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露鋒芒,周亞夫是如何平定七國之亂的

在平定吳楚七國的叛亂中,大將周亞夫表現出非凡的軍事指揮才能,起初,文帝臨終,曾對太子劉啟交代,說:“一旦國家有難,周亞夫可拜將率兵屬任大事。”當前正是叛軍進攻最激烈的時候,到處都受到的攻擊,景帝想起了父親的囑託,任命周亞夫為太尉迎擊吳楚。

周亞夫是周勃次子,曾被封為條侯。漢文帝對他敢於倚為重任,是因在軍情危急時,文帝曾親到他的軍營,瞭解到他有非凡的將才。那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初,匈奴六萬騎侵邊,危及長安。文帝一面派三路大軍奔赴邊防面又在長安周圍佈署三軍,以備萬一。

初露鋒芒,周亞夫是如何平定七國之亂的

周亞夫駐軍細柳(今咸陽西南),劉禮駐軍霸上,祝茲侯徐厲駐軍棘門。三軍設防,構成鼎足之勢。數日後文帝親自勞軍,先至霸上,次至棘門御駕直馳營中,兩將深居帳內,見文帝來,才慌忙出迎,顯得侷促不安。文帝又到細柳營,見到的完全是另一番氣象。從遠處眺望,但見戈戟森然,如臨大敵。文帝暗暗稱奇,遂派先驅通報。先驅至,營兵巋然不動,喝令停下。先驅急道“天子聖駕即刻到來!”軍門都尉道:“軍人只聽將軍令,不聽天子詔!”字字千鈞,擲地有聲。轉瞬文帝至,照舊被擋駕只好派使臣報告給周亞夫,周亞夫聽聞後方才打開城門,並要求手下不能再城中駕車。御駕按普徐行入營,始見亞甲帶劍來迎。亞夫作揖道:“介冑之士不拜,臣請軍禮相待常然起敬,慰勉之餘,褒獎有加。勞軍畢,出軍門,群的驚,獨文帝大喜,連連歎服道:“這才有大將的風範啊!剛才上和棘門,看到的如同兒戲。”

初露鋒芒,周亞夫是如何平定七國之亂的

月餘後匈奴兵退,拜亞夫中朋,文帝對周亞夫的器重和信賴就是從此行得到的如今,太尉亞夫領命平叛,他向景帝進道:“吳楚兵正強難與爭鋒,今不得已,請暫且放棄梁國,然後設法斷敵食補給,伺其疲憊進擊,才可言勝。”景帝稱善,並委以全,亞夫便備好六乘傳車,打算立即馳赴滎陽,會合兵眾。誰知剛動身來到霸上,有個叫趙涉計程車人攔車向亞夫進計:“吳王素富,不知收買了多少刺客俠士佈置在關隘要道上,去必然凶多吉少!且兵尚神秘,將軍何不從此右出?過武關,抵洛陽,直入武庫,如飛將軍自天而降,諸侯懾,豈敢不服!”

初露鋒芒,周亞夫是如何平定七國之亂的

亞夫依計而行,果然一帆風順。既至洛陽,高興地說:“七國反叛,天下大亂,想不到我坐傳車會這般平,現在我已坐鎮滎陽(滎陽在洛陽東約百里),滎陽以東不是優了,”再派人搜尋原來打算經過的道中,果然抓住不少吳兵,更歎服趙涉有先見之明,於是奏舉他升任護軍,蒙陽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距離存放糧倉和武器庫的距離都很近,是兵家必爭之地。

吳王大格軍田祿伯曾建議吳王分兵直搗武關,未得允許;少將恆將軍也曾建議他放棄攻梁,繞道進擊洛陽、佔據滎陽,還是未第允許,吳王劉濞認準了梁都,一心想先攻下來再西進,實則誤了戰機。

初露鋒芒,周亞夫是如何平定七國之亂的

他以為這樣能引出漢軍主力,可在梁地決戰,憑藉著自己的大軍就不怕他。而周亞夫的計策是暫時捨棄梁國,此舉勝過劉濞一頭。吳楚大軍攻梁越來越急,梁向亞夫求救也越來越急,亞夫則認準一條,既定方針不變。果真劉武看周亞夫不救他,便給皇帝啟奏,並說梁都已危在旦夕,景帝見弟弟奏章寫得順三倒四,知道梁國已成覆巢累卵之勢,立即傳亞夫救梁共同會吳楚大軍

“將在外、不由帥”。亞夫深知:現今救梁還來不及,還說什麼會劇?況且有言在先,於是拒不奉詔,他命令大軍續堅壁固守,另遭數股輕騎兵奇襲準,四一帶敵後糧道。

初露鋒芒,周亞夫是如何平定七國之亂的

梁國出現敗勢,梁王急忙任命韓安國和張羽為將軍,張羽奮力守住城池並且積極反攻還取得了勝利,劉直到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西進,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打吧,打不下;不打吧,又不成,於是他乾脆折兵東進,向亞夫軍奔擊兩軍在下邑(今安徽北邊)交戰。周亞夫面對劉的挑釁卻按兵不動。劉濞連連挑戰,不但毫無進展,反而有不少士卒被周亞夫軍隊射傷,而眼看著軍中糧草就要告罄,卻無可奈何。亞夫感到時機快到了,更加的沉穩,一天亞夫睡夢中,忽被吵聲驚醒。他知道是營中因誤會而自相攻擊,便傳令嚴喧嚷,之後又高枕而臥,騷亂頃刻覆平。

初露鋒芒,周亞夫是如何平定七國之亂的

就這樣僵著熬著,直等到吳、楚士卒大批餓死、逃散,大軍節節敗退,退到長江入海口處被東越人給斬首,底下小兵被斬首的多達十萬,楚王戊自殺,其餘頭領都相繼自殺了,吳楚七國之亂不過喧囂了幾十天便被平息了,這些生長在漢朝國家肌體上的腫瘤全被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