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宜興紫砂茶具,造型多變無窮,品種數以萬計,在令人眩目的款式中,石瓢壺一直以質樸無華、典雅端莊而獨佔一席之地,且從古到今,長盛不衰。 溯源歷史,有相關資料和實物佐證,當在清代乾、嘉年間。

“石瓢”最早稱為“石銚(diào)”,“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銚最早用於煎藥或燒水,形狀像比較高的壺,口大有蓋,旁邊有柄,用沙土或金屬製成。“銚”從金屬器皿變為陶器,最早見於北宋大學士蘇軾《試院煎茶》詩:“且學公家作名欽,磚爐石銚行相隨”。

蘇東坡把金屬“銚”改為石“銚”,這與當時的茶道有著密切的關係。蘇東坡貶官到宜興蜀山教書,發現當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銅、鐵器皿味道好,於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屬吊子設計了一把既有“流”(壺嘴),又有“梁”(壺提)的砂陶之“銚”用來煮茶,這“銚”也即後人所稱的“東坡提樑”壺,這可謂最早的紫砂“石銚”壺。

提到宜興(古稱陽羨)紫砂中的石瓢壺,離不開“買田陽羨吾將老,從來只為溪山好”的大文豪蘇東坡先生。宋代飲茶盛行,而銚,主要用來煮水。用什麼材質為好呢?蘇東坡認為砂石的最好,在《次韻周穜惠石銚》詩中,“銅腥鐵澀不宜泉,愛此蒼然深且寬。蟹眼翻波湯已作,龍頭拒火柄猶寒。”銅、鐵煮水有腥澀味,砂石做的柄不燙手。

後世的清代學者震鈞(1857~1920年)在《天咫偶聞》中也指出砂石的最好,作為吊在炭火上的烹煮器具,“蓋銚以薄為貴,所以速其沸也,石銚必不能薄;今人用銅銚,腥澀難耐。蓋銚以潔為主,所以全其味也。銅銚必不能潔;瓷銚又不禁火,而砂銚尚焉”。

再往後,晚清翁輝東(1885~1965年)在《潮州茶經·工夫茶》中也提到“砂銚俗名‘茶鍋仔’”。沙泉清冽,故銚必砂制。楓溪名手所作,輕巧可喜。或用鋼銚、錫銚、輕鐵者,終不免生金屬氣味,不可用。

蘇東坡《次韻周穜惠石銚》詩中“石銚”,是周穜送給東坡先生的。那麼,形狀又是怎樣呢?清代“石銚山房”主人,乾隆年間書畫家尤蔭(1732~1812),家藏蘇軾石銚一個,曾進內府,因廣畫石銚圖以贈人。我們可以從他的畫中一窺蘇軾石銚之風貌。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畫中也引用了蘇軾的這首詩,可以看到東坡石銚是提樑樣式,讓人聯想到“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意境,那個時候東坡先生“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日子過得是逍遙愜意。

而清末名士姚鵬圖在一幅尤蔭的石銚圖題裱邊“宜興茶壺之制,皆從石銚衍出”,為我們透露了石瓢壺的來源。另外,曼生壺中有一種“石銚提樑”,也指出了石銚和石瓢的關係,壺身銘『銚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穜』。是說這把壺是用紫砂泥摶制而成,是我們自己的創作,而不是周穜當初送給東坡先生的那種石銚。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陳鳴遠的一把紫砂壺,其底銘:『吸甘泉,瀹(yuè)芳茗,孔顏之樂在瓢飲』。瓢,舀水或取東西的工具,多用對半剖開的匏瓜製成。煮水的銚,演變為沏茶的瓢,也許就在於同是茶事之用具,容器形狀又接近的緣故吧。

從乾隆年間尤蔭的石銚圖,到道光年間,紫砂歷史進入到了文人參與創作的曼生時期。石瓢壺沿著曼生石瓢-子冶石瓢-景舟石瓢一路演變下來,成為紫砂歷史上經久不衰的壺型。而說到曼生石瓢和子冶石瓢,都離不開其製作人:楊彭年。陳曼生和瞿子冶更多的是參與了器形設計與刻畫裝飾。

先看看曼生提樑石瓢: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可以看出,此壺已經形成了石瓢壺三角圓錐形的基本器形。

橋樑鈕與壺身形成完整三角形線條,底三足將壺身托起。流為炮筒。肩飽滿處鑲提樑把,提樑間虛空比例恰當。材質段砂,顆粒均勻,典雅、質樸。壺身銘『煮白石,泛綠雲,一瓢細酌邀桐君,曼銘』,已經是“瓢”了。

