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家有了接班人”說起

在我們國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農村裡,老輩人在一起談笑的時候,經常說的話是“看你孩子的這手藝,你家有了接班人了!”“你家這孩子接你的班倒挺合適”。或者“這個娃娃什麼都不會,看來沒有人接班了。”……

看了這樣的話,你不要覺得這樣的話好笑。其實在這樣的話語中,隱含著我國從明朝初年就開始的戶籍制度。

明朝的戶籍管理相當嚴格,嚴格到可以用死板來形容。為了更好地管理國家,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全國府州縣開始編制戶籍黃冊。黃冊詳細登記了每家每戶的鄉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資產,並按照職業將戶口分為民戶、軍戶、匠戶三大籍。

從“你家有了接班人”說起

戶籍黃冊

其中民戶即指屬民籍之人戶,又俗稱民糧戶,主要工作以種地為主,承擔裡甲正役和雜泛差役,包括儒戶、醫戶等,這類人戶佔全國戶數的大多數。在這三大戶籍中地位最高。

從“你家有了接班人”說起

民戶耕田

軍戶包括校尉、力士、弓兵、鋪兵等,軍戶在平時無戰事的時候以耕田為主。明政府規定﹕軍戶耕種的田地(軍田)在三頃以內者可免雜役;三頃以上者須與民戶一起承擔雜役。在社會地位上,軍戶亦低於一般民戶。民戶若與軍戶通婚勢必連累自己的子女。民戶有罪,往往以充軍處罰,軍戶不許將子侄過房與人,脫免軍籍。

匠戶分為工匠戶、廚役戶、裁縫戶等。也就是後來說的小手工業者,在社會地位上,這些匠戶的地位同樣比一般民戶地位低。同樣,匠戶也是世襲,你出生在匠戶家庭,你就是匠戶,即使你不喜歡做這項活計,你也必須做。

這些戶籍的嚴格劃分主要是為了用人方便,要打仗就召集軍戶,要修工程就召集匠戶。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其實缺陷很大。老子是軍戶,所生的兒子也一定要是軍戶,這叫子承父業。父親是匠戶,所生的兒子也必須學那門手藝,成為匠戶。

最主要的是:民戶軍戶這些大戶之間不能轉戶口,同一戶內不同的職業也不能轉,你老爹是草藥醫生,你也是赤腳醫生,你爹是裁縫,你也是裁縫。

那麼要想轉戶行不行呢?行,問題是隻有一條路——好好學習,認真學習四書五經,做好八股文,考試當官。只要你當上官,自然跳入龍門,平步青雲。

從“你家有了接班人”說起

鄉村集市

現在看來,這樣的劃分實在是很不科學。比如說打仗時要召集弓兵戶,偏偏這些人從小沒有練過拉弓,那也沒關係,每人給一把弓就上吧,死不死是他們自己的事。又如召集醫戶,如果召來的都是一些不懂醫術的,死不死是傷兵的事。這還不算完,明朝還禁止百姓外出務工,規定所有老百姓只能在自己的生活範圍內活動,在所有的交通要道上設定了關卡,人們要想出外辦事,必須持有官府出具的路引。這玩意可千萬要收好,如果丟了,守關卡計程車兵會直接把你當成逃犯,抓走充軍。如此多管齊下,明朝初年可謂是等級分明,秩序嚴謹,近乎僵化的社會結構,在這個結構中,農民只能種地,商人只能經商,工匠只能上工,無論誰都不能越界。除了那些讀書厲害的人之外,所有人的工作都是在出生的那一刻決定的,你爹幹嘛,你也幹嘛。也就是說每一種職業都是代代相傳,也就是前面所說的接班。應該說這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模型(當然,這實際上是相當僵化的),在這個模型中,所有人都各司其職,互不干擾,他們就像無數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一同組成強大的明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