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栽了平生最大的跟頭,卻領悟了人世間的真諦!

公元1082年農曆三月初七,當時榮膺宋朝第一網紅的蘇東坡約了一眾小夥伴出去玩耍。在路上被驟雨澆了個落湯雞,同行眾人怨聲載道、哀鴻遍野,唯有我們偉大的“蘇網紅”呵呵一聲,便瀟灑地迎著剛剛露頭的太陽晃晃悠悠的前行了。一邊走心裡還在一邊想“這些事算什麼呀,比起我前兩年喝涼水都塞牙縫的時候,真不叫事。”

我們“蘇網紅”想的是發生在三年前的烏臺詩案,那件案子幾乎要了我們蘇網紅的老命,同時也令我們蘇網紅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思想境界昇華到一般人比不了的境界。

蘇東坡栽了平生最大的跟頭,卻領悟了人世間的真諦!

說起這烏臺詩案,也是蘇軾倒黴催的。當時他從徐州調任太湖之濱湖州任知州,到任後例行公事給當朝聖上寫了一封“感謝信”,意思是我在徐州沒有幹出什麼政績來,您還這麼看重我,把我調到湖州,最後再敘皇恩浩蕩。可是這封信裡最後還發了幾句牢騷,這就有小尾巴被人抓了。

其實發幾句牢騷也沒什麼,大家天天寫奏摺,都發牢騷,蘇軾寫的是“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意思是陛下知道我現在糊塗了,跟不上現在新形勢了,老了沒有什麼作為,可以讓我告老還鄉。其實就是蘇軾對當時的王安石推薦那些新人有些瞧不上,唧唧歪歪說幾句而已。

可御史臺的那些御史們就不這麼想了。咱們中華文明悠長數千年,這字裡行間最容易令人揣摩心思,勾兌含義。於是,御史們上書說蘇網紅“愚弄朝廷,妄自尊大”,但是單憑這兩句話也不能把“軾哥”怎麼樣,大不了皇上再回罵幾句,神宗來個“橫眉冷對蘇軾指”,蘇網紅來一個“俯首甘為神宗牛”也就罷了。

蘇東坡栽了平生最大的跟頭,卻領悟了人世間的真諦!

可是這人要倒黴端得連喝涼水都塞牙縫,就在那個時候,“蘇網紅”出版了一本《元豐續添蘇子瞻學士錢塘集》。這下御史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來了勁了。其中一個御史舒亶潛心鑽研了這本書四個月,真是比自己考進士時還用功,在裡面挑出N個大毛病,指摘蘇網紅詩中攻擊當今聖上,聖上說東“蘇網紅”說西才好,聖上說要打狗“蘇網紅”非要罵雞。

這還不算,在御史們出臺這個殺手鐧之後,昔日跟“蘇網紅”有過節的大臣們也是看準機會紛紛來踩上幾腳,歷數“網紅”的種種罪行,一時間到神宗皇帝面前罵街的大臣把皇上他們家門檻子都踩平了,群臣紛紛要求將“蘇網紅”立斬於朝堂,才能讓朝廷清淨。

蘇東坡栽了平生最大的跟頭,卻領悟了人世間的真諦!

俗話說得好,眾口鑠金吶!本來神宗他老人家沒覺得這事怎麼著,還琢磨著怎麼“罵回去”呢,結果可倒好,把皇上心裡也說的開始發酸了。就這樣,“蘇網紅”被抓起來,當了“蘇囚徒”,而且還真要將其斬了。據說連“蘇網紅”都開始有這個覺悟了,絕命詩都寫好了給蘇轍——“下輩子再當兄弟!”。

關鍵時刻,也不知道是誰力挽狂瀾於既倒,託人託到了皇上他奶奶那。皇上他們家老太太找到神宗,說你老爹當年給你選的兩個太平宰相里就有這貨,你現在要砍了他,這不是打你爸爸臉麼?神宗一聽,自己老爹的臉面比較重要,斬不斬“網紅”到在其次。於是乎,蘇軾這位大文豪被貶到黃州當了個閒差,把命給保下來了。

回到當下,我們“蘇網紅”一路滴著水回到家中,內心對自己剛才的表現甚為滿意,於是揮毫潑墨,即興又作了一首傳千古的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來展現自己的博大胸襟,順便增加一下曝光度。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栽了平生最大的跟頭,卻領悟了人世間的真諦!

這首詞翻譯成咱們的白話就是“不要害怕樹林中下雨的聲音,放開喉嚨一路高歌淡定從容的走吧。手裡拿著竹杖穿著草鞋比騎馬要輕便,這些小事情沒什麼可怕的,披著蓑衣在風雨中過一輩子也要泰然處之;初春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了,我這身上略微還感到有些冷,看山頭上斜陽已經露出了笑臉,回首來程風雨瀟瀟的景象,回去就算是風風雨雨也無所謂了。”

好一個“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句話若是沒有見過大江大海、大風大浪的人肯定寫不出來,字裡行間所展現的氣度、胸懷必須要在生活尖刻地重壓下才能磨練出來。這份堅韌,是一種定力的體現,也是自身心智真正成熟的標誌。如果我們能有這種看待世間萬物心態,何愁不能淡定從容呢?

蘇東坡栽了平生最大的跟頭,卻領悟了人世間的真諦!

我們生逢一個偉大的時代,肯定不會像“蘇網紅”一樣碰上什麼“烏臺詩案”之類烏七八糟的事情。但我們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是不是也會碰到不如意、打擊、失敗?自己內心是不是也會有悽苦、沮喪、彷徨?這時候,請大家口中微吟這首詞中的一句話“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心中默唸“當前的困難、打擊真的不算什麼,待到雨過天晴,回頭再看,不過是那過眼煙雲,隨風飄散。”

怎麼樣,是不是心裡好受點了。沒好受哇?那您就再口中微吟,心中默唸一遍,直到心裡好受點為止。

希望各位看官看到這裡,能夠從這首膾炙人口的詞中品出點什麼,至於能到什麼境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從中能夠習得經驗,讓自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