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鄭成功形象的形成與塑造,為何鄭成功被誤解成“反賊”?

明清易代之際官方及清朝歷代皇帝對其的描述

鄭成功曾率兵抗擊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也作為延續南明王朝的重臣同清廷對抗,成為中國乃至東亞世界根據自身歷史發展需要而爭相塑造的人物之一。鄭氏家族在臺灣領兵佔據20餘年,在鄭氏政權歸順之前,鄭成功是清廷官方眼中的“反賊”和“逆叛天命”的代表。

這一時期記載鄭成功的著述也多與清朝官方立場保持一致,基本是對鄭氏的壓制與批判,對於其延用明帝年號的做法,批判其為“愚忠”“迂腐”“抗拒天命”。

據《清史稿》中順治年間(1644—1661年)所載臺灣記事,“清順治十八年,‘海寇’鄭成功逐荷蘭人據之。偽置承天府……” “寇”“海賊”成為鄭成功在清廷眼中的代名詞。

然而,康熙為了安撫業已歸順清廷的鄭氏臺灣士人,對鄭氏一族開出優厚待遇,允許鄭成功和鄭經的骸骨歸葬福建,並御賜輓聯:“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早期鄭成功形象的形成與塑造,為何鄭成功被誤解成“反賊”?

此外,鄭居仲在《鄭成功傳》中引述康熙皇帝贈與泉州三邑南安鄭氏祖墳的詞:“朱成功明室遺臣,非吾亂臣賊子。”不難發現,臺灣歸順初期,朝廷為平復和籠絡閩臺民眾人心,不惜筆墨將鄭刻畫成“忠君愛國”的英雄。但必須注意的是,清廷對於鄭成功的重新肯定,大致上仍屬於地方層級,還是以閩臺官員出面,將中央朝廷對於鄭成功的褒獎加以重申與發揮,用意在於安撫地方、振奮民氣。

至乾隆時期(1736—1795年),鄭成功仍然是朝廷官方口中的“邊患”“逆賊”。如官修的《八旗通志》中記載,“本年十二月,隨定遠大將軍世子濟度,徵福建海賊鄭成功,十四年,遇賊船艘環列福州之高齊境,烏龍江,吾庫率水師衝戰中傷役。”

綜上,鄭成功在清廷的形象,雖然一度因鄭氏勢力歸順,由固有的“海賊”“偽”“逆”轉變為閩臺地區的“孤忠”。然而,這也只是統治者出於穩定局勢的權宜之計。在清廷迎來無內憂外患的乾隆時期後,曾擾亂清朝統治的鄭成功自然不再被清統治者需要,“逆賊”形象依然延用於官方書面史書記載中。

早期鄭成功形象的形成與塑造,為何鄭成功被誤解成“反賊”?

閩臺民眾與文人眼中的“開山祖”

不論清廷官方如何將鄭成功描述成逆臣、反賊,並試圖消除鄭氏勢力在閩臺的影響。在民間,部分文人和基層民眾對鄭成功“忠臣”形象的認同已經成型,認為其既是忠於明室的“不二之臣”,還作為“開山祖”庇護臺灣,這種刻畫與塑造經民眾崇拜和文人的感懷,鄭成功成為了閩臺民間文化的重要成分。

在《臺灣外紀》中,有諸多關於鄭成功的傳說和神話。據傳聞,鄭成功出生時“天明閧說,海濤中有物,長數十丈,大數十圍,光爍似燈,噴水如雨,出沒翻騰,鼓舞揚威,莫當通國集觀,鹹稱異焉。”

而這傳說是基於鄭成功保衛閩臺、愛護閩臺民眾的事實編纂而成。此外,在夏琳所著的《閩海紀要》中提到,鄭成功軍隊所到之處“軍律嚴明,禁止淫掠,犯者立斬。”鄭成功治軍嚴格,在福建一帶的民眾中有著良好的口碑,這與清軍的暴行形成鮮明對比。在閩臺士民看來,他仍然尊南明為正統,招賢納士,以期收復失地。

據《臺灣小志》所載,“成功既據全臺……務屯墾,修戰械,製法律,定職官,興學校,起池館,待故明宗室遺老之來歸者……”輥輶訛可見,鄭成功嚴格遵從禮法規範、愛民如子的傳統忠臣形象深入閩臺地區民眾心中。在清代許多詩文中,對於這樣一位忠君愛國、收復疆土的人物,也有不少感懷惋惜的情感存在。

早期鄭成功形象的形成與塑造,為何鄭成功被誤解成“反賊”?

例如《臺灣雜詠》中“忠節於今褒兩字,千秋廟祀享蒸嘗。”即是對鄭成功忠孝仁義的讚頌。除此之外,鄭成功在閩臺民眾和文人心目中不僅是收復國土的英雄,也是才華橫溢的愛國詩人。

在當時民間廣為傳頌著鄭成功所著的名詩《復臺》:“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有學者指出其“在戎馬倥傯之中,不忘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

閩臺民眾和文人之所以與清廷官方的貶低形象大相徑庭,有以下兩個原因。

其一,鄭成功在收復臺灣以後,不僅極為重視當地的文教事業,而且始終協調閩臺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故在一定程度上收攏了當地人心,也凝聚了南方反清勢力。

其二,閩臺地區的文人也從鄭成功身上找到了對明室忠貞不渝的精神寄託。

對閩臺士民而言,鄭成功既是堅守明室最後一線克己效忠的義臣,更是愛民如子、開臺護臺的“保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