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之蘇秦、張儀:縱橫捭闔、懸樑刺股、側目而視、前倨後恭

主人公簡介。

蘇秦

(?-前284年),己姓,蘇氏,名秦,字季子,

韓國

雒陽

(今河南

洛陽

)人。戰國時期著名的

縱橫家

、外交家和謀略家。

張儀

(?-公元前309年),魏國

安邑

(今山西萬榮縣王顯鄉

張儀村

)人。戰國時期著名的

縱橫家

外交家

和謀略家。

成語典故

縱橫捭闔

[zòng héng bǎi hé]出自漢·劉向《戰國策序》

戰國時期,秦國透過改革實力空前強大,並透過連綿不斷的戰爭攻打吞併其他國家。各諸侯國對秦是又懼又怒。縱橫捭闔應時代需求而生,蘇秦、張儀透過對世態的分析,以及

權衡

利益心理戰術的運用,憑高超的言語辭令或

合縱

連橫

”,

聯合六國起來對付秦國或支援秦國統一六國。華夏大地時而風平浪靜時而風起雲湧,最終秦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蘇秦

張儀早年

求學於

鬼谷子

(王詡)

門下,

在朝歌(

河南淇縣)雲夢山

鬼谷學習縱橫之術。

蘇秦

出身農民,

但小時候就有很大的

學成回到洛陽家中,變賣家產,然後周遊列國,向各國國君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

在秦國時,

的錢花光了,

沒有生活

費用

沒辦法

離開秦國

他回洛陽時

纏著綁腿,穿著草鞋,揹著書箱,挑著行李

十分落魄

回到洛陽後,蘇秦

刻苦攻讀《

陰符

》,改變了自己的政治主張,決定採用

“合縱”的方法,讓六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

蘇秦遊說

shuì

,得到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提出

合縱

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說服了當時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

最終結成了以楚國為首的聯盟

合縱抗秦,任

約長

,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

函谷關

。蘇秦後

來從

國到

,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

為客卿,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蘇秦

在臨

死前獻

策誅殺了刺殺

自己

刺客。

張儀出山之後,

提出

連橫

的外交策略,得到秦惠文王賞識,封為相國,奉命出使遊說各國,以

,促使各國親善秦國,受封為武信君。

兩次擔任

秦國

相國,還做過

魏國相國。秦惠文王死後,

秦武王

繼位

張儀失去寵信,出逃魏國

,直到去世

成語原文一。

蘇秦為縱,張儀為橫,橫則秦帝,縱則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輕。

成語典故之蘇秦、張儀:縱橫捭闔、懸樑刺股、側目而視、前倨後恭

河南澠池蘇秦村

成語典故

二。

懸樑

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側目

[cè mù ér shì]

前倨後恭

[qián jù hòu gōng]

出自

西漢

·劉向《戰國策·秦策一》。

蘇秦

在秦國

遊說秦王

時,

奏雖然一連上了十多次,推

自己的政治主張

——“縱橫學”

鼓動秦國與其他六國建立友好

“聯盟”,然後再各個擊破,但他的建議始終沒被秦王採納

十分落魄地

回到洛陽。他回到家裡後,

家人見他如此

般落魄,都不給他好臉色,

說他整天不幹正事,只會耍嘴皮子,

妻子不下織布機,嫂子也不給他做飯,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說話。

面對家人的冷嘲熱諷,

蘇秦

“很受傷”

。他從

自己的

書箱裡面找出姜太公

著的《陰符》

發奮鑽研,並反覆揣摩演練。讀到疲倦要打瞌睡時,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鮮血一直流到自己的腳上。

透過學習,

蘇秦改變自己的政治主張,決定採用

“合縱”的方法,讓六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

蘇秦遊說列國

成功後

,佩六國相印,名震天下。

蘇秦將要去遊說楚威王,路過洛陽。

他的父母到

三十

裡遠的地方去迎接。妻子敬畏他不敢正視他,側著耳朵聽他說話

。他的

嫂子跪在地上不敢

起來

,一再對蘇秦叩首請罪。蘇秦問

嫂子為什麼以前那樣傲慢而現在又這樣卑下呢

他嫂子

因為你現在地位尊顯,錢財富裕。

蘇秦長嘆一聲說道

!一個人如果窮困落魄,連父母都不把他當兒子,然而一旦富貴顯赫之後,親戚朋友都感到畏懼。由此可見,人生在世,權勢,名位,和富貴,怎麼能忽視不顧呢!

成語原文二。“

蘇秦遊說秦王未果,資用匱乏,潦

倒而歸。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於是蘇秦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得太公《

陰符

》,發憤攻讀,

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一年後學成,遂遊說列國,合縱諸侯抗秦,佩六國相印,名震天下。

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

;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謝。蘇秦曰:

嫂何前倨而後卑也

嫂曰

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蘇秦曰

嗟乎

!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成語典故之蘇秦、張儀:縱橫捭闔、懸樑刺股、側目而視、前倨後恭

成語典故

三。

雞口牛後

jī kǒu niú hòu

]出處西漢·劉向 《戰國策·韓策

蘇秦

張儀

遊說時,

都到過

韓國向韓王

遊說

,張儀

遊說

向韓王施壓,說

“韓國

和秦國結成聯盟就安全了

,韓國

如果不和秦國結成聯盟就危險了

蘇秦到了韓國後,對韓王說:

“韓國領土遼闊,地勢險要,為什麼要向秦國屈服呢?如果韓國屈服了,秦國一定會今年要一塊土地,明年要一塊土地,韓國國土畢竟有限,秦國的貪慾卻無止境。有人說,寧為雞口,無為牛後。韓國跟秦國連橫,那就做了牛屁股。連我也為會你感到恥辱的。”

韓王聽了以後認為蘇秦說的有道理,說:

“我死也不會向秦國屈服!”蘇秦就這樣一個一個說服了六國,六國最終結成了以楚國為首的聯盟。秦國也被六國孤立起來。

成語原文三。

“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雞口牛後

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小知識:

1、

蘇秦

故里,一說

東周洛陽軒里人

,在今河南省洛陽市

東郊太平莊一

帶;一說是河南省三門峽市澠

[miǎn]

池縣張村鎮蘇秦村人

澠池

本名黽池,西周時

雒都(今

河南

洛陽)

邊邑

戰國時澠池屬韓

澠池縣張村鎮蘇秦村原名季子村,是以

蘇秦

命名。

2、

刺股出自蘇秦,懸樑則出自東漢

孫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