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父母如蜃樓,與我一起認識3種自負感,同兒女共同成長

朋友的同事班裡有一個男孩,最近幾天上學時不時地會遲到,更關鍵的是,作業也沒有按時完成。老師看這種情況最近頻繁的發生,把男孩爸爸叫到了辦公室。

“孩子為什麼最近作業總是完不成?”老師見到家長便直接詢問。

男孩的父親表情淡然地回覆:“每天放學我都會帶著孩子去爬樹,然後再寫作業,有時候太晚了,就讓孩子休息了。”

老師忍著心中的訝異:“為什麼要帶孩子爬樹呢?放學應該先以學習為重,把作業完成。”

“爬樹鍛鍊身體啊,小學學一學就行,學習什麼時候學都不晚。你看我,沒什麼文化,也沒上什麼學,現在退伍了在家坐著還有7000左右的收入,過得也挺好的。”男孩的父親仍然是語速平緩地表達,心中毫無波瀾。

老師感覺在繼續和男孩父親聊下去也不是有什麼結果,就讓男孩父親回去。可是心裡還是不能放心,然後又叫了男孩母親過來,當天和男孩母親談到了晚上10點左右。

2017年冬月,我也成為了一個父親,儘管我是一個新人父親,但當聽到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時還是覺得費解,也不得不讓自己反思。為什麼軍人父親會有這樣的想法?

完美的父母如蜃樓,與我一起認識3種自負感,同兒女共同成長

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會以孩子的學習為首要任務,可是這位軍人父親卻獨樹一幟。不聽從老師勸解,擅自控制孩子的成長方向,充滿了對自身滿足的優越感。

在面對孩子問題的時候,像這位父親一樣的不佔少數,想讓孩子按自己臆想的未來前進。在為人父人母“自戀”心態下,為孩子傾注心血,卻又不自知,我們在不經意間利用孩子來滿足自身的某些需要。

教養孩子的過程如履薄冰,一個不小心就會傷害到幼小的心靈。就如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沙法麗·薩巴瑞(Shefali Tsabary)的《父母的覺醒》一書中寫道的——自負感。

完美的父母如蜃樓,與我一起認識3種自負感,同兒女共同成長

什麼是自負感

自負淺表意思是一個人盲目自大,過高地估計個人的能力,沒有自知之明。

心理學博士沙法麗·薩巴瑞認為:“自負感”是一種人為製造出來的自我感覺,它主要是基於他人的意見而形成的。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是一個想象中的“自己”,我們認為我們就是“它”。

自負感是一種盲目的情緒,是我們對自我形象的一種觀照,也就是我們腦海中的自己。我們的情感特徵、思維方式以及行為舉止都植根於自我形象之中。

就如開頭的父親一樣,男孩父親受到周圍人影響,便在自己心裡感覺自己應該就是這樣一個人——即使沒怎麼上學還有著優越生活的人,教育孩子我有自己一套。於是男孩父親便將自己的主張和期望投射在孩子身上。

說白了教養過程中的“自負感”,就是父母從不考慮孩子和父母真實本我,而在乎外界的眼光,想當然地認為我應該是這樣的父母,我應該這樣教育孩子,孩子應該按我的安排生活。就像我們將孩子當成一個空白的畫布,任由我們想當然地在上面作畫。

每個人剛升級為父母的時候,對未來充滿了期待,我們持有從沒有檢驗過的空泛幻想而不反思,我們堅信自己是“正確的”,自己的世界觀尚不夠完善,就期望孩子按照我們既定的想法完成自己人生,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把枷鎖。

完美的父母如蜃樓,與我一起認識3種自負感,同兒女共同成長

自負感的產生及表現

心理學博士沙法麗·薩巴瑞認為:每個人都喜歡維護自己腦海中的“自我形象”,一旦要改變自我形象,便感覺受到了威脅,要麼激烈地爭辯要麼希望他人改變。這樣我們便陷入了一種僵化的思維,隨之我們被積極或消極的情緒佔據,“正當感”就會凌駕於我們之上,此時我們就深陷於自負感之中了。

我們帶著這種理所應當的“正當感”,便開始臆測、猜想、判斷,一旦某些事某些人與我們心意不合,我們將會想方設法地控制局面或個人,開始表現出不同的“自負感”:形象的自負感、完美主義的自負感、規範的自負感。

形象的自負感

許多家長將自己的形象、尊嚴同孩子的行為混為一談,自負感需要讓自己在人前做一個優秀的家長,一旦感覺自己不夠完美,達不到期望值,便會感覺“自我形象”的崩塌,感覺自己在被人眼裡“掉價”。

例如三年級的兩個同學考試的時候分別和別人換了試卷,並改了自己的名字。老師批改試卷的時候發現端倪,並叫了兩個家長。

A家長說:“讓我好好問問他。”

B家長說:“我的孩子怎麼可能做這種事情,肯定是有別人帶頭,他學別人呢。”

B

家長極力地維護孩子,非要把錯誤推到別人身上,實質上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感受到自己作為家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為了尋求自己精神上的解脫,不肯接受眼前的事實

