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中,勢如破竹的何志願軍,為何會放棄剛攻克的漢城?

抗美援朝作戰中,志願軍面對佔據絕對優勢的聯合國軍,打出了人民軍隊的“精神氣”。在多次戰役中給予敵軍重創,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戰爭奇蹟。而志願軍的高光時刻中,除了長津湖、上甘嶺的精神力勝利之外,最讓後人揚眉吐氣的要數志願軍攻克漢城的輝煌時刻。

在抗美援朝中,勢如破竹的何志願軍,為何會放棄剛攻克的漢城?

奔赴前線保家衛國的志願軍(劇照)

很多講述抗美援朝的網路段子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一個橋段:

一個大爺在漢城經常被韓國地勤人員攔住,索要護照證明入境,然後大爺說自己上次第來也沒有帶護照,然後地勤人員帶有蔑視的眼光說大爺什麼時候來的。最後大爺亮出自己勳章,一字一頓地說:

60年前,開著坦克過來的。

當然網路段子歸網路段子,雖然有很多加工,但也明確了一個事實,在抗美援朝作戰中,中朝軍隊確實攻佔過當時位於37線附近的韓國首都漢城。

在抗美援朝中,勢如破竹的何志願軍,為何會放棄剛攻克的漢城?

中朝人民軍歡聚勝利時刻

漢城攻略戰

在1951年初,粉碎了聯合國軍的“聖誕節攻勢”後,中朝軍隊開始展開反攻,在第三次戰役開始前已經將戰線推到了38線附近,一路逃竄和撤退的聯合國軍,很難組織其反攻。更為雪上加霜的是當時盟軍前線最高司令——沃克中將又因為車禍而離奇身亡。故而在第三次戰役開始之前,勝利的天平就已經朝著中朝軍隊傾斜。

在抗美援朝中,勢如破竹的何志願軍,為何會放棄剛攻克的漢城?

意外身亡的沃克中將

為了讓朝鮮有更多的戰略縱深,同時打破美軍所謂的 “先停火再停戰”的拖延戰術。志願軍決定突破38線,對聯合國軍展開一場大型攻勢,將聯合國軍拉到談判桌前。當時我軍將其命名為“第三次戰役”。而戰役的最終目標就是——“佔領漢城”。透過重新佔領漢城,從心理和國際影響上震懾的聯合國軍,“以戰促和”。

因此很多人將“第三次戰役”也稱之為“漢城戰役”。

在抗美援朝中,勢如破竹的何志願軍,為何會放棄剛攻克的漢城?

士氣高漲的志願軍(劇照)

在戰役開始前,彭總將第二階段作戰中東線戰場9兵團進行輪換,取而代之的是新到的66軍(華北軍區老部隊)。按照志司的部署,進攻部隊還是分為兩個戰略方向,右翼(三八線西部)以我志願軍13兵團主力為主,集結了志願軍4個王牌軍,分別是38、39、50和40軍,戰略要地是在漢城周邊伺機殲敵。左翼(三八線東部)則是新入朝的66軍和42軍,以及人民軍兩個軍團為主,主要起到一個牽制作用 ,在戰局有利情況下迂迴包抄。

在抗美援朝中,勢如破竹的何志願軍,為何會放棄剛攻克的漢城?

第三次戰役形勢圖,主攻方向在西面

1950年12月31日,到達預定攻擊圈的志願軍在短暫的炮火準備後,開始在長達200公里的正面,對聯合國軍進行全面攻擊,在右翼主攻方向上,4個軍進展不錯,都突破了臨津江防線。40軍佔領東山,39軍佔領湘水裡。不過新上來的50軍並沒有到達預計點位,導致韓軍王牌第6師團從公路開溜。失去了全殲該部的最好機會。

而另一方面看見我軍突然攻勢的美軍,也開始往後撤退,第24師更是一馬當前率先跑路,留下的倒黴蛋英軍27旅也被知恥而後勇的50軍擊潰,全殲一個重坦克營。而在美軍逃離之後,剩下的韓軍也是作鳥獸散,一時間漢城門戶大開。

在抗美援朝中,勢如破竹的何志願軍,為何會放棄剛攻克的漢城?

在作戰中撤退的美軍

誰是第一個衝入漢城?

1月2-4日,我軍前線攻勢基本停止,38和39軍都返回漢江以北進行休整,40軍除120師跟著50軍繼續進攻之外也開始就地修整,因此往南繼續追擊和佔領漢城的任務就落在了50軍身上,1月5日,伴隨著晨光,渡過漢江的志願軍50軍442團1營衝進了漢城市區,這也是甲午戰爭之後中國軍人再次踏入漢城。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因為442團電臺壞了,而友軍39軍偵查分隊正好在隨後也進入漢城,因此最先上報的是39軍,以至於志司將這個榮譽頒給了39軍。不過在澄清這個烏龍之後,50軍442團也被授予為第一支進入漢城的部隊 。

在抗美援朝中,勢如破竹的何志願軍,為何會放棄剛攻克的漢城?

