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法海寺的歷史傳說

據乾隆十七年所立石碑記載,法海寺建於唐,《通渭縣誌》確定為唐代建築。老一輩人說,大殿後牆正中懸一平幅匾,上面記:“唐朝尉遲敬德,在此設廠牧馬”,因水草豐盛,不多幾年,馬群迅速增長,唐王得知後,十分歡喜,命在此地建修佛祖如來寺廟。選址北山落腳一圓嘴上,嘴下清水緩流,如湖似海,定寺名為法海,隨其寺名,定川名為神泊川,山中有一泰山廟,後靠之山定名為泰山墩,山川得名,都以神為酋。

1957年,廟後山腰處出土古墓一座,用磚修成,裡有兩磚書墓誌:是呂博野之子呂弘賓之墓,子孫都是刺史。時間為久視二年正月十七日(武則天年號),據傳說記載和出土文物結合考察,廟建於大唐或許不訛。

通渭法海寺的歷史傳說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地震山崩,廟宇全毀,山川錯位,北水南移,風景破壞。雍正十年(1732年)名士高成滄、王師文等人籌資重建,新選地泰山墩下老牛嘴落腳的四瓶地方的一瓶之上,耗時12年。到乾隆八年(1743年)竣工,法僧照秀在乾隆十七年(1725年)立石碑以記其事。又成為一隅之寶梵。同治七年三月,叛回馬化龍和河州馬佔高部眾,在寺住棲月餘,大鐘打破,花木損半。臨走時,大殿、鐘樓、獻殿、僧房等都被放火燒光。延至光緒十年(1884年)下王家名士王繼綱和王瑗等人,倡眾再次修建大殿。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王璪等人修復了毀而未修的其它廟宇。

廟內一柏參天,一石座地,有如、聖、閻泰、娘娘、韋陀殿森嚴。傳言:有一人在蘭州煙房做工,談到法海寺勝景,其中一人聽得入迷,問有多少廟宇,答:僧用吃飯鍋四十一頂,其僧不知多少,廟有一百一十六座。那人驚歎曰:勝過五泉山矣。那人出於好奇,專程來到這裡觀賞,一見後雖然景色佳麗,遠沒有聽說的那樣壯觀,不過巨柏一棵,石碑一甬,六座廟宇,下有四石頂一鍋而已,還有啥多的呢?答:對了,怎麼不是一柏一石六座廟呢?四石一頂鍋麼?廟宇座落在北山腳一瓶形坪上,一進三門,第一進,亭子式四坡水八字粉牆,中間三開戶山門,進門過土築橋而上至戲樓場中,戲樓背山門而向北,出角架鬥,飛簷走獸,畫棟雕樑,粉牆畫壁;第二門是牌房,牌房兩側有官房兩座,接待官家看戲所用。進門是僧院,東西僧房兩排是僧人住房;第三門是鐘鼓樓門,又高出僧院一臺,大鐘懸掛高層,進門迎面關帝廟,左側泰山廟。

通渭法海寺的歷史傳說

繞關帝廟再進,成了四合院,四廟對面,正殿釋迦如來佛,東側子孫聖母,西側五閻君,南韋陀佛,其塑像多不能述,只大殿能知名的是一佛二菩薩,立班站帥的、懸塑傳列的、不知多少,各廟都存與本神有關的壁畫,關帝廟上還畫有長安八景。全屋高脊扣瓦,飛簷走獸,雕樑畫棟。人若一遊,不覺肅然。記事牌不知有多少。記事牌1958年辦食堂全做了鍋蓋,誰都沒有記下上面寫的是什麼,只記得大殿簷柱上鐫刻對聯一幅:“川漾神泊三枝柳自波上出,寺名法海九品蓮本海中來”。其它聯語還有:“巨柏參天立院看佛殿,老椿雄偉站崗把山門”。“寺後槐林遍山坡,殿前紫荊倒掛鍾”。“滿院桃杏千柏柳,山門並立二老椿。”

通渭法海寺的歷史傳說

時至民國九年(1920年)又一次地震,鐘樓、戲樓又塌,各廟被毀,雖經高爵、王正堂等人組織修補,但原貌未復。民國二十年(1931年)戲樓建起。三十一年(1942年)鐘鼓樓修成。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為定期廟會,參觀遊賞做生意的,每天數千人。佛事範圍達到四十八莊口,一千一百多戶,六千多人(屬秦安、通渭兩縣)。文化大革命期間,廟宇折除建了學校,戲樓修了公社倉庫,樹木只剩十棵柏樹。廟內現存大柏樹一棵,小松樹九棵。大殿一座,改用教室後,因失修成危房而放棄。鐘鼓樓已維修。1982年建起了戲樓。石碑一面。廟址為學校所佔用。

通渭法海寺的歷史傳說

1987年後又進行了修復。2003年由社長馮守忠、副社長王宗武組織重建了泰山閣。有人這樣贊大殿內景:“淨鞭三下響,文武兩班齊。如來菩薩和情面善。十八羅漢身披著重鎧鐵甲,手握著利劍鋼叉,頭戴金盔,閃閃耀紅霞,跨駿馬,凌凌生海嘯。雄糾糾兮,英風直奮,威凜凜兮,殺氣橫加,一心要與他人報冤家。”向上觀:“山色晴嵐景物佳,暖烘回雁起平沙;東邊漸覺花供眼,南邊早已草吐芽。堤上嫩柳盡藏鴉,尋芳信步到山家;隴上幾樹疏梅落,紅杏枝頭未著花。”看佛前:“金爐不息千年火,玉盞長明萬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