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康乾盛世時,民間寧願用制錢而不願用銀兩?

不少清代影視作品中,購物或吃飯時都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銀錢結賬,而且還動輒成元。所以人們產生了一個誤解,以為清代流通的貨幣是銀兩。但事實上,大部分時間裡,特別是在康雍乾盛世,人們所熟知的銅錢,都是日常生活中流通的主要的主貨幣,尤其是在康雍乾盛世時期。

為什麼在康乾盛世時,民間寧願用制錢而不願用銀兩?

銀製在清代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在現實生活中,普通百姓所用的只是制錢。銀幣只不過是國家財政的收銀器,也是富裕人家的收銀器,即使是有錢人家,也得先把碎銀換成制錢,然後才能買日用品或買服務。有關資料記載,當時的京城:每天從一文到千百文,非錢所能買到的東西,缺了一文即不得物。民間交易以至數十兩俱用錢文。

除日常消費流通外,制錢是一種重要的稅負形式。順治十四年(1657),清廷第一次規定,各省糧銀兼收,各省所收賦稅以銀七錢三為準,白銀則從京師盡收,制錢留省用。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帝為了減輕銀賤錢貴的壓力,決定民間正賦概行交銀。

為什麼在康乾盛世時,民間寧願用制錢而不願用銀兩?

根據客戶定做,1兩銀幣摺合1000文。但是實際上,各省的錢都是很貴的,1000文的錢通常可以換到1。2到1。3的銀。因為清錢流通範圍廣、程度深,清皇帝也頗為自豪,康熙帝就說:“錢法盛行,莫如我朝。南面到雲南、貴州,北面到蒙古,都用制錢,從古所未有也。”

清朝社會經濟雖然以自然經濟為主,但商品經濟已有長足的發展,特別是貨幣經濟已達到空前的高度,貨幣需求相應增加。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手工業逐漸擺脫原有的附庸地位,成為獨立的經濟力量。

手工業的發展又推動了非農業人口的增長,促進了農產品的商品化。蘇州、松江等棉絲織業發達的地方,常有民眾抱衣易食的景象,而這些地方的食物大多不是當地產的。

為什麼在康乾盛世時,民間寧願用制錢而不願用銀兩?

此外,農業經濟、商品經濟的發展,也促使農民分化,一部分人脫離土地,成為農業僱工,因而到乾隆時期,農業僱工現象已相當普遍。清朝僱傭工人的工錢主要是制錢,制錢成了支付工錢的主要手段,白銀只是輔助形式而已。

康雍乾時期對外貿易順差,白銀供應充足,但其使用範圍主要侷限於城市,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村地區很難見到白銀,貨幣是流通的媒介,需求較大。

由於銀幣的大量流通,部分地區銀幣已淡出流通市場,銀幣成為主要貨幣。例如浙江寧波等地原先大小貿易均用銀,而到了康雍乾時期則是小銀元大到十兩以上的交易也都用銀。像福州這樣的地方在康熙年間大小買賣也都是用銀的,而到了乾隆時期,無論是日常買賣還是大田產交易都改用制錢。

為什麼在康乾盛世時,民間寧願用制錢而不願用銀兩?

作為貴金屬之一的銀兩,為什麼會在流通中反而比不上制錢呢?造成銀兩制缺陷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幾點:

各種寶銀都過重,大的50兩,小的也有10兩以上,很難隨身攜帶,重量較小的珠子,福珠又要隨時驗重量,成色,而且容易丟失;

既有實銀兩,又有虛銀兩,即所謂標準銀兩,也是各地各自為政,互不流通,人們難以辨認;

各種銀兩各有各自的成色,互不通用,互相換算,難免虧耗;

各地的計量標準不統一,換算起來比較繁瑣。

為什麼在康乾盛世時,民間寧願用制錢而不願用銀兩?

因為上述制度的缺陷,導致了白銀每次轉手都要重新稱重、估重,這對占人口90%以上的商品交易戶,特別是農民,非常不便。

另外,白銀容易摻假,不但民間流通,連官府所徵賦稅也有摻假之銀。一般人是無法辨別的,一旦落入圈套就會血本無歸。另外,由於銀錢掌握的資源比較豐富,容易從銀兩成色和銀錢比價中獲利,所以出現了“寧要七文,不要一分銀”的局面。

為什麼在康乾盛世時,民間寧願用制錢而不願用銀兩?

誠然,以上所說的主要是在康雍乾時期,到了道光以後,由於白銀流失嚴重,國內不久就出現了銀貴賤的現象。當時的貨幣流通與此相反,到了光緒朝,朝廷開始鑄造統一的銀幣,以解決銀製的缺陷,銀製銀幣隨即成為流通領域的主要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