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立益延壽觀及通天莖臺,公孫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

仙人好樓居

至元封二年前後,公孫卿又建議:“仙人可見,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見。今陛下可為觀,如緱城,置脯棗,神人宜可致也。且仙人好樓居。”武帝於是又在甘泉立益延壽觀及通天莖臺,由公孫卿在其處“持節設具而候神人”。元封七年甲子朔旦冬至之後甫逾二十日,柏梁臺災,武帝臨時改在甘泉朝諸侯和受計。公孫卿竟為這次火災也杜撰出黃帝時的先例,繼續推動甘泉的經營:“黃帝就青靈臺,十二日燒,黃帝乃治明廷。明廷,甘泉也。”其他方士也附和“古帝王有都甘泉者”。

武帝立益延壽觀及通天莖臺,公孫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

武帝於是此後又多次在甘泉“朝諸侯”並“作諸侯邸”,“饗外國客”。經過多次擴建,甘泉宮室盛極一時。甘泉崛起為武帝時代的祭祀中心,公孫卿及其黃帝故事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武帝之後,甘泉地位逐漸衰落,但它與黃帝之間的聯絡依舊為人所熟知。西漢末,劉歆撰《甘泉宮賦》,有“躡黃帝之明庭”、“按軒轅之舊處”等語。東漢衛宏《漢舊儀》謂甘泉是“黃帝以來所祭天之圓丘”所在,仍然保持了其為黃帝事天之地的基本認識,只是安上了西漢後期才確立的圜丘祭天制度。

武帝立益延壽觀及通天莖臺,公孫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

谷口為“寒門”所在

被公孫卿指為“寒門”的谷口,在長安與甘泉之間,與甘泉常並列為關中核心地帶北側的戰略要地。《史記·範睢蔡澤列傳》載範睢為秦昭王說關中形勢,雲“北有甘泉、谷口”;《史記·刺客列傳》述鞠武為燕太子丹論秦國之強,亦云“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公孫卿指谷口為“寒門”所在。《漢書·郊祀志》顏師古注云:“谷口,仲山之谷口也……以仲山之北寒涼,故謂此谷為寒門也。”恐非公孫卿原意。檢《淮南子·墬形訓》以“寒門”為大地八極之一:“北方曰北極之山,曰寒門。”

而司馬相如《大人賦》雲:“遺屯騎於玄闕兮,軼先驅於寒門。”《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貞《索隱》引《漢書音義》雲:“寒門,天北門。”B公孫卿所言之“寒門”疑近於後者。劉歆《甘泉宮賦》雲:“居北宸之閎中。”C蓋甘泉在長安之北,祭祀的太一是北辰的星神,又建有“宇宙樞軸”般的通天莖臺等建築,則其位置自可對應北辰。如果甘泉相當於北辰,那麼谷口就可以看作通向北辰的一座“天門”。最後的鑄鼎飛昇故事,是公孫卿敘述中最荒誕無稽的部分東漢應劭、王充都斥此節虛妄。

武帝立益延壽觀及通天莖臺,公孫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

其中涉及的地點有首山、荊山和鼎湖。首山前已論及,荊山在左馮翊褱德縣南,與首山隔河相望。鼎湖所在有必要稍作考辨。味文意,似“湖”本作“鬍髯”之“胡”。檢《漢書·揚雄傳上》雲:“武帝廣開上林,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晉灼注云:“鼎胡,宮也,《黃圖》以為在藍田。”鼎胡宮遺址已於1988年在陝西藍田焦岱鎮西南被發現,出土有“鼎胡延壽宮”瓦當。不過,“鼎胡”確實常寫作“鼎湖”。除《史記》《漢書》外,如張衡《西京賦》述上林苑範圍,雲“東至鼎湖”。

藍田之鼎湖

漢代文獻中的“鼎胡”或“鼎湖”本來僅此一處,在上林苑的東南緣,屬藍田,有宮室,但在後人的認識中又出現了另一個鼎湖。《史記·孝武本紀》司馬貞《索隱》雲:“鼎湖,縣名,屬京兆,後屬弘農。昔黃帝採首陽山銅鑄鼎於湖,曰鼎湖,即今之湖城縣也。韋昭(雲)以為近宜春,亦甚疏也。”而《史記·封禪書》司馬貞《索隱》卻又說:“《三輔黃圖》‘鼎湖,宮名,在藍田’。韋昭雲‘地名,近宜春’。案:湖本屬京兆,後分屬弘農,恐非鼎湖之處也。”竟自相矛盾。韋昭所謂“近宜春”,結合《漢書·揚雄傳上》來看,指的也是藍田之鼎湖。

武帝立益延壽觀及通天莖臺,公孫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

司馬貞斥其“甚疏”,似是一時誤以為韋昭指的是豫章之宜春。司馬貞惑於鼎湖為湖城別名的說法,至今本《三輔黃圖》,則索性把鼎湖宮也安在“湖城縣界”,只在附註中交代:“又一說在藍田,有亭。”其實,鼎湖在湖縣之說正是後人附會黃帝故事而來。《水經注·河水》引《魏土地記》雲:“弘農湖縣有軒轅黃帝登仙處。黃帝採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下,有龍垂胡於鼎,黃帝登龍,從登者七十人,遂升於天。故名其地為鼎胡。

”又補充道:“荊山在馮翊,首山在蒲坂,與湖縣相連……俗雲黃帝自此乘龍上天也。《地理志》……不言黃帝升龍也。”蓋酈道元亦懷疑湖縣有名鼎湖出自俗言附會,不可據信。此說所以能惑人耳目,以致為《魏土地記》、《史記索隱》、今本《三輔黃圖》和後世許多地理書所採,是因為湖縣與首山、荊山位置較近,似乎更能與《史記·封禪書》記述相印證。

武帝立益延壽觀及通天莖臺,公孫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

總結

但在如此迂誕的故事中,鑄鼎與昇天兩個情節雖前後相屬,實不必在時間、空間上密切相接。綜觀黃帝故事涉及的地點,從五大名山到雍、甘泉、谷口,都是附會當時著名的地望,連“烏號”作為神弓之名都班班可考,不大可能黃帝飛昇之處反而用一個在當時隱晦不顯的名字。公孫卿所指,就是藍田之鼎湖,才入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