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聞笛》: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史叛軍侵佔長安和洛陽,中原地區淪陷。時任真源縣令的張巡和時任睢陽太守的許遠合兵固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在極度艱難的條件下,英勇作戰,歷大小四百餘戰,殲敵十萬餘人,阻遏了叛軍南下之勢,保障了江淮數千裡地方。最後,因糧盡城破,壯烈犧牲。在固守睢陽期間,張巡寫下了《聞笛》一詩,原文如下:

岧嶢試一臨,虜騎附城陰。

不辨風塵色,安知天地心。

營開星月近,戰苦陣雲深。

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音。

張巡《聞笛》: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岧嶢試一臨,虜騎附城陰”,

我登上高峻的城樓向城外眺望,發現敵人的騎兵圍聚在北城牆下。在戰爭的間隙,詩人登上睢陽城高峻的城樓,敵我形勢在眼前展露無遺。詩人以“岧嶢”形容睢陽城的高峻城樓,暗示城防堅固;以“附城陰”形容敵人大軍壓境的形勢。在這裡,詩人採用的是以點帶面的表現手法,北城牆下的形勢如此嚴峻,其餘三面城牆下的形勢可想而知。面對敵軍壓境的形勢,詩人只能依靠城牆和城內有限的守軍來固守,可見形勢的艱危。

張巡《聞笛》: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不辨風塵色,安知天地心”,

不經歷飛揚的塵土的洗禮,怎麼能理解天地之心?在頷聯中,詩人表明自己抗敵的決心。面對艱危的形勢,詩人並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他以“風塵色”喻指戰亂,以“天地心”喻指赤誠之心。正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在國家危難之際,詩人以“誠臣”自許,他不畏懼敵軍壓境,憑著忠貞報國的心志,誓要與敵人抗爭到底,這表現了詩人凜然的愛國主義精神。

張巡《聞笛》: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營開星月近,戰苦陣雲深”,

開啟營門,覺得星星和月亮更近了;經歷了艱難的抵抗,戰鬥的氣氛愈加緊張。在頸聯中,詩人轉而寫景,“星月”的光芒幽微,烘托出了戰場幽暗的氛圍;“陣雲”瀰漫,烘托出戰鬥的緊張氣氛。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苦戰,韓愈在《張中丞傳後敘》中說:“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曠日持久的戰爭使城中計程車卒疲憊不堪,然而敵軍的生力軍卻源源不斷。自從決定固守孤城的那一刻起,詩人和城中計程車卒們就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了。

張巡《聞笛》: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音“,

在早晨和黃昏的時候,遠遠地傳來了悲涼的笛聲。詩人站在城樓上,聽到了從遠處飄來的笛聲,隱微幽咽,時斷時續。在詩人聽來,這笛聲竟與自己的心境如此契合,一時之間,心潮澎湃,悲涼、壯志、忠誠、決絕……各種情感一齊湧上心頭。在前三聯中,詩人雖然沒有直接寫笛聲,然而詩人的情感卻是由笛聲所觸發的。在尾聯中,詩人以笛音收束全詩,在照應題目的同時,也為全詩增添了悠遠的韻味。

張巡《聞笛》: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清代學者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評論道:“張睢陽《聞笛》詩及《守睢陽》排律,當置《六經》中,敬禮之,勿做詩讀。”他把這首《聞笛》與六經相提並論,主要是敬慕張巡的氣節。《六經》中有儒家對理想人格的追求,而張巡則以實際

行動踐行

了《六經》中的標準,其人格氣節,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