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很多人認為他是暴君,然而他從未殺開國功臣,且對功臣非常好

奪取三界時可以同患難,在坐穩江山後卻不能共富貴,歷朝歷代的開國老大基本上都非常忌憚開國功臣。稍微仁慈點的君主勉強願意“杯酒釋兵權”,起碼讓功臣保住了性命。不過大多數帝王更傾向於“誅滅九族”,將和功臣有關的人都殺個一乾二淨。不過卻有一位別具一格的老大,不光以仁至義盡的態度對待功臣,而且對他們的後代也非常好,此人就是秦始皇是也。在其統一天下以後,就對開國功臣進行了善待,對於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位都沒有下手。實際上,秦始皇之所以這麼做,最關鍵的是其自信心非常高,畢竟他們這個貴族世家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捨我其誰,在他看來,既然都能吞併天下的話,也不會再怕什麼功臣了。這就和劉邦及朱元璋有所不同了,他們都是出身於貧困之家,主要是憑藉著兄弟才能奪取三界。當然位居那些功臣會奪取自己歷盡艱辛打下來的江山,這是得不償失的,於是劉邦和朱元璋都將功臣給解決了,而秦始皇卻讓自己手下的功臣都得以善終,王翦就是其中的代表。秦始皇不光給予他相應的權力,而且還在兵馬方面提供了足夠的支援,對於反間計是不用擔心,更不用擔心後方有人會背後捅刀子,也不用對後勤糧草保障問題而擔憂。

即使很多人認為他是暴君,然而他從未殺開國功臣,且對功臣非常好

從這裡就能夠發現,當時的秦始皇有著多麼膨脹的心,對於自己可以統治奪取的天下政權,始終都沒有想過會落入他人之手,他認為自己已經獲得了一個非常穩固的位置。何況在後期之時,對於朝政也沒有花下多少心思,只期待可以活得更就一些,為了能找到使自己長生不老的仙丹,可謂動用了任何力量去詢問,截止到目前仍然有不少足跡。在他圓寂之前,更是為了建設自己的陵墓而消耗了全部精力,對於他那陵墓的豪華程度在史書上也有所記載。最後就是,經常會爆發戰爭,因此想要一個人才更是難上加難,想要找到那些具有戰鬥經驗且屢戰屢勝之人更是難於上青天。對於那些可以幫助他將江山穩定之人,可以精通各種知識才學的人,他更想做的就是拉攏,於是對於每一位功臣就壓根不會輕易誅殺。

即使很多人認為他是暴君,然而他從未殺開國功臣,且對功臣非常好

可以容得三界胸懷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居然被人說的和飛禽走獸一般缺少仁愛,和昏君沒有什麼區別。其實,這就是一種特別不公平的稱呼。需要明白一點,秦始皇對於功臣也是特別厚愛,何況此人也會重用賢良。在他剛剛稱帝之時,幾乎每天就只有幾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秦始皇整日就和陀螺相同而忙於政事,想著怎麼批改奏摺和統一天下,始終為了治理江山而了勞累。就算是他這樣治理天下,即使他手下沒有叛變的功臣,然而這個大秦帝國仍然是那麼快就破產了,那麼我們就值得去探究思考一下這其中的背後原因。

即使很多人認為他是暴君,然而他從未殺開國功臣,且對功臣非常好

實際上,秦始皇的確無愧於千古一帝的稱號,正是因為他的雄才大略才能讓華夏大地首次實現統一,正是因為他在奪取江山以後沒有濫殺功臣,才會讓他在歷史上獲得了更好的評價。即使他做過焚書坑儒之事,不過他也只是反對儒家文化而已,對於其他的學說和文化並沒有打壓。而且相比之下,他的這種政策要比漢武帝實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上100000倍;畢竟秦始皇這樣做還是讓文化百花齊放,而漢武帝那樣做卻是一枝獨秀。至於秦朝為何會二世而亡,個人認為是秦始皇的突然離去所造成,他生前並沒有確立繼承人,而當他死後,趙高和李斯就將胡亥扶上了皇位,然後殺掉了嬴政長子扶蘇和大將蒙恬蒙毅等人;後來,趙高又設計除掉李斯而獨攬朝政,胡亥是什麼都不管,最後也被趙高除掉了,這才引發了天下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