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隋唐演義系列小說自《隋史遺文》後,其敘事文體便轉向了英雄傳奇。英雄傳奇小說的欣賞者多為市井平民,為迎合普羅大眾的審美趣味,明末清初的小說作者對隋唐故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動和再創造,

人物生活時空,也與歷史演義中金戈鐵馬的沙場生活有著的明顯差別。

而這都使得尉遲敬德的生平遭際、品行性格與之前相比有了極大的不同。

他由智勇雙全的忠臣義士演變為勇焊狂俠的草莽英雄,

具有濃厚的世俗色彩,反映著明末清初的世態人情及市民細民的價值評判。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一、以武犯禁的發跡經歷

根據《新唐書》記載,

歷史上的尉遲敬德是應武舉出身的軍事人才。

他於隋朝大業年間從軍高陽,起先任朝散大夫,後因武勇而成為劉武周的偏將。

前期的歷史演義小說本著“以史為鑑”的創作綱領,尉遲敬德均是透過武舉考試才踏上仕途,並憑武勇而成為一軍之帥。這一設定起初還見於《隋史遺文》、《隋唐演義》,到了《說唐全傳》,尉遲投軍經歷就沒那麼光彩了

,甚至與畏強凌弱的鄉野強盜並無二致。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先說小說第四十回,寫尉遲聽聞揚州在招武狀元,便向本地財主喬公山借了五十兩銀子進城趕考。不想途中偶遇咬金,在其攛掇下,

尉遲將這五十兩銀子拿出來與咬金賭棋

。因咬金悔棋,二人便扭打成一團。恰逢伍雲召為咬金撐腰鼓勁,尉遲恭“被伍雲召打得渾身疼痛。掙到下處將養,如何考得狀元,只得收拾回家去了。”

由上訴情節可以看出,小說中尉遲的體力武勇己大不如前,竟然能被伍雲召當街打得鼻青臉腫,十分狼狽。要知道,在此前的隋唐演義小說中,

論武勇能與尉遲敬德相匹敵的,可僅有秦瓊一人。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再看小說第四十四回,寫

尉遲迴鄉途中揀到了紅白兩支鐵羊

,偶遇道人李友白。那道人送與他盔甲兵器,並告訴尉遲這鐵羊裡有兩條水墨神鞭,但“此羊十分難開。若要鐵羊開,除非仁義血。你日後保真主,自有蟒袍玉帶、世襲公侯,全在這條鞭上。”

尉遲迴家後對捱打一事隻字不提,專心熔鐵

。“(尉遲)一連打了兩日,心中十分焦躁。正在尋思,卻有縣中一個差人,叫做仁義,入鄉來催討餞糧。尉遲恭猛然想起李友白之言:‘若要鐵羊開,除非仁義血’”。接下來的故事則充滿了血腥之氣,讀之令人毛骨悚然。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尉遲恭見到仁義先是稱兄道弟,奪取其信任,可見尉遲善於偽裝,城府頗深;為賺血祭鐵,尉遲又將其引入荒墳野嶺,趁四下無人再害其性命。聯絡故事背景,前腳尉遲剛被伍雲召打得鼻青臉腫,轉眼之間就為一己之利而殘害弱小,心中亦沒有一絲愧疚,反倒為開了鐵羊暗自慶幸。

得了兵器後又拋家棄子,以投軍的方式來躲避官府的追捕。

觀其舉止,實在算不上是一個做事光明磊落的好漢。歷史演義小說中的尉遲雖在戰場上斬兵殺將,卻從未殘害過無辜人等;不僅如此,他在戰事中還多次替俘虜求情,投降時也優先考慮城中百姓,

避免產生更多的血腥殺戮,可見其人極為仁義。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對習慣歷史演義的讀者而言,《說唐全傳》中尉遲畏強凌弱的強盜嘴臉確實令人難以接受,這一扭轉與作家主要臨摹範本的轉移有著明顯關聯。事實上,

這種“倚強凌弱”、“濫殺無辜”的場面在《水滸傳》中經常上演。

例如李逵為救宋江劫法場時,便輪著大斧只顧砍人,三打祝家莊時,又將扈家莊老小盡數殺了。

如果說李逵是殺得起性、殺得手順,似乎與尉遲帶有私利的殺人動機稍顯不同,那朱貴、李立、張青夫婦,則完全是為了牟利才開設了人肉作坊。可以說,《水滸傳》中英雄好漢大都曾在詔安前犯下濫殺無辜、欺凌弱小的暴行,

他們發跡經歷都有些陰暗色彩。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而尉遲的發跡經歷也是建立在這一敘事模式的基礎之上,以“犯案逃亡一投靠武週一秦王招降一開國立功”這樣一種稍加變通的形式出現於讀者面前,那尉遲的仕途之路自然也與之類似,