再看看經典的曼生石瓢: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清 石瓢壺 楊彭年、陳曼生銘 通高:7。5

壺身刻行書:『不肥而堅,是以永年。曼公作瓢壺銘』

壺底印陽文篆書『阿曼陀室』 把下有『彭年』篆書小印。

截蓋,壺身呈梯形,顯穩重樸實,把為“橫三角”,手感舒適,宜把玩。泥質青灰砂,顆粒勻而密,頗佳,整體渾樸素雅。壺身銘『不肥而堅,是以永年,曼公作瓢壺』。又是一“瓢”,而且開始彰顯骨感。

到了“子冶石瓢”,骨格清奇,當配以竹子為佳: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橋樑鈕與壺身呼應,形成完整三角形,但比曼生提樑石瓢的三角形偏矮。壓蓋,有明顯外口沿。流彷彿從壺身中長出來一般,口朝天,遒勁有力。把三角線條更加硬朗,彷彿要彈起來一般,張力十足。

從留傳於世的石瓢壺看,至陳曼生、楊彭年時期,已有了很大的變化,更趨向文人化、藝術化。“曼生石銚”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穩當,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暢順,壺身呈“金字塔”式,觀賞端莊。

“曼生石瓢”與“子冶石瓢”相比,雖同為彭年所制,但前者古樸含蓄更顯飽滿而豐潤,後者則剛烈而古拙,這可能是因人的個性而在壺的藝術上表現。後來喜歡子冶石瓢的人是越來越多,頗有以壺言志之意。

而到了開風氣之先的大師顧景舟這裡,又一次從今人的審美進行了創新,削去了子冶的一些剛烈之氣,注入了“厚德載物”的元素。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由三角形往梯形、甚至有點像扁圓形了,沉穩大氣,斂盡鋒芒。壺蓋外沿變薄,壺鈕似一緩坡的拱橋,又像如意。壺把也變得渾厚。線條流暢,渾圓有致,所謂“有容乃大”。壺面有修竹數枝,對面是行書壺銘,上書『無客盡日靜,有風終夜涼。藥城兄屬』字樣。“有神斯秀,有氣乃潤”,作到了神完氣足。

而景舟大師七十以後,仍有作品問世,壺流增長有變化,壺把包圍空間變大,拱橋壺鈕也拔高,更加實用,臻於化境。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顧景舟 石瓢壺 高:7。2cm

底款:『景舟七十後作』 把款:『壺叟』 蓋款:『顧景舟』

闊口,短直流,環狀柄。壺蓋採用壓蓋式,橋形鈕,斜腹漸收,圓底飾以三鼓釘為足。石瓢壺為光素器,製作難度大,全憑流、把、鈕及壺身的比例搭配來把握作品風格,比例稍有失當,則風格迥異。此壺造型挺拔,加之以上好紫泥製成,觀之光芒內斂,韻味深沉。此壺為顧景舟先生晚年作品,底款『景舟七十後作』正是其時代風貌的左證。

石瓢壺身,源自舂米的石碓,口小腹大;但不同於石碓掘地半埋,石瓢壺以三足立身;舊時為避塵穢,農家借用鍋蓋遮擋,故此鍋蓋拎手演進為石瓢獨有之過樑。其身碓形、底置三足、其蓋橋鈕,此三要素構成了石瓢遺傳基因。 作為個人臆斷,雖有些異想天開,但求證過程頗是小心謹慎,既見生產實物,又有生活體驗。博學的高振宇就創作過一隻碓身石瓢,算是例證吧。

有關“曼生壺”的史料中尚未發現有“石瓢”的記載,但是在一把壺腹鐫有銘文的紫砂壺上發現了曼生為此壺的命名。“不肥而堅,是以永年。曼生作瓢壺銘。”這就是說,這種壺最初的稱謂是“瓢”而非“石瓢”。

紫砂“石銚”何時稱“石瓢”呢?應自顧景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而將“石銚”改稱為“石瓢”,從此相沿均稱石瓢壺。

據清末旗人震鈞《茶說》談到“器之要者”,當屬銚。作為吊在炭火之上的烹煮用具,“銚以薄為貴,所以速其沸也,石銚必不能薄;今人用銅銚,腥澀難耐,蓋銚以潔為主,所以全其味也,銅銚必不能潔;瓷銚又不禁火;而砂銚尚焉”。

