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走在前|我家住在黃河邊,這裡集中供暖、天然氣入戶……

位於東營市墾利區境內的董集鎮楊廟社群,是當地為改善黃河原蓄滯洪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新建的三個新型社群之一,覆蓋沿黃河大壩11個房臺村。50年來,先後經歷了兩次搬遷的楊廟人,見證了黃河灘區老百姓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譜寫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奮力走在前|我家住在黃河邊,這裡集中供暖、天然氣入戶……

遷建後的楊廟社群

11月底,記者來到楊廟社群,一排排乾淨整潔的樓房映入眼簾,老人們悠閒地在廣場上曬著冬日暖陽,宛如一幅安寧祥和的畫。

但在以前,楊廟社群並不是現在看到的樣子。

黃河流入東營後,進入了很長一段“窄衚衕”,遇到洪峰或凌汛極易決口。1971年9月,國家計委正式批准建設黃河南展寬工程,目的是從根本上消除黃河下游凌洪威脅、保障沿黃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勝利油田開發建設。

為防洪計,為大局計,墾利南展區作為蓄滯洪區,群眾需要搬上新修建的避水房臺。1976年,一場涉及80個自然村、76個大隊48976人的大搬遷就此啟動,其中就包括組成現楊廟社群的11個村。

在遷建中,各村黨支部書記發揮領頭雁作用,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展區廣大群眾舍小家、顧大家,為防洪安全和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隨著時代發展,老房臺逐漸無法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於是當地規劃建設了一批新型農村社群。2013年,總投資5。6億元的楊廟社群正式開工建設,集中安置周邊11個村、1765戶、5306人。

2016年底,工程竣工,楊廟人迎來了第二次大搬遷。這一次,是向著幸福生活出發的一次搬遷。

如今的楊廟社群,實行集中供暖、天然氣入戶、汙水集中處理,配套建有為民服務中心、老年人餐廳、青少年之家等公共服務設施,劃分6個服務管理網格,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

楊廟社群第四網格員馮靜靜告訴記者,目前第四網格包含16棟樓,共有252戶514人,她的工作就是每天檢視網格里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到獨居老人及腿腳不方便的群眾家裡,聽聽他們的需求,向他們說說黨和國家的好政策。

楊廟社群始終堅持以黨建為統領,成立了社群黨總支,所安置的原11個村保留各自特色,在共同處理好社群各項事務的同時,統籌抓好產業發展、社群治理、居民服務等工作。

其中,為民服務中心涵蓋便民服務站、網格中心、社群黨總支輪值服務崗,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相關業務,享受便民服務。

為讓社群老年人享受健康快樂的晚年生活,楊廟社群內還建設了老年餐廳及老年活動中心,主要面向社群60歲以上老年人。

“他們的子女大多數在城裡務工,白天家裡沒人照顧。老年餐廳和老年活動中心就解決了子女們的後顧之憂。我們菜譜都是按周制定,考慮到老年人的健康,搭配均衡、營養豐富,所有的菜都是少油少鹽。”楊廟社群黨總支書記張麥榮說,在這裡,“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再也不是一句空話。

奮力走在前|我家住在黃河邊,這裡集中供暖、天然氣入戶……

楊廟社群的老人在廣場上曬太陽

為增加群眾收入,社群黨總支牽頭成立了金岸草編工藝加工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屏風、書架等工藝品的來料加工製作,並免費為前來務工的社群居民群眾提供工作場所,極大帶動了社群居民增收致富。

50多歲的村民劉愛英就在草編合作社上班,她將土地流轉了出去,每月還能在合作社掙1500元的“零花錢”。“我們採取的是訂單供應模式,村民根據訂單作業,收入是有保證的。”張麥榮說。

龍頭引領,產業興旺。進入新時代,楊廟社群充分發揮各村支部書記“領頭雁”作用,在完善社群幼兒園、衛生室、開通公交車等基礎建設的同時,大力引進農業龍頭企業,推進支部領辦合作社,突出沿黃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積極培育奶牛養殖、果蔬種植、鄉村旅遊等業態,產業帶動能力明顯增強,極大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群眾幸福感、滿意度。(李 文潔 孫 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