少不得做些殺人放火的勾當。

對於《說唐全傳》中尉遲行兇犯案的發跡方式,作者態度則有些曖昧。一方面,小說的敘事口吻極其自然,顯然作者並無意為尉遲遮掩,似乎並不將此種濫殺無辜的暴行視之為醜。

畢竟早在宋朝民間,就有了“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的俚語,

想必多數市民對這種發跡方式心有豔羨,並不排斥。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另一方面,小說中尉遲所殺之人名為“仁義”,恰好說明尉遲對發跡的過分貪求使其成為不仁不義之人。在後續的回目中,尉遲還因一時激憤殺了曾經助他上京趕武考的喬公山。從這兩處細節看,

作者對該人物的反諷意味可謂昭然若揭。

二、舊日豪傑的世俗慾望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對食物和男女情愛的慾望,是人類的天然本性。值得注意的是,隋唐系統小說中針對尉遲恭食色二欲所展開的描寫,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處理模式:

前期的歷史演義以“滅欲”為主

,小說家對尉遲恭的言行有著更高的期許,此時的尉遲只表現出了對建功立業的迫切渴望、捨生報主的英雄氣概,對食色慾望則漠不關心。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後期的英雄傳奇則把食色慾望當成推動小說情節發展、決定故事走向的內在動因

,將尉遲從英雄神壇拉向世俗生活

。這點改動增強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感與豐富性,尉遲也因此顯示出了對食色的濃烈興趣,甚至表現出了“縱慾”的傾向。

1.口腹之慾

據筆者考察,前期的歷史演義小說從未細緻描寫過尉遲恭飲酒吃肉的場面,僅《大唐秦王詞話》對人物食量有過簡短介紹,稱其“食餐鬥粟”。與之相反,

英雄傳奇對此類場面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例如《隋唐演義》中尉遲敬德的初次登場,作者便將故事發生的地點設定在酒肆當中。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的這段情節雖然脫胎於《太平廣記》,

但卻多出了不少專門描寫尉遲恭喝酒吃肉的文字。

此回作者將書生借錢的地點由鐵鋪換到了酒肆,讓尉遲配著牛肉、炙鵝與饃饃,連吃了十幾碗酒。酒足肉飽後尉遲也不稱謝,亦不見半點微醺,直接回到作坊中接著打鐵。

這般改寫應是作者有意為之,欲借尉遲狂吃豪飲的舉止作為,彰顯其粗豪直率的性格特點。事實上,

“大碗酒肉”也是梁山好漢出場時的固定道具。

《水滸傳》第四回魯智深下五臺山吃酒便是先討牛肉,因為沒有牛肉只好就著狗肉一連吃了十幾碗酒。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第二十三回武松上景陽岡打虎前,也是熟牛肉配村酒,連著吃了十幾碗。第三十八回宋江、戴宗與李逵的見面酒,李逵便對小盞吃酒的習慣極不耐煩,執意要換成大碗。可以說

,梁山好漢皆為飲酒豪士,性格粗魯直率的更是偏愛用大碗吃酒。

作為英雄傳奇的開山之作,《水滸傳》對後期的小說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很顯然褚人獲在創作中也吸收了《水滸傳》的敘事風格,尉遲恭的言行舉止也因此沾染上了水泊氣息。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於英雄傳奇小說將這種異於常人的食慾酒量當做英雄好漢的評判標準,

使得小說中的人物對食慾的滿足表現出了強烈甚至偏執的追求。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這種偏執成為了推動小說情節發展的關鍵要素

,英雄也因好酒使氣惹出了不少事端。

如楊志一行人便是因貪酒丟了生辰綱,阮小七偷吃御酒導致招安流產,《說唐後傳》中的尉遲恭也是因好酒貪杯,才落入了張士貴父子的圈套,耽擱了查點賢臣之事。到了《說唐全傳》,尉遲恭的酒肉訴求則為他的英雄形象蒙上了陰影。

小說中尉遲投軍入伍不僅是因為惹下人命官司、躲避官吏追捕,

更是將其視為一種謀生手段,以此滿足口腹慾望

。例如小說第四十四回《尉遲恭打關劫寨徐茂公訪友尋朋》,寫到尉遲恭在投奔武周之前,曾在殷齊二王旗下做過一名火頭軍,負責管理九個火工。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此回尉遲為滿足私慾而強行搶佔他人酒食

,暴露出了尉遲持強凌弱的惡劣本性

。這般行徑與歷史演義小說中大談“五材十過”的開國將帥判若兩人,倒是與《水滸傳》中雪夜裡強奪莊客酒食的林沖有些相像,儼然是一個蠻橫無理的強盜形象。

2.男女情事

據《資治通鑑》所載,歷史上的尉遲敬德曾有過一次“謝婚”的經歷。所謂“謝婚”,指的是唐太宗當年曾有意將公主下嫁於尉遲恭,被其婉言謝絕:“臣妻雖鄙陋,相與共貧賤久矣。臣雖不學,聞古人富不易其妻,此非臣所願也氣”尉遲面對皇親殊榮能夠忠於髮妻,

