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電影迷”的生活真懷念啊,最後一家錄影廳被我碰見了

90年代“電影迷”的生活真懷念啊,最後一家錄影廳被我碰見了

《看電影》的趣味之源在電影誕生一百年週年的時候,美國批評家蘇珊·桑塔格(SusanSontag)在《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從她在文章中發出“電影似乎也成為一種沒落的藝術”的悲觀論調開始,“迷影”就常常與“電影衰亡”聯絡在一起。實際上,蘇珊·桑塔格擔憂的並不是電影藝術自身的衰退,而是對“電影迷戀”的消亡。她認為,造成電影迷戀消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科技、新媒體的降臨;二是對電影黃金時代的懷舊。”

其實,蘇珊·桑塔格的這種批評更多地體現出社會文化的變革以及大眾文化消費方式的轉變。因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使大眾越來越缺少對電影單純的“迷之愛”,電影的藝術性和實驗性越來越被電影的商業性和產業化吞噬。在資本利益的驅使下,電影逐漸褪去了藝術的光環,披上了商品的外衣。

實際上,筆者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懷舊”的迷影走向了一種“新”的迷影。因此,可以說“我們在電影史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找到‘電影迷戀’的沉甸甸的果實。”中國新時期的迷影文化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進口影片的引進為中國電影觀眾帶來了新的視聽感受,解放了大眾對電影的傳統認識。與此同時,錄影帶和碟片成為當時最新的電影傳播手段。一些文化水平較高的電影愛好者,開始透過各種渠道和關係獲得新的電影資源。

這其中的一部分人出於對電影的熱愛,會自發地舉行電影放映活動。久而久之,他們結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電影愛好者,共同組成了迷影社團。較為出名的有上海的“電影101工作室”和北京的“電影實踐社”。進入21世紀,我國電影體制逐漸改革,打破了傳統的官方電影壟斷。實行院線制,開放了電影的拍攝、發行、放映環節。隨著碟片市場的火爆,民間電影資源豐富起來。大量歐美、港臺等地區的電影透過各種渠道流入中國市場。因碟片的價格符合我國當時的消費水平,自此影碟機成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也成為那個時代的標誌。中國電影觀眾的觀影方式改變,電影逐漸家庭化。一時間,VCD、DVD蔚然成風。

只要是在境外發行的影片,都能在國內的碟片市場找到。大量的藝術電影、經典電影透過盜版碟片的形式流入中國市場。雖然盜版碟片的流入給中國電影產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並且國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止這種現象。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些碟片培養了中國一代影迷群體。他們透過這種私人化的觀影方式,看過大量的電影,對電影有著獨特的情感和審美品味。這也促使一個新的現象的產生——“淘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大量盜版碟片的售賣沒有固定的地點,流動性比較大。

所以,人們有的時候為了購買到某部影片,需要走街串巷地去搜尋。另一方面,電影發燒友在面對大量碟片的時候,需要一個趣味的指南。因此,碟友們在“淘”到電影之後,會相互交流資訊及電影心得。《看電影》在最初就是以“淘碟”指南的姿態走向讀者的。這就形成了那個時期中國獨有的影迷文化現象:一批電影發燒友看過大量的影片;電影愛好者為了搜尋一部好電影,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淘碟;在獲得影片後,如獲至寶,反覆觀看;與朋友或者志同道合的人們在固定的圈子交流觀影心得,抒發觀影感受。如果說“淘碟”現象培養了中國新時代的影迷群體,那麼可以說網路促發了影迷的互動性,帶動了中國影迷文化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