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一時,明中後期的東林黨的主張淺談

士人清議的傳統自古有之,清議活動多為抒發士人們的心境,有的涉及對於當朝政治活動或者朝堂人物的評判,往往產生一定的影響。明代中後期從事品評活動的群體要以東林黨最為著名。既然與黨派有關,東林黨自然與政治脫不了干係,他們在社會上形成很大的影響力,甚至能夠左右政事的決定。

但與閹黨等為牟利不惜一切手段的黨派而言,東林黨乃是社會上的一股清流,他們有自己的守則,往往與傳統的道德禮儀體系相符合。他們很好地鼓舞了當時士人群體中計程車氣,激勵他們培養自身的氣節。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探究一下東林黨這一群體的主張都有哪些,他們為何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呢?

反對內閣專權,主張分權於六部

明太祖朱元璋時,鑑於丞相權勢極大,不利於中央集權的高度集中,於是借丞相胡惟庸謀反一案廢除丞相制度,同時提升六部的權力,由六部共同負責中央事物。六部事權不一,權力平行,相互制約,最終由皇帝裁決各項事務,明太祖將權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繁瑣的政務僅靠皇帝一人是難以應付的。

盛極一時,明中後期的東林黨的主張淺談

對於政事極為上心和負責的明太祖尚覺得力不從心,更不必說其後的各位君主了。於是內閣便應運而生,隨著時局的變化,內閣的職能也發生了變化。最初內閣權力較小,相當於顧問機構,後來逐漸參與政事,自從內閣開始掌握票擬之權後,其執掌權力便日漸增大,中樞權力的對比也發生了變化。

所謂票擬,即大臣的奏章要先入內閣,閣臣閱讀後,在小票上寫出處理意見,附於奏章後,上呈皇帝,皇帝硃批後生效。雖說最終的處決權在皇帝,但是閣臣們的處理意見一般都會被採納。年幼的英宗當政時,處決權基本歸屬於內閣,內閣中大臣的權力增大,後來出現了領頭人物,即內閣首輔。

首輔之臣統領內閣,相當於丞相。

盛極一時,明中後期的東林黨的主張淺談

明中後期隨著皇帝怠政,內閣首輔對於朝政的掌控權越來越大。神宗萬曆年間,具有鐵手腕的張居正出任首輔,他清楚地看到了當時明王朝的各項弊政,於是透過強硬的手段開展改革,

面對朝政上的反對之聲,採取鎮壓之策。其中就包括對於言路自由的嚴格限制,

張居正在位之時,他的限制之策並未出現大問題,但其去世之後,對於言論自由的呼聲日眾。

在江南地區發展起來的東林黨對於朝堂之事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針對內閣權勢過大的情況,他們主張削弱內閣權力,改變專權的情況,根據明初太祖的設定,將權力歸於六部,即“威福還朝廷,政事還六部”。內閣專權確實會對朝政產生影響,閣臣為了爭奪首輔不惜相互傾軋,爭鬥不休,這勢必會影響到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產生不利影響。

盛極一時,明中後期的東林黨的主張淺談

隨著宦官勢力的增大,內閣中的閣臣為了鞏固自身地位或者爭奪首輔之位,難免會與宦官團體相勾結。

尤其在宦官魏忠賢掌政時期,內閣中大部分閣臣淪為其爪牙,朝政黑暗、混亂不堪。東林黨的這一主張可謂貼合實際,並不是空談之舉,除了大局層面的考慮,東林黨還有自身利益的考量。

在反對內閣專權的同時,東林黨人還提出國家應該加大對於地方勢力的考量,給予地方勢力更多的做官機會。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官場中,往往同一地區的官員顧及同鄉情分會相互照應,從而形成各自的小群體。代表江南地區工商業者、市民階層等群體利益的東林黨,自然希望本集團的人員能夠有機會進入官場,尤其是中央機構,增大話語權。

反對礦監稅使對百姓的掠奪,要求減輕稅賦

東林黨是在江南一帶興起的,戶籍在這一地區的人員甚眾,他們在此生活,對於當地的社會狀況自然十分了解。

前文提到,東林黨代表的是江南地區地主階級、工商業者、市民階層等的利益,那麼對於他們的利益維護當然要提出相應的政治主張。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下這一地區的經濟情況是怎樣的吧。

盛極一時,明中後期的東林黨的主張淺談

江南地區具備天然的地理優勢,這一地帶水網密佈、土壤肥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是明朝重要的糧食徵收地,從“蘇湖熟,天下足”這一諺語,我們便可看出這一地區的農業發展狀況。隨著明朝時局的變化和明王朝統治階層奢欲的增加,他們對江南地區的賦稅徵收大大增加。面對越來越沉重的賦稅,百姓不堪重負。

