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皇帝長居寢宮荒廢朝政,在位半個世紀,卻三十三年都未上朝

明朝是在我國封建歷史上佔據了極高地位的一個朝代,不僅僅因為他的傳統極為正統,還因為在他統治期間實力可以說是封建歷史上的頂峰時期。而這種統治上的強大更多得益於皇帝的勵精圖治與用心良苦,諸多先進制度的實行使得當時的百姓都生活得十分富足。而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基本上也都是以身作則、勤於政事。但是在這麼多位皇帝之中卻有一個極為例外的人,這位就是萬曆年間的明神宗朱翊鈞。明神宗在位期間的四十八年裡,他有連續三十三年未曾上朝的經歷,而在這不上朝的期間,他甚至連主事大臣都極少接見。這種現象在封建史上是極為稀少的,因為關乎於朝政之事大多都是在朝堂之上,由皇帝傾聽大臣們的意見並且給出意見作出適當的處理。但是在這三十三年之中皇帝並沒有親自上朝過,大明帝國卻依然穩定有秩序的執行下去。想必大家也是對於這種現象感到好奇,所以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述下原因所在吧。

這位皇帝長居寢宮荒廢朝政,在位半個世紀,卻三十三年都未上朝

首先像這種現象的出現本來就是極為稀少的,大多數人的想象之中更多的也都出現於那些昏庸之君統治時代,但是明神宗決然不是這樣一位昏庸的皇帝。像歷史上的諸多皇帝一般。他也是在僅僅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坐上了皇位。剛繼位時候的明神宗權力是十分有限的,所有事情的處理權幾乎都掌握在他的老師大學士首輔大臣張居正手中。而張居正在他成長學習的過程之中也是起著老師的作用,因此明神宗對於這位老師骨子裡就存在著畏懼。所以在他繼位的前十年一直都像一個傀儡皇帝一般,而這一切的轉折點就是張居正的去世。離開張居正的明神宗露出了與之前截然不同的敏銳與迅速,雷霆手段令朝堂上下驚詫不已。在張居正死之後,明神宗迅速清算了他的家族並且革去他生前死後獲得的一切。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這位皇帝並不是對權力不感興趣而僅僅是未曾到了合適的時機。張居正死之後的五年內,明神宗親政並且主持了三次軍事遠征。這三次遠征雖然對於國庫的消耗巨大,但是卻穩穩的奠定了明朝在周邊國家之中的地位。

這位皇帝長居寢宮荒廢朝政,在位半個世紀,卻三十三年都未上朝

未曾想在遠征結束之後,直到他死之前的日子卻整整怠惰朝政三十三年。單看時間的話甚至可能就是封建史上某些皇帝在位期間的日子,這對於一個皇帝經常早衰的時代是無法想象的。但是最讓人覺得驚詫的是在萬曆不上朝所統治的33年期間,朝政之中並未出現宦官之亂也沒有奸臣當道,且全國上下一片安詳。這一切原因的出現就是因為朝政在當時已經成為一個不宜於在朝堂之中所提起的事,所以不上朝反而是一個更好處理國事的手段。當時朝廷之上的文官在表奏的時候盡是扯一些大道理,奏摺之中幾乎沒有一些真實發生的事。所以說皇帝妄圖用這種禮儀一般的方式去了解真事,倒不如穩居寢宮之中運籌帷幄。所以說萬曆皇帝不上朝僅僅是掩飾自己對於權力掌控範圍的一個手段而已,畢竟大權早已經從首輔手中移交到皇帝手中。

這位皇帝長居寢宮荒廢朝政,在位半個世紀,卻三十三年都未上朝

有史料記載稱萬曆皇帝在張居正死之後的放縱,是因為此時單獨執政的他離開了前任首輔的督促所以對於朝政早已不感興趣。這種說法細究起來就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首先我們就需要認清皇帝的身份。明朝時期最重要的一個改變就是權力早已經從皇帝手中分發到了內閣手中,此時明面上主事的就是內閣首輔,已經不需要皇帝對於各種小事都親力親為。但是也正因為此,明神宗因為立太子的事情曾經與內閣爭執許久。而在內閣勢力強大無法把控之後又出現新的約束,那就是“票擬”與“批紅”。這不僅是皇帝為了保持皇權平衡的一種手段,同時也是約束文官勢力的一種方法。雖然文官勢力得到一種約束,但是有一些地方依然是皇帝無法左右的。那就是在朝堂之上看著大臣們的表演,萬曆皇帝也只能靜靜地傾聽。這對於心知肚明的皇帝不僅僅是一種折磨更是一種侮辱,而為了不遭受這種待遇他只得取消這個皇帝都必須遵守的步驟,畢竟從“例會”中所得知的資訊始終是有限的。

這位皇帝長居寢宮荒廢朝政,在位半個世紀,卻三十三年都未上朝

明神宗與文官的矛盾是其中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也就是他的身體原因。有史料記載明神宗因為沉迷於鴉片,所以體力漸漸的不足以支撐上朝。但是明神宗本身在小的時候身體就不是很好,而罌粟在剛剛傳進明朝的時候是作為藥物。所以當時的明神宗很可能不是吸食鴉片,而是將鴉片作為一種藥物服用以緩解身體上的疼痛。況且在萬曆皇陵挖掘之後考察了他屍骨所擺的位置,也可以輕而易舉的看出來他曾經患有嚴重的足疾。想必這個現象同時也是他在三十三年內不上朝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這位皇帝長居寢宮荒廢朝政,在位半個世紀,卻三十三年都未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