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開示:禪語無邏輯,“知識”是參禪的障礙

六祖慧能開示:禪語無邏輯,“知識”是參禪的障礙 | 文 青衫文齋

六祖慧能開示:禪語無邏輯,“知識”是參禪的障礙

禪,是一種行為,不是語言,是一種眾生鍛鍊思維、開發智慧的方式。

禪,以“靜”為基礎,以人類本能為本源,經過一代又一代高僧大德們的開發,結合西來的佛學,形成了中國禪得系統的修行方式。

禪,最初沒有固定的稱謂,直到印度人傳教時口中常發出jana的聲音(漢語音譯為“禪那”),“禪”的叫法才固定下來。

參禪,是對禪悟的修煉,參禪者必須擁有一顆平常心,才能參透人生,迴歸本真。這一結果就叫做“開悟”。

六祖慧能開示:禪語無邏輯,“知識”是參禪的障礙

既然禪是一種行為,就不是用天花亂墜的語言可以表達的,在未開悟的人看來,禪師說話毫無邏輯可言,使沒有得到印可的人不知所云。

宋代有靜禪師公案,就透露出無邏輯的禪語其實大有禪意。

一天,有靜禪師見到扶桑來的學僧,兩人一見,當然各打機鋒。

扶桑學僧想考較一下有靜禪師的真實水平,問了一句話:什麼叫禪心經語?

有靜老禪師不做思索,立刻答道:一二三四五。

扶桑學僧再問:什麼叫修行?

有靜老禪師一個字一個字清楚第回答:六七八九十。

有靜禪師的兩句禪語,看似毫無邏輯,其實卻包含了禪理中“一即一切”的大道至理。

六祖慧能開示:禪語無邏輯,“知識”是參禪的障礙

依據歷代禪師的說法,世間一切、宇宙萬物的本質真相是語言完全不能準確表達的,禪悟的根本就是思考,重在一個“悟”字。

即便參禪的思考有了一定結果,也沒有任何一門人類語言可以把結果解釋得完整。禪語是心中的“悟”境,是大千世界與心所進行的交流,它是不可思議的,無法死板複製的,沒有語言文字可以對它進行規範和定義。

所謂“悟道者,不涉文字語句”,禪語在心不在口,一切不可說,一說便是錯。

六祖慧能開示:禪語無邏輯,“知識”是參禪的障礙

記得有一次,南懷瑾先生在宣講佛學,他以一貫的風趣幽默,給大家旁徵博引地傳遞學問,但聽眾還是一臉懵懵懂懂,怎麼也聽不懂。南懷瑾先生只好一聲嘆息,作罷而起。

眾人為何沒有聽懂南懷瑾先生宣講的佛學呢?因為沒有身體力行地對此進行感悟,沒有經過思索,演講者與聽講人無法達成內心的印可,反倒覺得所講的禪語毫無邏輯,前言不搭後語。

在大德禪師的心中,花兒不一定會紅,鳥兒不一定會飛,他們從否定的層次去認識更深的境界。一切口舌之爭,都沒有超越語言靈性。

六祖慧能開示:禪語無邏輯,“知識”是參禪的障礙

傅大士曾做偈語:“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從這四句話看,其邏輯顛三倒四,不合情理。其實,有這樣的認識才是真正“顛倒”了。

這四句偈語挑破迷妄和分別意識,以破除大家對知識的執著。穿過迷妄分別的世界,進入一個更真、更美、更善的心靈之境。

禪語是無邏輯的,但它有更高的境界;禪語是不合情理的,但它有更深的內涵。

禪,不講知識,所以不受知識的障礙。就禪者而言,知和識都代表著一種知見,是參禪的障礙。知見讓人起分別心,在知見的領域裡,人們會因此迷失自我,甚至為邪知邪見所操控,對世間造成危害。

六祖慧能開示:禪語無邏輯,“知識”是參禪的障礙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有知識,有見解,這就是無明的根本。沒有知識、沒有自我見解,才能明心見性。

有了知見,遇到一切人和事就自然起心動念,貪嗔痴慢疑油然而生,心變得不清淨,煩惱也就接踵而至。

於此,慧能六祖對神會禪師有一段開示。六祖慧能說:我有一物,無頭、無臉、無名、無字,此是何物?

神會介面答道:此是諸佛之本源,眾生之佛性。

六祖慧能開示:禪語無邏輯,“知識”是參禪的障礙

六祖再次開始說:明明告訴你無名無字,什麼都不是,偏偏你又要指一個名字相(佛性)出來,這豈不是多餘。

六祖慧能的意思是,學禪,就要絕對否定一般分別意識,不容許意識分別來干擾禪者的思維。

在禪門叢林中,智閒禪師與藥山禪師也有一段禪理類似的對白。藥山禪師問智閒禪師:什麼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

智閒禪師滿心茫然,垂頭喪氣而去,認為自己雖皓首窮經,卻不能破解藥山禪師的機鋒。於是,把自己所藏經書全部燒掉了,自己到南陽去種地。

六祖慧能開示:禪語無邏輯,“知識”是參禪的障礙

一天,當智閒禪師耕地時,鋤頭碰到石頭,鏗然作聲,猛然頓悟。“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當鋤頭撞擊石頭的瞬間,智閒禪師滿腦子的知識和見解突然消失,整個心空空如也,主體與客體、能知與所知合二為一,塵封已久的本心從知見的塵情俗垢中一躍而出,一切知識文字的迷障無影無蹤。

識取自心,本來是佛!不屬漸次,不假修持 !禪語無邏輯,破除知識的障礙才是參禪的至理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