言辭之間亦流露著對妻子的疼愛和感激之情,極為難得。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唐書志傳通俗演義》第七十二節因襲了史載中尉遲辭婚的故事,《隋唐兩朝志傳》第六十八回則有白射夫人運用法術冒充聖女欺哄李世民退兵的故事,書中尉遲恭見李世民被其嬌美所誘,為絕後患,將白射夫人斃於鐵鞭之下。可以說,

前代文字均把尉遲塑造成了不被美色所迷惑、不被人情所困的典範英雄。

與歷史演義相比,

英雄傳奇更注重世俗百姓式的喜怒哀樂與家庭瑣事,正視個人慾望。

此時小說家筆下的尉遲敬德己不再是清心寡慾的無慾之人,比起江山社稷他甚至更在意自己的家庭生活。明末以後出現的隋唐演義系統小說,雖然在人物塑造、佈局謀篇上與《水滸傳》有諸多類同之處,但在男女情事的理解上則稍顯不同。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與不重女色的梁山好漢相比,隋唐演義系統小說對男女情事的書寫頗有興趣和熱情,

這種傾向應當與世情小說的流行和社會思潮的影響有關。

常言道,酒是色媒人。當小說中尉遲敬德口腹之慾被啟用之後,他對男女情事的態度也有所轉變。

譬如《隋唐演義》第六十二回,有唐太宗把隋朝妃嬪許配給了尉遲敬德,尉遲欣然接受的故事,這是此前歷史演義小說中所不曾出現過的情節。隨著故事流轉,

《說唐全傳》直接演化出了尉遲恭強納“黑白夫人”的新橋段。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三、忠君意識的動搖消解

隨著世俗習氣的不斷侵染,尉遲敬德的忠君意識在英雄傳奇作品中表現出了明顯的動搖。《大唐秦王詞話》與《說唐全傳》均有尉遲恭為營救李世民,慘遭李建成、李元吉陷害荼毒,淪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的故事情節。兩相比較,

該人物的忠君品格在英雄傳奇中已明顯退化,表現出了趨利避害的處世態度。

《詞話》中尉遲在嚴刑拷打下也沒有屈從於英奇二王,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有著雖九死其猶未悔的頑強毅力

。面對同樣的情境,《說唐全傳》中的尉遲被拷打時則跪地求饒,“喊叫得猶如殺豬的一般”。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出獄後也是頗多怨言:“俺自從投唐以來,指望什麼封妻廕子,如今反受這樣苦楚。倒不如守業終身,做個田舍郎的好”。透過這段自白可以看出,

尉遲效忠於秦王是以滿足個人利益為先決條件的,

也就是所謂封妻廕子。這便與《詞話》中尉遲的事君心態截然不同,前者是臣事君以忠,後者則是臣事君以利。

當君臣關係建立在利益之上,尉遲被貶時自然會對事君能否得償所願,流露出懷疑心態;後續秦王東山再起,有意詔至尉遲重返戰場,

他便先敲起了退堂鼓,寧願維持現狀。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為了擺脫君命,小說中尉遲對外宣傳自己害了瘋癲之症,此番行動還是以維護自身利益為出發點,與歷史演義小說中赤心圖報的尉遲恭形成了鮮明對比,大幅度消解了人物身上的忠君色彩,

反映出了市民階層追求安穩、安於現狀的生活態度。

值得一提的是,

兩部小說在貶黜地點選取上也有著細微不同。

《詞話》中尉遲被貶去皇莊閒住;《說唐》中尉遲則是準備前往“朔州天堂府麻衣縣致農莊”自耕自種,這一地點的選取與《水滸傳》的場景設定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細細想來,這點區別也與作者立場不無關係:歷史演義小說是站在上層人士的立場上編織故事,融入了作者明君賢臣的政治理想,

所以尉遲被貶後依舊享有“局內人”的身份待遇。

與之相反,英雄傳奇小說則是站在下層人民的視角上看待問題,曾經的功勳榮耀在貶黜後只會流於空談,淪落為利益集團的“局外人”。如此一來,

歸來理田莊,躬耕受苦辛的背景設定才符合生活的真實,

也更容易被市民讀者所接受。

英雄傳奇:對尉遲敬德生平遭際的世俗改造

四、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後期英雄傳奇小說熱衷於效仿梁山好漢的行事風格和個性特點;擅長透過細節來展現人性的多個側面,把世俗慾望當成推動小說情節發展的內在動因;對人性弱點毫不掩飾,反映出了市井細民

發跡變泰的生活理想和趨利避害的處世態度

在享樂的張揚下,小說中尉遲的私心雜念日益增長。這種創作觀念雖然拉近了小說人物與讀者之間的心理距離,

卻也抹殺了尉遲敬德在朝堂上多謀善斷、以仁存心的大將風度。

還憑空虛構出了持強凌弱、嗜酒成性的陰暗人格,使其由此前的統兵將帥轉變為赳赳武夫,逐漸淪為瓦崗寨群雄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