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考個進士,光有真才實學不行,錄取順序另外有講究

有“詩佛”之稱的盛唐大詩人王維以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創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在詩壇樹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幟。王維不但詩寫得好,而且工書善畫,精熟音律,頭上還戴著一頂“狀元”的桂冠。王維(701~761),字摩詰,河東蒲州人。

唐朝考個進士,光有真才實學不行,錄取順序另外有講究

是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和山水畫家之一。少年時隨父宦居汾陽。少年王維精通書畫,熟諳音律。15歲的時候,王維離家南遊,把大城市逛了個遍。特別是在京城,當時崇文的社會風氣使得才貌雙全的王維得以出入侯門。721,年僅20歲的王維高中狀元。在唐朝,科舉中第是非常難的,那是布衣的唯一出路。年輕人家裡有條件的幾乎全都趕考,所以錄取機率相對比較低。

唐朝考個進士,光有真才實學不行,錄取順序另外有講究

開國300年的唐朝,進士考試舉行了264次,透過考試成為舉人的還不到七千人,這樣算下來每次考試透過的也就是二十餘人,可以說比現在考博士還難的多。初唐時期,每科錄取僅數人。到了盛唐,每科錄取進士也只有二三十人。二是要有關係人推薦。唐朝士子應試前,要將自己的詩文送呈名士權要,以求得賞識,這叫“行卷”。為免“貴人多忘事”,考前還要再次呈送,又叫“溫卷”。

唐朝考個進士,光有真才實學不行,錄取順序另外有講究

名士權要們看中了就給主考官打招呼,這叫“公薦”,雖然難免情賄,但表面上卻是堂堂正正的為國求賢。後面的考試貌似嚴肅認真,但主考官也要優先考慮權勢者的舉薦之人,有時甚至還要按照舉薦者身份的高低來排列考生的錄取順序。考生們拼的不是真才實學,而是舉薦者的權勢地位。據《唐摭言》記載,中唐著名詩人杜牧就差一點連進士都沒考上。

唐朝考個進士,光有真才實學不行,錄取順序另外有講究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禮部侍郎崔郾知東都洛陽貢舉就在三署公卿於長樂傳舍為他送行的時候,太學博士吳武陵也騎著一頭毛驢來了。把崔侍郎拉到一邊說:侍郎眾望所歸為國家選拔人才,我自然不敢有賢不薦。這是杜牧寫的《阿房宮賦》。崔郾朗誦一遍,深為杜牧的才情折服。吳博士便要求崔侍郎擢杜牧為狀元。崔侍郎說狀元已經有人,前三名都已內定。吳博士有些生氣,便說:無論如何也要保證杜牧取在五名以前,說完拂袖而去。崔侍郎回到酒桌上,大家問他吳博士來幹什麼。

唐朝考個進士,光有真才實學不行,錄取順序另外有講究

他說要放杜牧第五名。席間有人提醒杜牧確有文才,只是有些不拘小節。而崔侍郎卻回答道我已答應了吳博士,杜牧就是個殺豬賣酒的也不能改變了。杜牧23歲作《阿房宮賦》詩有“霜葉紅於二月花”,就是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要不是吳武陵倚老賣老,差一點就要珠湮浮土。而這一科的狀元韋籌也確實史上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