由於江南一帶原為明太祖政敵張士誠的勢力所在地,因此在建國之初,江南地區的地主勢力便備受打擊。他們有的被遷徙至其他地區,有的遭受嚴重的搜刮,在官場上,對於這一勢力團體的任用亦有所限制。在歷史因素的影響下,江南地區的發展受到限制。面對這一局面,

東林黨提出減輕江南地區百姓賦稅的訴求,並希望政府能夠擴大地方職權。

盛極一時,明中後期的東林黨的主張淺談

江南地區除了農業經濟發達,工商業也很發達,城市經濟繁榮,在這一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但是萬曆年間派出的礦監、稅使對百姓而言是一大災難,江南地區的工商業更是備受摧殘。這就嚴重損害了這一群體的利益,作為代表的東林黨對於礦監、稅使的掠奪行為嚴加譴責,並且極力主張廢除礦監、稅使的設定。東林黨的主張得到當地支援。

此外,面對朝廷對這一地區不斷增加的稅賦徵收,百姓似乎被推入了無底洞,只知擔子愈來愈重,不知何時才為上限。面對這一情況,

東林黨人主張實行定額稅收的政策,即不論收成如何,國家對於百姓的徵收額都是一定的,

這樣在豐收之年或者生產力有所提升時,百姓就能有更多的存糧。他們還主張減輕對於工商業稅的徵收,促進商業經濟發展。

盛極一時,明中後期的東林黨的主張淺談

東林黨人在經濟方面的呼聲,其實也是江南地區各階層的想法,目的是為了維護他們的經濟利益。因此得到了江南地區人們的支援,他們的基礎也就更為堅固了。東林黨人提出的要求符合當地的基本情況,因而也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之舉,這與他們追求務實的理想目標是分不開的。

主張從事學術研究,提倡務實思想

東林黨始於顧憲成在東林書院從事的講學活動,在朝堂上遭革職的顧憲成回到家鄉後,專注於學術研究與傳授。由於顧憲成的聲望較高,其身邊聚集了一批或被罷職或遭貶不得志計程車人群體,他們在從事學術方面的講學之時,還強調自身氣節的培養。此外,

對於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拒絕空談,主張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於是逐漸開始品評政事。

盛極一時,明中後期的東林黨的主張淺談

隨著東林黨名氣的變大,朝堂外的勢力與朝堂內的志同道合者相互支援,共同為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務實思想的重要一步便是關注國家大事,對於朝政以及朝中人物多加了解,及時提出自己的觀點。當時主要傳訊方式是書信往來和印發的邸報,逐漸形成了屬於東林黨的餘力力量,對當時的政局產生深刻影響。

東林黨人主張“公論即國是”,他們認為任何決策,只有得到大部分群體認可的才是正確的決策。因此他們主張大家參與到對於國家大事的探討中來,不僅是士人群體,任何關心國家大事的民眾均可加入。

這與當時市民階層迅速發展,呼籲提高政治地位的實際情況相符合,

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明中後期通訊事業的發展也為訊息的傳播提供了條件。

盛極一時,明中後期的東林黨的主張淺談

他們關注政事,對於重要官員的任免、考核等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由於社會影響力之大,往往能夠使中央政府不得不加以考量。同時對於合格的忠直官員會加以讚揚,而那些品行不端、危害國家朝政的官員自會招來批判之聲,對其政途產生影響。也正是

由於東林黨人將國家放在第一位,注重自身氣節的培養,使他們得到了諸多支援

,在社會上形成不可阻擋之勢。

不可否認的是,受這種觀念的影響,東林黨在諸多的黨派中可以說是一股清流。但是他們的行為威脅到了其他黨派的利益,朝堂上如宣黨、昆黨、楚黨等勢力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東林黨人。他們“務以攻東林、排異己為事”,但是東林黨人不懼威脅,勇於鬥爭,值得欽佩。

結語:

明中後期活躍於政壇的東林黨是明代黨爭的重要群體。他們心懷家國,為維護本集團的利益積極發聲;他們採用清議、講學等形式宣傳自己的主張,形成一個利益聯結體,在輿論方面佔據重要地位;他們的存在鼓舞了當時龐大計程車大夫群體,讓他們保有自身的氣節,關注實際情況而不是死讀經書,此外還提高了百姓參政的積極性。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參考資料: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