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神白起的一生,殺了無數人,死後被賜死,死後墓地卻讓人想不到!

殺神白起的一生,殺了無數人,死後被賜死,死後墓地卻讓人想不到!

白起,

戰國時期秦國一代名將,

“殺神”。其

熟知兵法,善於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伊闕之戰,大破魏韓

24

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

30

多年,攻城

70

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秦昭襄王五十年,

被賜死於杜郵。

真正屍山血海的殺伐,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令很多人對他崇拜敬服,對他的悲劇落幕耿耿於懷。

自古以來,關於他的悲劇結局有幾種細節不同的版本,都是自長平之戰戰後該不該立即打邯鄲開始。

先來看司馬遷的《史記》版本怎麼說的。

長平之戰後,白起認為應該繼續圍攻邯鄲,在秦軍重新收復上黨後,韓國和趙國恐懼,派出蘇代去遊說秦國丞相范雎。

而蘇代的理由有兩條:一,白起如果滅了趙國,爵位必然在你之上;二,百姓害怕秦國,按照前面上黨百姓的表現,秦國即使滅了趙國,剩下的土地人口都會被和他接壤的其他四國瓜分,秦國熱鬧了半天結果會什麼好處都撈不到。

於是應侯言於秦王曰:

“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

九個月後,秦國發兵攻打邯鄲。那時白起生病在家,不能領兵。秦軍打了邯鄲幾個月,損兵折將。這時候白起病好了,秦王再次要求白起領兵上陣。結果白起說了一堆理由拒絕出戰。秦王讓范雎再去勸說,白起還是不理睬,還說自己又生病了,就是不肯領命。在趙國戰場,秦王只能換其他將領,又圍攻了邯鄲大半年,還是打不下來。這時候,魏國和楚國的援兵到了,內外夾攻,秦軍大敗。

這時,白起卻站出來說:

“看看,不聽我的,吃敗仗了吧!”秦王大怒,強行要求白起領兵,但對方還是稱病不去。范雎來勸說也沒用。秦王把白起的軍職一擼到底,發配去陰密。好巧不巧,白起卻又病了,滯留咸陽三個月。

隨著邯鄲前線的戰事越來越吃緊,秦王派人趕走白起,不得再停留咸陽。白起走了之後,秦王對范雎和群臣說:

“白起被髮配趕走,他流露出的樣子,還是不服氣,有怨言。”秦王就派遣使者賜給他一把劍,令他自殺。武安君拿著劍就要抹脖子時,仰天長嘆道:“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竟落得這個結果?”過了好一會兒,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國士兵投降的有幾十萬人,我用欺詐之術把他們全都活埋了,這足夠死罪了。“隨即自殺。

武安君死在前

257年(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武安君死而無罪,秦國人都同情他,所以無論城鄉都祭祀他。白起死就死在當時的政權下,自古都是一樣的當國家建設成了時候,不知道死了多少功臣。

在我看來,司馬遷的寫法非常狠毒,故意將蘇代的遊說和范雎對秦王的進言用了一個

於是

”連線起來,原本是兩件事,被他一暗示,就有了陰謀論的意味。後世很多人就此也直接忽略蘇代說的第二條原因,認為范雎就是因為嫉妒白起,才進讒言說服秦王退兵,放棄了大好的攻滅趙國的機會。而白起也是因此和范雎結怨,為後來的殺身之禍埋下伏筆。

但作為理智的現代人都知道,要給一個人定罪,應該論跡不論心。如果有個人落水死了,然後另一個人跑去跟官府舉報,說你跟死者是競爭關係,官府難道能就此認定你是殺人兇手?

蘇代既然能將第二條拿出來當遊說的理由,必然是某種實情,這就已經構成了可以退兵的一條正當理由。

殺神白起的一生,殺了無數人,死後被賜死,死後墓地卻讓人想不到!

再來看看范雎提出的

“秦兵勞”的退兵理由正當嗎?

