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奇案,惡乞強搶官家小姐,苛待後讓其乞討,其父不敢相認

《荀子·性惡》曰:“人性之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荀子是我國戰國時期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孔子開創儒家並提出人性本善的觀念,而荀子提出了另一個相反的觀點。荀子認為人性本惡,即無論好壞的慾望,人生而有之,若無後天的教化那麼壞的慾望必然佔據上風,唯有通過後天的教育和導向才能使人向善的方向發展。

明朝奇案,惡乞強搶官家小姐,苛待後讓其乞討,其父不敢相認

乞丐又被稱作叫花子,他們大多都是為了能夠活下去而不得不在街邊乞討。

在一些武俠影視劇裡,乞丐則更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懲惡揚善的一個幫派組織。誠然歷史上有些乞丐確實是生活所迫並且具備俠義之心,但並非所有的乞丐都是如此,其中也不乏一些惡人,比如

“詭門”。

之所以說“詭門”是惡人,是因為“詭門”經常培養不少殘疾孩子,透過這些孩子來為自己謀取私利。

將這孩子利用完之後就會棄屍荒野,轉而再去尋找新的孩子。這些孩子本來和正常的孩子沒有什麼區別,但“詭門”的人會通過幾乎慘絕人寰的手段虐待殘害這些孩子。透過非人般的折磨後,這些孩子的身體隨著年齡增長就會畸形發育。

明朝奇案,惡乞強搶官家小姐,苛待後讓其乞討,其父不敢相認

這種事件比較類似於現代的拐賣兒童,但更可怕的就是,它比拐賣兒童更為恐怖和殘忍,這種行為已經等同於殘害。好在隨著社會發展和法律的不斷完善,已經很少看到類似的事件了,但在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這種事時常發生。

明朝就有過這樣的一個案件,官家小姐被強搶,在虐待完後,施暴之人讓其在街上乞討為自己謀利。

山東聊城在明朝時叫東昌,明朝的這一案件就發生在東昌,

東昌有一個大戶人家姓崔,崔家主是朝中重臣,位居高位。

在某一天早晨,崔家千金被發現失蹤,於是崔府上下不斷派人尋找,但歷經數日都沒有任何訊息。崔家主夫人因為此事而不慎身患重病,崔家主本人也因為千金的無故失蹤而日日抑鬱。

明朝奇案,惡乞強搶官家小姐,苛待後讓其乞討,其父不敢相認

本來已經感到無望的崔家主不再抱有很大的期望,但事情恰好就在不久後出現曙光,他與失散許久的千金相見,這過程也頗為曲折。

崔家主有一天因公事而前往保定,在路上賞民風之時,看見一個極為醜陋的婦人在街上乞討。

心善崔家主心生憐憫,便想要上前用身上的銅錢幫助婦人,也正是這一出自心善的舉動找到千金。

這位正在乞討的婦人眼眶如同黑洞,兩隻眼珠眼球早已消失不見,一張臉如同乾枯隨時會裂開的樹皮一般,佈滿了被人為割裂的血痕。

不僅如此,十指已經不在完整,全身幾乎沒有任何衣物遮羞,唯有一塊破爛不堪的碎布系在腰間。婦人感覺到旁邊有人,便突然如同瘋了一般,

崔家主自然被嚇婦人到,但定下心仔細一看,這正是失散多年的女兒。

明朝奇案,惡乞強搶官家小姐,苛待後讓其乞討,其父不敢相認

雖然崔家主認出了女兒,但並沒有第一時刻和她相認

,難道是因為自己的女兒已經不成人樣,崔家主開始嫌棄自己的女兒了嗎?其實並非如此,當崔家主離開一段距離後,立刻就有人從角落衝出對他女兒拳腳相加,

這時崔家主再次出現,將女兒抱上了自己的馬車。原來是崔家主感到有人在暗中盯梢,於是便假意離開,以此來等待時機。

當地的縣令得知此事後立刻開始審查,並最終問出為何要將崔家千金如此折磨,

原來他們其實什麼都不知道,全都是聽命令列事,他們只是負責將她帶出來乞討。

同時在審查的過程中還問出了他們的據點在哪裡,隨後縣令便叫上人讓他帶路,到了據點果不其然,在據點處,

還有幾十個乞丐和個別乞丐的妻子,這些妻子都被折磨得沒有了人樣。

明朝奇案,惡乞強搶官家小姐,苛待後讓其乞討,其父不敢相認

將這些惡人帶回後,在不斷地審查之下這些惡人中說出實情,原來他們一直四處漂泊,到了東昌後聽聞崔府是大戶人家,便動起歪心思。

結果半夜行事時誤入崔府千金的閨房,見其貌美如花便有了非分之想,趁夜將其帶走凌辱並對其進行恐嚇。

在這之後,他們變本加厲,毀去其雙眼打斷雙腿,並且還將舌頭也強行取走,從此貌美如花的千金就變成醜婦。

在古代以階級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法制系統,在很多方面並不完善,因此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時有發生,明朝的這一事件在歷史上並不是個例。如果不是崔家主出現並認出自己的女兒,那麼她還要遭受多少非人的折磨不得而知。這件事情也印證了荀子的“人性本惡”的性惡論觀念,也說明

如果沒有後天的教化,那麼不好的慾望將會被無限放大,由此也可以看出後天學習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