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儒林外史》2.苦孩子的幸運

王冕是被作者理想化了的人物。

歷史上確有王冕此人,明史中有《王冕傳》記載他的事蹟,與吳敬梓先生小說中的王冕多有符合,卻也有些許不同之處。

作家寫文章,對自己筆下的理想主人公往往會不自覺地偏愛,不由地把太多的光輝給他,就像羅貫中把諸葛亮塑造的“多智而近妖”一樣,王冕有時候也讓人感覺不真實。

畢竟,王冕雖然是個苦孩子,卻也實在是太幸運了!

王冕七歲喪父(比史傳中提前),家境貧苦,靠著母親給人家做些針黹,過著貧苦的日子。十歲的王冕,就不得不輟學當起了打工人,這是標準的底層草根家庭。這種家庭出身的孩子有什麼樣的未來,幾乎是我們閉著眼睛都能想得到的——除非是有特別的機緣,就像天上掉餡餅恰恰砸在他的頭上,否則,大機率他就要終生為衣食而掙扎了。

讀《儒林外史》2.苦孩子的幸運

幸運的是,王冕的老闆是間壁的地主秦老。

我敢說,秦老差不多是天下最慈善的老闆:

上班第一天,秦老先留著王冕母子吃了早飯,體諒王冕還是個孩子,又親自佈置了很輕鬆的工作:放牛,只放一條水牛。這難道不是我們現代打工人夢想中的工作——放羊,且只放一隻嗎?且工作地點就在離家兩箭之地(約二三百米)的七泖湖邊,環境優美:

“湖邊一帶綠草,又有幾十夥合抱的垂楊樹,十分陰涼。牛就在草地上吃草,渴了,就在湖邊上飲水。”

所謂放牛,只是玩耍和觀賞湖景捎帶看著牛而已。秦老這樣說:“小哥,你只在這一帶頑耍,不必遠去。我老漢每日兩餐小菜飯是不少的,每日早上,還折兩個錢與你買點心吃。只是百事勤謹些,休嫌怠慢。”

你看看,這工作,事少錢多離家近;這待遇,對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真心算是可以了,畢竟這樣的小童工,為了有一口飯吃活命,大多是做牛做馬一樣在主人家裡做活,管吃飯不餓死不打罵虐待就算不錯了,哪裡還有零花錢。假若王冕遇見這樣的僱主,只怕早早被折磨得麻木不仁了。

秦老待人和氣,為了這個小孩子能清楚明白,仔細嘮叨交待。

秦老心也善,家裡煮醃魚、臘肉時也給他吃。

這樣一直到十七八歲,經濟不愁,王冕才離了秦家。

秦老,雖然只是個鄉間的財主,卻是個有意思的人;再加上自小看著王冕長大,即使王冕在青春叛逆期時常cosplay屈原,戴著自制的高帽穿著寬大的袍服來一場行為藝術,惹得鄉人發笑鄙視,但秦老仍敬他愛他,“時時和他親熱,邀在草堂裡坐著說話兒”。

後來,王冕得罪了時知縣外出避禍,臨走又將母親託付給秦老照看。

秦老對於王冕的意義,不僅僅是一位提供了衣食的老闆,更像是一位慈愛的長者,給了他愛和關懷;更難得的,是給了他繼續學習的機會,自由發展的空間。

讀《儒林外史》2.苦孩子的幸運

王冕還幸運地有一位好母親。

父親死後,王冕他媽靠給人做針黹供養母子二人生活,還勉力供他讀了三年書。

孤兒寡母,家境貧困,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王冕母親卻絲毫沒有戾氣,一貫勤勞、平和。

實在無力供養了,母親叫來王冕,叫他給秦老放牛,也並不過多哭訴忿怨,也不是差遣役使,而是語氣平和,與和他商量。

更為難得的,是老太太淡泊名利,也從來不逼王冕做官。

危素求畫,知縣來訪,老太太淡然處之,不卑不亢;王冕要出門避禍,更是全力支援,叫兒子不必顧慮老母:

“我雖年老,又無疾病,你自放心出去躲避些時不妨。你又不曾犯罪,難道官府來拿你的母親去不成?”

臨終之前,又叮囑王冕不要做官:

“作官怕不是榮宗耀祖的事!我看見那些作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場!況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禍來,反為不美。我兒可聽我的遺言,將來娶妻生子,守著我的墳墓,不要出去作官。”

王冕母親有大智慧,對兒子的性情十分了解,又為兒子的未來長遠考慮,從不計較名利財物的得失。王冕孝順,他的淡泊,肯定是受了母親的很大影響。

我們還可以來比一比范進的老母。范進中舉後發瘋,被胡屠戶打了嘴巴子才清醒過來,官紳都來巴結,窮困潦倒的范家,一下子富貴起來,房子有了,銀子有了,田產有了,連丫鬟僕人也都有了。老太太過了三天富貴日子,如在夢中,“把細磁碗盞和銀鑲的杯盤逐件看了一遍,哈哈大笑道:“這都是我的了!”大笑一聲,往後便跌倒。忽然痰湧上來,不醒人事,竟然一命嗚呼。母子二人,如出一轍,有母如此,范進幾十年痴迷功名便也不難理解了。

現代社會中,那些一味與“別人家的孩子”攀比的母親,可謂多矣!

讀《儒林外史》2.苦孩子的幸運

最幸運的是,上天給了王冕極好的資質。

王冕是幸運的自學者,是因為他有自學的意識,知道進行智力投資。單憑這一點,他就能超越一般的打工人。

放牛的活兒比較輕鬆,於是,工作之餘,王冕就開始了自學。

秦老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並沒有買點心,也沒有如大孝子慣常所做的那樣拿回家去交給母親補貼家用,而是積攢下來,到學堂書客那裡買幾本舊書,坐在柳蔭樹下看。

自學三四年,好學不倦,就能達到“心下著實明白”的地步,讀懂書中要義,這簡直就是老天賞飯吃,是天資聰穎的讀書料子。

他悟性極高,懂得欣賞大自然之美。雨後七泖湖畔的美景,和湖裡帶著雨珠的荷花,激發了他學畫的願望。

王冕從未接觸過繪畫,託人買些胭脂鉛粉之類,學畫荷花。三個月之後,就能將那荷花畫得“精神、顏色無一不像”,“就像是湖裡長的;又像才從湖裡摘下來,貼在紙上的”。鄉間人有拿錢來買的,漸漸的,諸暨一縣都爭著來買。這其中,可見王冕的靈性、悟性。

王冕心志堅定。

學畫荷花,沒有基礎,也沒有老師,但他的想法是這樣的:“天下那有個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畫他幾枝。”

知難而進,鑽研揣摩,這是最正確的三觀,也需要堅定的心志自和恆久的毅力。

同時,自開一派畫法,“沒骨花卉”自成一家,也是王冕不願被舊俗束縛、自由開拓精神的寫照。

人們常說,一個人一生有三大幸運:出生時有上天給了好資質;家裡有一位好母親;工作時遇到一位好老闆。這樣的幸運集於王冕一身,是因為作者把他當做理想的人格來塑造。王冕讀書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有堅定的志向、頑強的精神,且能不斷鑽研、突破,這就是作者心中理想讀書人的樣子。雖然作者塑造王冕的形象未免理想化了些,但也從自身努力、家庭影響和周邊環境等方面啟發了後世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