若是我們客觀考慮當時的生產力和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特點,范雎給出的理由完全合情合理而且是迫在眉睫的。

趙國四十五萬大軍,在長平全軍覆沒是沒有疑問的。歷史資料沒有記載秦軍的具體傷亡人數,因此在很多人的心中,會下意識會認為秦軍沒死多少人。這也是這部分人據此認為白起想要立即發動邯鄲之戰的決策是正確的,而秦王昏聵丞相姦佞,以至於痛失好局的原因。

之所以有部分人會有這種錯覺,是因為後世的很多戰爭,是我們民族內部發生了,戰勝方可以收攏降兵,有時還能不斷抓農民的壯丁,損失看不出來,甚至人數還越打越多。但在秦國一統天下之前,即使不殺降,也沒有多少將敗兵當場轉成自己人的記載。

所以秦軍傷亡很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雙方都是步兵,是要上陣肉搏的,難道秦國人都是銅頭鐵臂、肉身成聖的不成?

根據後世部分專家估算,長平之戰,雙方投入的兵力達到了一百萬左右,秦軍傷亡二十多萬。這還是可考的軍隊人數,參與後勤的民夫必然也是一個龐大的數量,不用想都知道,當趙國糧草見底的時候,秦國的情況同樣不會太好。

從《史記》上的記載也可以間接判斷,上黨長平一線,雙方對峙兩年多後,不論是秦國率先挑起大戰,還是後來使用反間計,意圖令趙國用崇尚進攻的趙括替換堅守不出的廉頗,都能證明秦國也是在咬牙堅持,難以維持了。若是它還能夠維持持久且巨大的優勢,以最小的代價拖死趙國不是更好?參考我們現代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到後來,可是把各地的部隊拉過去進行輪換練兵了。

同時,范雎給出的那個反間計的藉口實在太簡陋了,簡陋的像兒戲,

“還好你們趙國不是用趙括頂替的廉頗,他是名將之子,軍事素養又高,萬一他出馬,我們秦國說不定就敗了。”趙國君臣除了貪婪短視一點,又不是不可救藥的蠢貨,之所以還是換上趙括,看起來好像是相信秦國的造謠,其實只不過是雙方保持默契,想要速戰速決而已,因為實在打不動了。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

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這話是一年後白起拒絕出戰邯鄲時,自己給秦王的理由,不管是他自己後來想通了還是敷衍秦王,但這也說明國力大衰確實是長平之戰剛剛結束時秦國的實際情況。

呂不韋,後來的秦相,在長平之戰時,剛好在邯鄲和咸陽兩地之間忙前忙後,實施他的奇貨可居計劃,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在他編纂的

《呂氏春秋

·

應言篇》

記載:“

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士民倦,糧食

竭”也可以印證這一點。

由此可以確認,之所以秦王叫停繼續戰鬥,人員和糧食都消耗過大、國力空虛是主因。但我認為,除此之外,秦國君臣還有另外一層現實的擔憂,戰略局面大壞。

戰國七雄之一隕滅的歷史大業唾手可得,秦國上下誰不激動?

秦國幾代君王心心念唸的,就是是消滅六國、一統天下,

秦王之前可是過了一把西帝的癮;

甚至本來秦國的徵兵年齡是

17歲,後來改成了15歲,連秦王都親自上陣徵兵,還有什麼事比滅趙國更大

認真想一想,長平之戰後,秦國如果不留一點餘力,就算立即能拿下趙國,又能怎麼樣?為了能夠和趙國一對一單挑,范雎背後不知道用了多少手段,阻止其他國家的串聯。但其他國家並不是全都傻,除了懼怕強秦,還有坐山觀虎鬥的意思。但如果秦國國力大損,趁著其沒有一絲還手餘力的機會,其他國家會做出什麼選擇?更大的可能情況不是蘇代說的秦國撈不到戰勝的好處,而是整個國家都會被其他國家合縱滅掉,五國伐齊就是前車之鑑。

