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垓下的項羽,究竟該不該過江東?你支援哪種觀點?

歷史上有許多令人惋惜的人物,他們擁有過人的才能,問鼎天下的機會相當大,卻因為種種原因,不僅與皇位失之交臂,而且落得兵敗慘死的結局,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在風起雲湧的秦朝末年,千古戰神項羽橫空出世,無論出身背景、個人能力,還是超凡脫俗的魅力,項羽都甩劉邦好幾條街。

兵敗垓下的項羽,究竟該不該過江東?你支援哪種觀點?

項羽和劉邦起初的目標相同,兩人結拜為兄弟,估計還許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誓言。隨著秦朝軍隊的節節敗退,為了各自的利益,兄弟情義變得十分脆弱,最終成為競爭對手。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皇帝也只能有一人,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拉開帷幕。

從一系列的戰役來看,主動權幾乎都在項羽手中,劉邦壓根沒有還手之力,尤其彭城之戰,項羽只帶3萬精兵,就幹翻劉邦近60萬大軍,而且只用不到一天的時間,創造了古代戰爭史上的奇蹟。公元前202年,項羽與劉邦約架,地點定在垓下。

兵敗垓下的項羽,究竟該不該過江東?你支援哪種觀點?

他們心裡都很清楚,這將是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勝出者笑傲江湖,失敗者一無所有,搞不好連命都保不住。從當時雙方計程車兵數量來看,漢軍是楚軍的四倍之多,優勢在劉邦這邊,但劉邦絲毫不敢掉以輕心,項羽的軍事才能和楚軍的戰鬥力他領教過不止一次,就算擁有百萬軍隊,劉邦也不敢保證萬無一失,甚至已經為自己安排好撤退的路線。

大戰開始後,項羽身先士卒,打算速戰速決,不給劉邦喘氣的機會。但是,項羽面對的不僅僅是劉邦,還有他身後的韓信、彭越及英布三位名將,外加運籌帷幄的張良。這一次,項羽未能完成以少勝多的奇蹟,畢竟兵仙韓信絕非浪得虛名,兵敗垓下的項羽,且戰且退,最後被追趕到烏江邊。

兵敗垓下的項羽,究竟該不該過江東?你支援哪種觀點?

或許上天不忍心看著項羽就這麼失敗了,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烏江亭長準備一艘船,勸說項羽趕緊乘船返回老家江東。令人遺憾的是,項羽拒絕了亭長的好意,他覺得自己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二話不說殺入敵人陣營,最後在堆積如山的屍體上含淚自殺。兩千多年來,關於項羽究竟該不該自殺的問題,一直存在兩種不同觀點。

觀點一:項羽自殺的選擇是對的,他不應該過江東

具體原因有3點。一、當時劉邦已經拿下大部分江山,而且還有大批文臣武將輔佐,綜合實力遠在項羽之上,即使項羽回到江東,也不可能東山再起;二、經過那麼多年的戰亂,江東人厭倦了戰爭,不會跟著項羽捲土重來;三,項羽身邊缺少像韓信那樣的將領,僅靠他一人撐著,很難問鼎天下。

兵敗垓下的項羽,究竟該不該過江東?你支援哪種觀點?

觀點二:項羽應該過江東,鹿死誰手未可知

勝敗乃兵家常事,雖然垓下之戰中敗得很慘,只要項羽成功回到江東,以他的人格魅力,必然還會有大批的追隨者。況且項羽當時只有三十歲,正處於人生最好的歲月,若是能夠改掉剛愎自用等缺點,恢復到之前頂峰時期的狀態絕非難事,等到劉邦內部出現問題,便有機會捲土重來。

以上兩種觀點,你支援哪一種呢?不妨探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