志願軍50軍攻入漢城瞬間

不過我軍在漢城並沒有

呆多久

,就繼續進攻水原等地,截止到左翼人民軍8日佔領橫城,我軍第三次戰役點到為止,各軍也在交替掩護退回到開展前後佔領位置。第三次戰役以我軍短暫佔領漢城,殲敵19000人,自身損失5000人結束。

在抗美援朝中,勢如破竹的何志願軍,為何會放棄剛攻克的漢城?

慶祝光復漢城的中朝人民軍隊

為何不佔領漢城

可能很多人納悶,我們都已經推進到37線附近了,而且作為當時韓國首都的漢城,如果佔領了將打擊敵人士氣,甚至一鼓作氣將美軍趕走。但實際上,志願軍不僅沒有佔領漢城,反而在此次戰役後,全軍(包括朝鮮人民軍)主動後撤幾十公里這又是為何呢?

在抗美援朝中,勢如破竹的何志願軍,為何會放棄剛攻克的漢城?

第三次戰役主張見好就收的彭總

首先,漢城是一個“餌”。

在這裡先要說明的是,志願軍入朝參戰,除了保家衛國之外,就是將戰線推進到38線附近,維持均勢,然後朝韓進行和談。我軍是被動進入朝鮮的,並非主動挑起戰爭。志願軍的最終目的是“以戰促和”,如果佔領漢城,勢必要加劇半島矛盾,也不利於得到南朝群眾的支援。相反佔領漢城反而讓聯合國軍抱成一團,不利於分化和促進和談。而且一旦經略漢城,那志願軍就成了佔領軍了,作戰的性質就變了,這與組建志願軍的初衷不同。

在抗美援朝中,勢如破竹的何志願軍,為何會放棄剛攻克的漢城?

志願軍的初衷是保家衛國,而非佔領別國

其次,做不到長久佔領漢城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中朝想要經略漢城,在第三次戰役條件下也是不可行的。

志願軍之所以能取得3場戰役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打一個出其不意,而且將戰線推進到38線對志願軍的後勤來說已經是極限了,為了第三次戰役,志司從國內調來了2000輛汽車,還要大量的軍事物資。在平壤以南及咸興、永興地區就地籌借糧食三萬噸,以供部隊作戰時食用。漫長的補給線,再加上聯合國軍空軍,一直在進行空中絞殺,實際在第三次作戰中我軍車輛損失超1000多輛,再加上冬天極端天氣,以及前線士兵連續多長作戰,物資供應不及時。

在抗美援朝中,勢如破竹的何志願軍,為何會放棄剛攻克的漢城?

冬季靠人力運輸的志願軍補給線

一旦勉強佔領漢城,整個戰線就會拉長,漫長的補給讓志願軍也很難守住漢城。甚至被聯合國軍“圍點打援”最後反而會重蹈一年前人民軍的覆轍,一潰千里。

最後,是美軍的反制。

正如前面所說的,一旦穩住陣腳的美軍開始反制,在朝鮮美軍掌控著海空優勢,堅持佔領漢城,美軍可能會集結海空優勢在志願軍的後方展開兩棲登陸,如同前一年仁川登陸一樣,切斷志願軍的補給,靠著機械化兵力蠶食志願軍。雖然第三次戰役志願軍獲勝,但敵我力量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轉變,戰場上的志願軍還是以戰略防禦為主。第三次戰役中,在李奇微的帶領下,美軍還是井然有序地撤退,有誘使我軍追擊反伏擊的嫌疑。

在抗美援朝中,勢如破竹的何志願軍,為何會放棄剛攻克的漢城?

如果繼續在漢城,美軍可能再次仁川登陸

因此綜合朝鮮戰場上敵我態勢,再加上漫長的冬天和隨時崩潰的補給線,象徵性放棄漢城,在運動中殲敵更符合志司在朝鮮的戰略。正如主席說的那樣

“撤回38線,使美李兩軍感到安全,恢復其防線,以利我軍春季殲敵。”

雨田君說

在第三次戰役中,志願軍攻入漢城意味著中朝人民軍隊有反擊聯合國軍的實力和魄力,同時也加速了和談的程序,事實上在漢城戰役結束後,聯合國軍也拋棄和韓國想要統一半島的想法,傾向於對峙和談。當然作為志願軍來說,佔領漢城確實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線進攻中的高光時刻。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