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是福”是自欺欺人嗎?

時代不同,社會在變,人心難測,對於“吃虧”的理解與意義自然而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吃虧是福”既然能流傳至今,說明這個觀點肯定是有它的道理,也可以說是人們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智慧。

理論上的吃虧是福

第一層含義:常言道,吃一塹長一智,只有吃虧了,才能讓你的印象更深刻,再遇到類似的情況知道應該如何處理,也算是吃小虧,享大福。古語云:失敗是成功之母。馬雲也說過:“我們湖畔大學,不是教你如何賺錢,如何成功,而是告訴你更多的失敗,告訴你哪條路走不通。”我覺得這是馬雲睿智的地方,因為大多數人在成功之前總愛看成功學大師們寫的《成功學》。但是這些著作只會教你如何才能成功,卻不會告訴你,你是如何失敗的,如何從失敗裡面找原因,如何讓失敗給你啟發從而幫助你用排除法選擇更好的路?當你吃虧了,你就有了經驗,人就是要在摸打滾爬中逐漸成長,成為一個有明辨能力的人。

“吃虧是福”是自欺欺人嗎?

吃虧才會成長

第二層含義,吃虧能讓你認清一個人的本性。並不是會說甜言蜜語的人,就是好人,也不是整天和你親兄熱弟的人,就是好人。不到需要幫助的時候,你不知道誰能靠得住,吃小虧,能讓你認清真假人。別人佔了你的便宜,只有少數人才會得寸進尺、不知回報,大多數人還是會在你有幫助的時候,還你一份人情。遇事報吃虧態度的人,無疑是大智慧,人情也和銀行存款差不多,不圖回報,自有回報,誰的心裡都有數,吃虧佔便宜也是有分寸的,畢竟有些便宜不能總佔,有些人情不能總欠,禮尚往來,酒換酒,茶換茶,這還是人們交往的準則 。有的人佔你便宜還覺得自己聰明,沾沾自喜,覺得你傻,好欺負,對這種人就必須針鋒相對,沒有必要再去忍讓,因為你的退步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

第三層含義,吃虧還有一層好處,它能讓別人看清你的性格。“讓利”給你帶來足夠的人氣或者說人脈。李嘉誠曾經說:“如果賺的所有錢我們李家能拿九分的話,我們只拿六分就可以了。”這是李嘉誠的經商之道,也是讓利思想。窮人思維就是能拿九分,我還希望拿九點幾分。這樣的人他的眼界不夠開放,不多拿不少拿是你的本分,你多拿了,以後生意、朋友就沒得做了。人家能忍你一回兩回,三回四回呢?你能把一塊大蛋糕分給很多人吃,他們會幫你做更大的蛋糕。你想獨自享用大蛋糕,等你蛋糕吃完了,周圍的人也就散了,沒人肯繼續幫助你。因為你不懂得吃虧,不懂得“讓利”。

“吃虧是福”是自欺欺人嗎?

人不能光想著眼前的利益

第四層含義,按傳統理念,人的一生,福禍都有定數,你今天吃了虧,那麼日後就少吃一虧,你今天吃一虧,日後必有一福回報,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實際上的吃虧是福

在不同的交際環境中,“吃虧”這件事會呈現出不同的結局。如果是以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注重道德的社會里,吃虧是福不是禍,這樣的道理是成立的,因為人們知道為他人著想,很少會有勾心鬥角和自私自利的人。懂得吃虧的人,往往是令人敬佩的,當他遇到困難時,曾經受過他幫助的人,也一定會挺身而出,因為他們知道,不能讓好人受委屈,這叫好人有好報,吃虧是福不是禍,也就符合大同社會的理念了。

“吃虧是福”是自欺欺人嗎?

有失原則的“虧”,不能吃

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都處在一個世態炎涼,人心複雜,人與人之間勾心鬥角的時代裡,恐怕會有另一種結局。不但吃虧不是福,反而是巨大的禍根。別人會認為你好欺負,好欺騙,因為每個人都喜歡找軟柿子捏。你從不斤斤計較,在別人眼裡被當成了不敢。你從不為了別人的議論生氣,在別人的眼裡被看成了軟弱。你的一再忍讓,便會讓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對你變本加厲。吃虧在別人眼裡也就被當做了一種理所當然,有什麼事兒都給你幹,有什麼鍋都找你背,因為你已經習慣了,他們也把你當做最好的人選。

我們善良,一定程度上理應帶點兒鋒芒。否則所謂的善良就會成為我們最大的弱點。只能說,吃虧是福這有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才成立,如果放在當今這種弱肉強食社會,吃虧是福的理論顯然已經不再適用,吃虧就是吃虧,並且沒有人會同情你。社會進步帶來了一些新的觀念,但也讓人們失去了一些特有的品質。

“吃虧是福”是自欺欺人嗎?

天使無法立足於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

無論如何,一件事兒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永遠的符合別人的想法,吃虧的只能是你自己。到底是福不是福,只有你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