完美的父母如蜃樓,與我一起認識3種自負感,同兒女共同成長

完美主義的自負感

幾乎所有的人心中都有完美的夢想、期望,但是這種完美無法與自己生活契合。我們希望自己最親近的人,不管是生活還是行為都應該有條不紊、毫釐不差,當自己心中“應該怎樣”的完美計劃被打破,自負感便油然而生。

舉個例子,我的女兒兩歲時候,我準備教女兒刷牙,因為平時女兒學東西還是比較快的,所以我想當然地預期女兒會很快學會。

我準備好了女兒刷牙的所有東西,自己也以身作則,讓女兒看著學。可是,女兒並沒有很快學會自己拿牙刷,也適應不了牙膏、漱口。因為沒有按照自己完美的想法進行,我心裡還是有些惱怒,儘管沒有表現出來。

心理學博士沙法麗·薩巴瑞提到:完美無瑕才是個愚蠢的概念。

我們往往不會想到,凡事都 講究完美,可能會傷害到身邊的人。為了做好家長,讓自己變成全能,事實上當我們變得無所不能時,孩子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迫感、恐懼感。

完美的父母如蜃樓,與我一起認識3種自負感,同兒女共同成長

規範的自負感

心理學博士沙法麗·薩巴瑞認為:生活本身不是嚴絲合縫的,它既不會為我們預先安排好解決辦法,也不會提供現成的答案。

為人父母時,發現孩子想做自己的事情,想做真實的自己,就感覺與這個家庭格格不入,感覺孩子不屈從、不順從自己,就是冒犯了自己,挑戰了家長的權威,引得自己情緒變化。

舉個例子,身邊一個五年級的學生,學習成績優異,有一個最大的愛好就是踢足球。可是踢足球卻成了他與母親之間最大的矛盾,母親總是告訴他:“踢足球會影響你的成績,足球什麼也給不了你。”母親給他的週末安排了滿滿的補習班,只有按照她的安排,最後成績的數字才是讓母親最安心的。

每個孩子體內都蘊藏著一幅藍圖,他們早早地開始接觸最本質的自我,同時開始體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家長尊重,而不是帶著自己的控制慾、權威感來為孩子量身定做未來。

完美的父母如蜃樓,與我一起認識3種自負感,同兒女共同成長

如何走出自負感的羈絆

1、接納孩子,把他當做獨立個體

孩子的自我意識隨著的成長從無到有,依賴於家長幫助孩子確立自己的身份意識,所以從某種意義講,家長感覺自己和自己一部分交流,把孩子當做“迷你的我”,不自覺地遏制孩子彰顯自我能力。

所以家長必須接納孩子,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當孩子犯錯時我們不是講大道理:“如果我是你……”,而是接受孩子真實的自我:“我瞭解你,我懂得你”。

當我們意識到孩子獨立個體,便會將事情人物與內心的自負感分離。

2、坦然自己缺點,接受侷限性

現代心理學界常用的一個詞叫“self-compassion”,叫“自我關懷”,就像《墨菲定律》裡面說的:錯了就是錯了,承認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有敢於承認錯誤,才能獲得進步。

我們不應該總是讓孩子存在我們與他們是“一體”的錯覺,我們必須放下執念,不再堅持做“完美”的家長。我們坦然承認自己的缺點,實事求是看待問題,也就是在告訴孩子:錯誤是在所難免的。

我們能以身作則,接受自己,孩子也會坦然接受自己。一旦我們俯身與孩子保持同樣高度,家長與孩子之間就拉近了距離,就會建立活潑沒有壓迫感的聯絡。完美主義的自負感也就土崩瓦解。

3、放棄“應該怎樣”的權威,不替孩子書寫未來

如果我們試圖轉變孩子,以改變他們來適應我們的要求,孩子會認為做真實的自己不夠,便會戴上一套新的人格面具,逐漸脫離本真的自我。

所以我們必須放棄我們對孩子的設想,放棄“應該怎樣”的計劃,不再為孩子書寫好未來。我們不需要對孩子進行一切前瞻,僅僅對真實的孩子做出反應。

如果我們不需要孩子按我們的規範來生存,不需要孩子與我們統一意志,就能與他們建立一種互相提升、補償的關係。那種居高臨下的自負感也就不復存在。

完美的父母如蜃樓,與我一起認識3種自負感,同兒女共同成長

結語:

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它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他們應該多聽,少說,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塔拉韋斯特弗,《福布斯雜誌》訪談

就如塔拉韋斯特弗說的,教育不應該讓我們變得偏見、固執。我們人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會有不合理的行為,深受上一代教育的影響。我們不完美,但難能可貴的是,我們接受本真的自我,摒棄不良的自負感。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拋卻陳規陋習,吸納新鮮事物,從而和孩子一起成長,變成有覺悟的父母。

《覺醒的父母》作者沙法麗·薩巴瑞說:完美無缺的父母如同海市蜃樓裡的幻景。世上沒有絕對理想的父母,也沒有絕對理想的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