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堪稱皇帝圈的奧斯卡影帝,一波影技重新將唐皇朝推上輝煌

唐朝會昌六年,有位呆呆傻傻、不善言語的王爺,37歲以皇太叔的身份即位皇帝,但他的成就居然可以媲美唐太宗,開創了“大中之治”後人稱其為“小太宗”。

這位皇帝就是唐朝第十八位帝王——唐宣宗李忱。在他之前上位的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都是他的侄兒。

他堪稱皇帝圈的奧斯卡影帝,一波影技重新將唐皇朝推上輝煌

李忱從小就呆呆傻傻,不怎麼說話,總是被其他皇子嘲笑和捉弄。他的父親唐穆宗也覺得自己的這個兒子是個智障。

唐穆宗過世後,唐文宗李昂即位,更是把欺負李忱當作一件樂事。

有一天,李昂在十六宅宴請一眾皇家兄弟,指著李忱說:“誰能讓光王開口說話,朕重重有賞。”於是,眾人便有恃無恐地拿李忱開涮,百般調戲和嘲笑,而李忱卻始終像木公仔一樣傻愣愣地,茫然不知所措。

皇室裡總有一些疑心病非常重的人,例如唐文宗的弟弟李炎。

儘管李忱痴痴傻傻,但他總是懷疑,於是,他便抓住各種機會試探李忱這個皇叔,給李忱製造無數個“意外”,希望讓他消失。

但李忱在一次次極其危險的意外中,卻像貓一樣頑強地活了下來,極其屈辱地活了下來。

在李炎即位為唐武宗後,更是不放心這個皇叔。一天,天寒地凍,他邀請皇叔和一眾親王外出踏雪尋歡,待眾人興盡而返時,已經是天色已晚,誰也沒留意到李忱不知何時已經從疾馳的馬上墮落,在冰天雪地裡無人理睬。

武宗覺得這個智障皇叔應該活不來了,可是,第二天侍衛來報,李忱又出現了在他自己的宮裡。

武宗身邊的大太監仇公武建議他把他殺了,以絕後患。於是,武宗命人把李忱抓進永巷,要將他製成像漢高祖時戚妃那樣的“人彘”扔進糞坑。

但仇公武並沒有真的這樣做,反而偷偷將他裝進糞桶運出皇宮藏了起來。

他看中了李忱的呆傻,想以後找他替代武宗,充當自己宦官黨的提線公仔。

於是,在唐武宗因服食丹藥過多而死後,仇公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李忱找回來,讓他以皇太叔的名義當上了皇帝。

仇公武以為李忱是痴兒一個,自己的當權的朝代已經來臨,但,事實讓他大跌眼鏡。

當上了皇帝的李忱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非常熟練地處理政務,完全不像過去的痴傻和不知所措。

仇公武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李忱的痴傻都是演技。他們所作的努力都為李忱作了嫁衣。

李忱的母親鄭氏原來是鎮海節度使李錡的侍妾,李錡造反失敗被殺,鄭氏入宮為婢,後被唐憲宗臨幸,才生下李忱。

他堪稱皇帝圈的奧斯卡影帝,一波影技重新將唐皇朝推上輝煌

一個帶有原罪的孃家,沒有任何後臺和勢力,這樣的皇子基本上是無緣帝位的爭奪。

而且在那個朋黨傾軋的年代,從小非常聰明且有危機感的李忱,為了能在危機四伏的皇家裡保全自己和母親,他不得不發揮了足以媲美奧斯卡影帝的演技,他開始裝瘋賣傻、沉默寡言、呆滯木訥。

李忱足足隱忍了三十六年,終於登上了皇位,可以一展他自己蟄伏已久的政治抱負和治國理想,他非但沒有像大家以為的那樣不知所措,反而非常熟稔地處理政務,在執政的第二天就大刀闊斧地解決了持續了40多年的牛李黨爭,鞏固皇權。

李忱在位期間,勤於政事,勤儉治國,體貼百姓,輕徭薄賦,任人為賢,從諫如流。他推崇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國理念,熟讀《貞觀政要》,他提拔魏徵的後世子孫魏謨為諫臣,也如李世民和魏徵一樣,成就了納諫如流的佳話。

李忱還不斷派兵收復安史之亂後丟失的領土,多次打敗吐蕃、回鶻、党項的軍隊,使得唐朝原本碩大的疆土重新得以統一,使晚唐的階級矛盾得到緩和,史稱“中興之治”,而李忱也被後人成為“小太宗”。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李忱從一個沒有絲毫存在感的傻子王爺成為晚唐一位耀眼的政治明君,是因為他懂得韜光養晦,大智若愚,假如他一早就如其他皇子那樣張揚顯露,可能早就被如狼似虎的親人們送進歷史的垃圾堆了。

李忱幾十年如一日對外裝傻充愣,在內的豐富充實自己的政治能力,欺人而不自欺,忍常人不能忍,需要多麼高明的智慧和堅韌的性格,看來,世上大凡能成大事者,必是耐得住寂寞,甘於孤獨而低調的人。

他堪稱皇帝圈的奧斯卡影帝,一波影技重新將唐皇朝推上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