白起殺的興起,可以不考慮其他情況,但長平之戰的烈度和持續時間都超出了他以前經歷過的戰爭,對秦國國力的影響和拖累是他從所未見的。可國家是秦王的,不得不考慮後續的大局;而范雎作為長平之戰幕後穿針引線運籌帷幄的秦相,也不得不從實情出發。在其他兩國割地認輸的前提下,好處到手,做出退兵休戰的決定完全是合理的。

抱有陰謀論的人,認為是秦王和范雎有私心,才是最後導致白起被殺的原因,其中另一個辯解的理由是,既然你一年之後又發動邯鄲之戰,為什麼就不能長平之戰後立即進行呢

在他們想來,原因就是范雎嫉妒白起功勞蓋過自己,而秦王也害怕他功高蓋主,因此才陰使手段,讓白起錯失立下滔天巨功的機會。

如果仔細看各種史書記載的先秦時期的戰爭,雖然看起來發動的次數很多,但大部分戰爭有一個很明顯的規律就是,一年發動一次,而且很快收場。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農業生產限制,地裡的莊稼到了時間才能成熟,而且糧食不易儲存。在耕地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極大限制了戰爭的參與人數和持續時間。

正如秦國君臣給出的長平之戰後不能打的理由是人員疲憊,糧食枯竭。但九個月後,新的莊稼又成熟了,糧食重新充盈,人員也得到了修整,剛好趙國撕毀戰敗協議,拒不履行承諾,被如此打臉了之後,秦國當然要去教訓它。

因此,秦王先叫停攻打邯鄲,後續又攻打邯鄲,理由是說得通的,並不是反覆無常。

再回過頭來看,秦王和范雎是忌憚和嫉妒白起,所以壓制他嗎?

范雎協助秦王趕走魏冉,重新拿回執政,是在公元前

266

年,而長平之戰發生在公元前

260

年,作為魏冉一系的人馬,白起在這期間被雪藏了嗎?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

264

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

263

年),白起攻打韓國南陽太行道,斷絕韓國的太行道。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

262

年),白起攻佔韓國野王,上黨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絕斷。

從這點上來說,在魏冉走後,白起、范雎和秦王的關係是正常的,不能得出後兩者嫉妒和忌憚白起的結論,反而是魏冉當政的最後十年,沒有關於白起在戰場上的任何記載。

要說有仇,那也只能是長平之戰後,白起被掃了興,被戰績衝昏了頭腦,單方面記恨秦王和范雎。

白起作為歷史上最出名的

“人屠”,一直在軍伍之中摸爬滾打的職業軍人,打大兵團殲滅戰的能力讓人沒話說,但他分析整體戰略上的水平不見得優秀,不一定會過多思考實際的國情如何。

幾十年後,同樣有一個殺降殺出名聲的後輩,他的名字叫做項羽,軍事指揮能力強悍的一塌糊塗,但把握戰略大勢的能力糟糕透頂,還剛愎自用、一意孤行。

白起的戰略眼光究竟如何,我們沒有其他史料驗證,但從邯鄲之戰打響後,白起時不時稱病,拒絕秦王一而再的領兵要求就可以看出,恃功而驕,抗拒軍令。

白起是軍隊高階指揮官而不是丞相,最要緊的是服從軍令,不想改朝換代,那其他的意見建議只能先保留。但白起拒不參戰不說,還在大後方陰陽怪氣的說風涼話,動搖軍心民心。秦國是以法治傳國的,白起的這些做法無異於是在尋死。

有人說白起的這些話之所以被秦王知道,全是范雎傳的,屬於小人行徑。真實情況不可考,至少司馬遷沒直接寫是范雎乾的。

但白起作為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從獲取資訊到議論邯鄲之戰,自言自語的可能性很小,說不定還是故意傳出來的,也有可能是自己手下或者家僕打抱不平傳出來的。總之這話遲早會傳到秦王耳朵裡。再說了,白起在長平之戰後耍性子,自我選定了敵人,釋放敵意,就算范雎中間耍一些手段,幫忙把白起的話傳播更快一點,也不是不可理解。范雎又不是造了白起的謠言,跟小人行徑有什麼關係?

