙古丘陵上的較小鄰國,一旦這些鄰國被併吞,通往南邊無盡平原以及中原帝國的道路也隨之展開。

人們對遊牧匈奴民族的起源知之甚少。從前三世紀開始,他們同化鄂爾渾河谷與中國邊境之間大多數的部落,併成立聯盟。到了前二世紀,其強大的首領統治一至兩百萬之間的民眾,也能夠支配成千上萬,以堅韌蒙古馬為坐騎的戰士。在他們的皇家墓葬中發現了令人歎為觀止的黃金和精美的玉雕作品,這是他們擁有巨大財富的證據。他們的財富源於他們對蒙古平原上牛群的掌控,以及南方農人的稅收。

在各方面,權力的平衡都傾向於中國,但是匈奴在突擊方面表現出色。中國的馬只無法與匈奴相匹敵「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漢朝御史大夫晁錯曾怨道:「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罷勞,飢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大體上,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人足足花了一個多世紀,才成功將匈奴聯盟納為進貢國。

漢朝征戰激發中亞移民浪潮,從而導致了大月氏的崩壞

結語

中國對匈奴施加的壓力,在某一程度上也導致了即使在印度次大陸和地中海地區也能感受到的劇變。匈奴因為在東邊受到阻撓,所以轉往西邊去。他們發起的戰役讓中亞的遊牧民族恐懼,他們逃亡的過程中又加速了中東和南亞王國的破滅。

前一八〇年左右,匈奴的侵略引發鄰國月氏人的出走(據說匈奴人會拿月氏翕侯的頭顱作為飲具)。當時,月氏湧入烏孫人的領地,使得烏孫人與匈奴結盟。接下來的衝突迫使月氏撤退,這一次他們沿著伊犁河進入中亞。在阿姆河邊,探險家張騫前來拜訪月氏,中國皇帝派遣他為使者前來商討共同反抗匈奴之事。張騫的記錄鮮明地呈現月氏當時的混亂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