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紅花套鎮:弘揚“幸福渠精神”,為高質量發展貢獻財政力量

宜都紅花套鎮:弘揚“幸福渠精神”,為高質量發展貢獻財政力量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1958年到1967年,5萬宜都兒女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志,一釺一錘修建起澤被後世的幸福渠。今天,汩汩渠水涓涓細流,滋潤著宜都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弘揚“幸福渠精神”,為紅花套高質量發展貢獻“財政力量”

通訊員鄒祖國)近日,湖北宜都市紅花套鎮財政所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幹部集中觀看了宜都市黨員幹部初心教育、黨史學習的鄉土教材—

《幸福渠的故事》。同志們心靈深受震撼,思想深受教育,引發“三問”啟迪與思考。

一問何為宜都人民的“

幸福渠故事

1958

年到1967年,5萬宜都兒女憑著敢教山河變模樣的大無畏精神,在崇山峻嶺中,僅靠一釺一錘,肩挑背扛,歷時十年,犧牲52人,終於修建起了澤被後世的生命之渠-幸福渠。從此,10萬畝農田實現了自流灌溉,數十萬人飲水有了保障。宜都人從此摘掉了“缺糧縣”的帽子,開啟快速發展、高質量發展之路。

二問何為宜都人民的“

幸福渠精神

《幸福渠的故事》

以當代視角、歷史眼光、紀實手法,以當事人的講述、檔案資料為基礎,透過模擬拍攝、以及動畫、繪畫等手段綜合運用,追溯了舊時宜都乾旱缺水、十年九災的苦難史,再現了決策過程,還原了絕大部分建設場景,敘述了幸福渠工程的綜合效益、物質和精神層面對宜都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影響。概括提煉出“不畏艱險、敢為人先、勇於犧牲、無私奉獻”的幸福渠精神。

三問何為財政幹部的“幸福渠思考”

半個多世紀以前、修建幸福渠時,今天鎮財政所在崗的同志們、都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

時代變了、條件變了,生活變舒適了、日子變紅火了,我們和我們的後代,已無需複製宜都前輩那個艱難困苦的年輪歲月。生在紅旗下、長在發展中、處在新時代,

觀看學習

《幸福渠的故事》,

紅花套鎮的財政幹部,該如何把

幸福渠精神

”轉化為推動

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既為一“所”爭光、更為全“鎮”添彩?

全力為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財源壯大保障。繼續做好企業“保姆式”服務,發揚“店小二”精神服務企業,加強與長江匯豐紙業等一批重點企業的聯絡溝通,持續關注稅制改革變化,認真研究,為企業及時提供政策指導和扶持,幫助企業落實兌現政策,做大做強長江匯豐、豐島集團等骨幹稅源,確保稅源穩定;最佳化營商環境,加大開源力度,繼續做好服務招商引資工作,鞏固和擴大招商引資成果,促進企業增值增效,提高專案建設稅收貢獻度;應收盡收,重點跟蹤建築安裝專案和礦山企業,定期同紅花套稅務分局辦公分析,研究對策和措施,及時發現徵管漏洞和潛在稅源,確保稅收不遺漏。

全力為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財力支撐保障。確保各項惠農惠民政策落實到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強化服務,對人居環境整治、擦亮小城鎮、國通等專案的資金安排專人協調,確保及時到位,並完善資金配套,確保全鎮環境有明顯提升;加大對上爭取力度,協助爭取專案資金,定期落實財政排程資金,助力我鎮鄉村振興。

全力為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財政監督保障。嚴肅財政預算管理,堅決貫徹落實《預演算法》,實現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全覆蓋,最大限度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簡化辦事程式,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結合上級出臺的《宜都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辦法》、《關於紮實推進我市“小微權力”規範執行的通知》、《宜都市2021年度政府集中採購目錄實施方案》,細化全鎮對應管理辦法,最大程度減少村級辦事審批環節,提高辦事效率。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十四五”時期,鎮黨委鎮政府提出紅花套鎮要在宜都市: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爭當標杆、鄉村振興城鄉融合力創示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勇作表率、黨建引領社會治理走在前列,積極創成湖北省文明鄉鎮、國家衛生鄉鎮、中國中部地區百強鄉鎮。

讓我們

弘揚“幸福渠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只爭朝夕,

以敢為人先的闖勁、一往無前的拼勁、久久為功的韌勁,奮力開創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

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