所以,紫砂銚取石銚形意而成壺,但已不具烹煮之功,僅作沏泡專用的茶具。陳曼生與朱石梅分別在其參與的石銚壺銘文:“煮白石,泛綠雲,一瓢細酌邀桐君”、“梅花一瓢,東閣招邀”,想來這也是顧老為之更名的直接依據。

石瓢壺為紫砂茗器中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但經改良後每人風格各異,其品種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石梅石瓢,漢棠石瓢等。但最終萬海歸宗,同出一源。

在石瓢發展上,有五位推陳出新的人最為重要。

陳曼生和楊彭年,以石罀器得來靈感,創立了半瓢壺;

翟子冶和楊彭年,把半瓢修改創立了子冶石瓢,“新不肥”和“子冶自”成為典範;

顧景舟泰斗改進成滿瓢或叫景瓢,“細嚼”又達到了一個高峰;

徐漢棠創立了“漢棠石瓢”,又是一個進步。

至於從石瓢演繹而來的高石瓢、矮石瓢、闊口石瓢、斗笠石瓢、佛肚石瓢等等,也很有特點和美感。

石瓢製作大家以清中期楊彭年為上。他所制石瓢有高、中、矮之分;有圈把、提樑之別。並與陳鴻壽合作弧曲面的“曼生石瓢”,朴茂祥和;與瞿應紹合作直坡面的“子冶石瓢”,剛勁明快;與朱堅合作虛蓋的“石梅石瓢”,渾厚高古。

更為經典的是文人雅士有感而發,將詩書畫印集於壺身,切水、切茶、切壺型、切感懷。 “不肥而堅,是以永年”、“愛竹總如教弟子,數番剪削又扶持”等等,充滿了人生的況味。

當今陶藝家們繼承傳統,並以個人理解不斷演繹出自家面貌的石瓢壺。

顧景舟製作、吳湖帆與江寒汀書畫的合作壺,是當代石瓢壺的扛鼎之作。石瓢壺雖是仿古之作,但顧景舟大師不因襲傳統,將畢生的修為了然於胸,機杼獨運。景舟石瓢強化渾圓之身,蓬勃沉雄。壓低拱形橋鈕,待勢而發。“有神斯秀,有氣乃潤”,作到了神完氣足。因此極具現代審美。

顧景舟所作石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已把現代美學思維融入壺中,他的“石瓢”身、蓋、把、的之比例無一不恰到好處,多一點則顯臃腫,少一點則有失落之感,且工藝精到、技法老辣,成為一代“石瓢”之楷模。

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所制石瓢壺又是一種特色,他所創作的“容天壺”一改“曼生石瓢”壺無頸之習俗,在誇張的壺身上新增一微微矮頸,壺蓋增高成半球狀,平添拙樸童趣,成為當代“石瓢”又一傑作。

還有如汪寅仙、徐漢棠的矮石瓢、葛陶中的滿石瓢、高振宇的高鈕石瓢(高振宇的橢圓石瓢,也算是石瓢一奇葩)、陳國良的長嘴石瓢、高湘君的星帶石瓢等等,各具特色,自成一家。在繼承傳統上,年輕有為的李涵鳴、任備安、李寒勇、吳界明、朱勤勇 、吳洪明等等好工手一展才藝。石瓢壺成為紫砂藝人從傳統到創新的接力棒,薪火相傳……

石瓢在行家來說是一跌不破的形(還有掇球、仿鼓、掇只等),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並可能一直延續下去。

作為紫砂壺型的代表,石瓢壺幾百年來一直長盛不衰,可能正是應了景舟大師的那句話:“智欲其圓、行欲其方、剛柔相濟、允克用臧”。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清末 愙齋款段泥石瓢壺(吳大徽定製)

款識:『乙未初冬溪伍』 鈐印:『侏聲』、『愙齋』 釋文:『一瓢細酌邀相君』

此壺乃晚清名仕吳大瀓訂製茗壺,壺身刻銘“一瓢細酌邀桐君,乙未初冬東溪作”。東溪即晚清名工趙松亭。

吳大瀓(1835~1902年),字止敬、清卿,號恆軒,別號愙齋、白雲山樵,江蘇吳縣人。道光十五年生,同治七年進士,歷任編修、河北道、太僕寺卿、左副都御史、廣東巡撫、河南山東河道總督等職,光緒十八年授湖南巡撫,中日戰起,率軍出關,因兵敗革職,旋復舊職,致仕。

革職後專攻書法丹青,獨樹一幟,精鑑別,致力金文研究,亦能治印。尤其酷愛紫砂壺,親自設計壺式,與當時制壺名家合作制壺,所作砂壺常有“愙齋”款。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清末民初 陳光明 仿製周季山題字 石瓢