即使白起曾有魏冉一系的標籤,但秦王事後並沒有追究,反而一如既往的重用,加上兩人的年紀其實差不了多少,君臣同行幾十年,沒有一點感情?

殺神白起的一生,殺了無數人,死後被賜死,死後墓地卻讓人想不到!

所以直到這時,秦王還是在忍耐,也只把白起的官職一擼到底,發配流放而已。(古人的侷限也在這裡,身份地位不一樣,很少掏心交流,什麼事都要靠猜,猜對了皆大歡喜,猜錯了分道揚鑣)

事情至此,已經註定了白起的淒涼落幕。但結果卻往更加殘酷的方向走。白起因某種原因仍然滯留在咸陽三個月,加上前方戰事屢屢有不利的訊息傳來,陰差陽錯之下,秦王新氣舊怨一起發作上來,直接扔了一把劍給白起,你去死吧。

對於最後一段,我是有點疑惑的,秦法雖然嚴苛,但是公正,在胡亥之前,歷代秦王都是以身作則,甚至拿王族開刀正法的。秦王有更多的殺白起的理由,比如為後代君王鋪路,不如防止白起投敵等等。但即使要殺白起,秦王會僅僅因為

“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這種經不住考驗的理由?秦國又不是司馬遷和董仲舒極力宣揚下的人治朝代。

我個人對《史記》中記載的那些事的真實性是持保留態度的。最明顯的就是其中記載的導致司馬遷被迫選擇宮刑的李陵之禍,如果再看一下《漢書》中的事件細節,司馬遷多處省略隱瞞甚至歪曲了事實,之所以這樣幹,無非還是給李陵脫罪,進而為自己的遭遇喊冤叫屈。而《史記》的正史地位只是後世給的,真實的情況是,這本書是司馬遷私下寫的強烈宣揚個人價值觀的歷史小說,在身前都沒敢公佈出來。但是因為它的開創性和全面性,後世文人將他的地位扭曲到了不正常的地步。孔子、關羽沒被宣揚成聖之前,他們也只是個普通人,尤其關羽,還是被人砍了腦袋的。《史記》的這種狀況有點類似於香港沒回歸之前,那些人對大陸各種有的沒的編排的故事,私下反而更有流傳市場。也因此,幾千年下來,《史記》反而儲存的相對完善。

另一本同樣記載了白起之死的古籍《戰國策》就沒有《史記》這樣好的運氣了,因為漢朝的時候,只能深藏在皇家府庫,後面經歷幾次戰火就破散不堪,後人只能穿鑿附會填補其中的內容,就有了更多關公戰秦瓊之類的錯亂感,但在我看來,其中對某些事情的看法和理由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戰國策

:中山,昭王既息民繕兵》

復欲伐趙。武安君曰:

“不可。”王曰:“前年國虛民飢,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軍糧以滅趙。今寡人息民以養士,蓄積糧食,三軍之俸有倍於前,而曰‘不可’,其說何也?”

這就說明編輯的人是不認可叫停長平之戰後繼續進攻是因為范雎進讒言的關係。

這篇記載中,大部分的內容和《史記》裡差不多,但在白起說出那句

“不聽我的話,這下吃虧了吧”之後,多了一段秦王上門,下最後通牒的情節,白起估計還沒意識到問題嚴重性,還在忽悠秦王:“我之所以不去攻打趙國,是有一個更好的計劃,我們可以放過趙國,攻擊其他的國家。我之所以拒絕出戰,委屈自己,完全是為了大王你好啊。”

從這段可以看出,編輯的人不認可白起無罪。

歷史已經遠去,不管是《史記》還是《戰國策》都只是給我們提供一個瞭解那段歷史的視窗,從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營養。

在我看來,白起功勳卓著、輝煌一生,激勵著我們後人在各自的領域內創造佳績。但他的死,從目前的史料看,完全屬於咎由自取。

反而是同朝為官的范雎,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渣渣,透過自身努力,功成名就,而且恩怨分明,這樣的生平才更加感人和催人奮進。結果因為司馬遷的個人傾向和不良暗示,套上了睚眥必報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