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抓住這兩方面,就抓住了“核心素養”

近十年來中小學語文界提倡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又提出學科核心素養。這種提法的改變也體現出語文教育專家的思考和進步。

高中語文,抓住這兩方面,就抓住了“核心素養”

的確,用核心素養來表達,更加精準,更加科學。為什麼這樣說呢?先從一件事談起:

現在看過美國NBA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如果一個黃種人在該賽場上打球,10個人同時跑起來,你不看臉龐,就能認出那個黃種人,因為無論是奔跑的速度還是反應的速度,跟另外9個人都是不同的,差距就在於核心力量。就是這個東西,決定了黃種人很難打上NBA,從中可以看出核心這個東西是多麼的重要。

學科學習也是如此,應講究“核心”,正是核心的東西,才會拉開了差距。我想,鑑於此,語文界的專家們才藉助國家意志進行明確的表述:學科核心素養。這真是一大進步。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又有人在四方面的基礎上,甚至拓展出十六小塊的內容。

高中語文,抓住這兩方面,就抓住了“核心素養”

中國的一些事情,有時候,一旦複雜化、理論化起來,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從何處下手去把握。有時候通俗一點,未嘗不是好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說過一句名言,既是對中國哲學的總結,也只是他的座右銘:極高明而道中庸。這句話簡而言之就是說有些東西看似很高明,但是在實踐中其實是以一種很平常、通俗或很俗氣的方式執行的,沒必要被那些高深的理論所擊倒或者所矇蔽。現在提倡的語文核心素養,這樣提倡是好事,但是沒有必要對它進行再拆分分析,進而讓師生不知所措,不知從哪兒入手學習語文。從“道中庸”的角度來理解,抓住第一、二方面就行了,就叫抓住了核心素養中的核心素養。

第一方面主要就是要求學生讀書和寫作,這叫輸入語言。第二方面講的是要有條理。即幾句話放在一塊兒,你總得知道先說哪幾句後說哪幾句,哪幾句是圍繞著哪幾句來論證的,這就叫思維。至於審美鑑賞與創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前者根據個人的悟性,能悟多少就悟多少。後者,根據你自己在自己的領域內研究的情況,能走多遠就走多遠,能去傳承什麼就去傳承什麼,是以後作為一個成年人或者是某一個專業學者方面所達到的境界,不說也罷。

進而我們需要對現在所提倡的語文核心素養進行界定和釐清,便於未來操作。

那麼,語文的核心素養是什麼?

(一)語文=語言+文字,即多讀書、多背誦、多積累,寫正規的漢字、有文采的文字。

(二)議論文的結構。段與段是並列還是遞進關係,段內論點或小分論點、論證、論據是什麼及它們之間的關係。誰是觀點句,誰來證明他,用什麼樣的道理還是例子來論證。誰是解釋句,誰是論證句,誰是結論句等,這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

因此我們從最新的語文核心素養出發,化繁為簡,抓住主要矛盾,提綱挈領,就能高效率地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