“陳”“季山”款石瓢提樑壺是文人與陶藝的妙合,蘊涵了人文意趣,沿用至今,成為廣受歡迎的傳統產品。石瓢壺主要特色是壺形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穩當,壺嘴為直筒形,出水暢順,壺身呈“金字塔”式,壺流、壺口,拱門式提樑把整體貫氣,符合科學性,觀賞端莊敦穆。

此壺為陳光明仿周季山壺而制,壺身正面刻銘:“『稱以權彰用,茶惟渴奏功。急流貴勇□,時中與聖同』、『味苦回甘室,主替造提樑。壺雲字弟冊,五書銘並記”』,蓋內鈐『陳』小印,底鈐『季山』陽文印。該紫砂壺胎質細膩,造型別致精美,壺面光滑,雕刻精細,亦曲亦直,文句雋永,典雅而不失蒼勁古樸之感,耐人玩味。

周季山(約1621~1943年),工治壺,為明代晚期制壺名手。善製茶具、雅玩等,製品新穎,有獨到之處!《陽羨茗壺系·別派》 載:“周季山‘善仿徐友泉、沈君用,天啟、崇禎間人”。季山壺,世級罕見。

陳光明(1859~1930年),字潤寶,一作潤賢,清道光至民國初年間人,原籍金陵,自幼僑寓蜀山,善作紫砂玩具和果品,以花果類小品雜項居多,如豆,核桃及柿子等等,製作細巧玲瓏,幾可亂真,色形優異,美妙絕倫,為當時摹仿陳鳴遠作品的高手之一,當時有“仿鳴遠壺好手,明有陳光明,暗有江案卿”之說,陳光明中年後僑寓上海,藝技較同輩精緻,格調高雅,而所制壺器至今流傳甚少。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紫砂泥色深紫,堅緻細密,作石瓢式,壺身經水磨,為民國期間盛行的紫砂壺水磨加工,取其晶瑩如鏡的視覺美感。紫砂陶藝因陳鴻壽(曼生)、瞿應紹(子冶)等金石書畫家的參與,於紫砂壺上進行書畫創作及詩文銘刻,使本來日常使用的茶具注入了更多的文人氣息,直至影響了晚清民國紫砂的“文人壺”風潮。

此石瓢式壺身銘刻『丹砂妙戲茗柯,實理飲水知甘』。另一側行書刻『皆大歡喜』並署『陳韜銘』,畫章『陳』;後有『湯滌書』,畫章『湯』。蓋款『漢西』,邊有楷書木章『癸酉』(1933年),底款『茗史老人七十生辰制』。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民國 裴石民制 烏泥石瓢壺 寬:17。3cm

石瓢壺為紫砂茗器中經典款式,應為曼生所創十八式之一,後經多人改良。壺身呈梯形,曲線柔和流暢,造型渾厚朴拙。足呈鼎立狀支撐,給人以輕靈而穩重之感。此壺俗稱“大石瓢”,直流,簡潔見力度,為暗接處理,溶於壺身整體。

把呈倒三角勢,與壺身互補,形成和諧的視覺效果。平壓蓋,橋鈕,比例恰當,充份體現出秀巧精工的特點。裴石民此式較為少見,而所制飽滿大氣,顯見其個人風貌,不愧民初一代良工。 此器出自臺灣鳴遠陶藝珍藏,流傳有序,可遇而不可求。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程壽珍制 段泥石瓢壺 寬:17。5cm

石瓢壺是紫砂傳統經典造形之一,各時期名家制作較多,但每人風格各異。此石瓢壺乃程壽珍早期作品,壺以段泥製成,壺身飽滿,平蓋橋鈕,管狀直流,大圈把略方,壺底三足形如圍棋子,造型自成一格。程壽珍也為民國時期各名店作坊如利用公司、金鼎商標等制壺。此壺有金鼎商標主人吳漢文(跂陶)刻銘:『清氣若蘭,跂陶仿刻』,一側線刻竹叢。蓋內鈐篆書『壽珍』小印章款。壺底落『冰心道人』四字陽文篆書款。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壺身及蓋鈕呈三角形,壺式飽飽厚厚,蓋鈕則輕巧巧拱起如橋狀。直流延壺腹弧度斜向上伸,把則順壺肩平伸向下弓起,形狀非圓非方,前後相應妙趣橫生。造型雖簡,卻更能在質樸中見深厚。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顧景舟 調砂公冶父壺 高:8cm 寬:16。3

蓋印:『顧景舟』 把印:『壺叟』 底印:『景舟制壺』

此壺採上小下大的圓壺造型,把則為上大下小的倒三角形,與壺身對應成趣。短直流,橋形蓋鈕高高拱起,底有三扁圓足。壺身與蓋密合無縫,滿水後亦不外溢。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顧景舟 墨泥石瓢壺

此壺不僅工精藝謹,細膩獨道,流、把、的、足搭配恰當、比例合度,造型挺拔精神墨泥色閃耀著青銅光澤,更散發著內斂自省的雋智意味。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矮石瓢壺 高:82cm 口徑:84cm

蓋印:『景舟』 底印:『景舟製陶』

壺體扁圓,壺腹上小下飽,斜面過渡自然,方寸不易掌握,三足撐開穩實有力,蓋上拱橋狀摘手與斜嘴和圈把合成舒展的姿態,大方美觀。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印:『徐漢棠制』

典型的漢棠式石瓢壺,風格古樸與現代相結,製作精美,造型規整。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徐漢棠 石瓢壺 高:8。5cm

蓋款:『徐漢棠制』 底款:『徐漢棠制』 把款:『徐』

此石瓢壺選砂精細,形制簡練,線條流暢。胖而不笨,足顯作者深厚的製作功力。是難得的紫砂精品。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何心舟 小石瓢壺

小石瓢壺造型光潤小巧,壺體裝飾雕刻精美絕倫,秉承何心舟名家作品一貫文人氣息。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裴石民制 矮石瓢式紫砂壺

底部款識:『裴石銘』篆書印章款 蓋內落:『冶陶』印章款

紫砂壺質地細膩,造型圓潤,氣韻高雅。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呂堯臣 冰紋石瓢壺 高:9CM 寬:18CM

底印:『呂堯臣制』 蓋印:『堯臣壺』

飽滿挺秀的壺身對稱圓弧型蓋和蓋上的圓橋型鈕。而圓弧嘴向上伸,環型把重心向下及中央的蓋的三者又有著橫向呼應的協調。紫砂色潤而華美,絞泥細紋如開片冰紋,有自然奇趣。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底印:『國良』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陳國良制 冰心石瓢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此器為陳國良93 年底新作。造型以石瓢壺為基礎加以離心變形,重心左移後,再以右側壺把取得巧妙的視覺平衡,使得全器充滿動感,作者乃題曰“石瓢之夢―夢石瓢壺”。此壺成形不易,更難得的是作者仍維持其一貫的手工成型風格。另兩點特色一為胎薄身輕,一為壺身內壁題字洋洋灑灑數十字,確是一件令人難忘的佳器。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葛陶中 滿石瓢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顧景舟刻書畫 趙江華制 大石瓢壺 容量

底款:『耳濡目染』 蓋款:『趙江華』 把款:『趙』

題識:『寒生綠罇上 影入翠屏中 景舟』 『老萍』

石瓢壺式乃曼生壺式之一,蘊涵了人文意趣,與“曼生壺”並列為文人壺經典。此壺主要特色是壺形上小下大,刻畫在俯視角度呈平面觀賞效果。壺身呈“金字塔”式重心下垂,使用穩當,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暢順,壺流、壺口、壺把三點形成水平直線,有端莊敦穆的韻致。

“顧景舟刻書畫趙江華制大石瓢壺”一方面展現了趙江華先生在顧老的指點下制壺工藝之高超;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顧老陶刻技藝之嫻熟,不愧為紫砂史上的一代宗師,同時從“紫砂泰斗”顧景舟先生畢生創作來看,先生應非常喜愛“石瓢”之一壺式,並擅制這一壺式。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鮑志強 石瓢紫砂壺 長:15。6cm

底款:『志強制壺』 把款:『鮑』 蓋款:『鮑』『志強』

銘文:『泉自花陰汲,鐺隨樹新移。松聲才歇處,蟹眼漸生時。

綠雪滋斟淺,香雲欲啜遲,只須分茗蕣,不在試槍旗。烹茶詩 樂人銘』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徐安碧 石瓢壺 長:15cm

底款:『徐』 蓋款:『安碧壺藝』 銘文:『徐』『安碧』『厚積薄發 丁亥徐安碧書銘』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範洪泉制 石泉銘 石瓢山水詩文壺 長:2

底款:『洪泉陶藝』 把款:『泉記葉形花款』 蓋款:『洪泉』『泉記葉形花款』

銘文:『未出土時先有節,到凌雲處總虛心,時在甲戌年石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