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大秦朝,“公墓”制度的發展史

秦的“公墓”制度,在創洲年間的不斷髮展過程中,既有對傳統的繼承,又有對制度的創新,還有對外來文化因素的吸收融合,最終將其融為一體,

形成了有著鮮明特色的陵墓制度,從而極大地反映了秦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

一、禮縣陵區

禮縣陵區,又被稱為“西山陵區‘魂或“西垂陵區”,前者以大堡子山當“西山’,、“西垂”之具體地名,後者以其在廣義“西垂”之大範圍內。翻門以為,在“西山‘,、“西垂”等地被確認之前,以現地名稱呼可能更為穩妥些。

禮縣陵區,目前主要指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

歷史上的大秦朝,“公墓”制度的發展史

墓地位於禮縣縣城以東公里,屬黃土梁如,東、南、西三面均為溝壑。

在大堡子山西側,永坪河自北向南流入西漢水其東南側,西漢水則從東往西繞大堡子山流經而過,大堡子山就位於兩河交匯處的一個突出臺地上。

臺地西高東低,通過了氏緩的丘陵與北邊的篩源相接。河的另一面,有一處突出的地方與之相對,因為地形的緣故,此地形成了一個葫蘆口,可以說大堡子山的地理位置異常重要,背山面河,控扼交通之咽喉,該墓地

遭嚴重盜掘,大批珍貴文物流失海外

歷史上的大秦朝,“公墓”制度的發展史

在此情況下,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年間對其進行了鑽探和搶救性發掘

。鑽探表明,此墓地範圍東北至文家,西至大堡子山邊緣,南至大堡子山的山間便道,東西長約米,南北寬約米。在此區域內都動著南北並列的東西向中字形大墓座,其南端有從葬的東西向瓦刀形車馬坑座。

在墓地的東北、北部和西部山彎,有規律地分佈著間距為一米的東西向中小型墓葬餘座。由於兩座中字形大墓慘遭盜掘,所以搶救發掘過程中基本上未發現青銅器,但據傳出土於甘肅禮縣一帶地帶“秦公”銘文的一批青銅器和無銘文,但與其類似的青銅器相繼在香港和海外露面,

學者們基本認定為大堡子山墓地出土,因此斷定該墓地為一處早期秦公墓地

歷史上的大秦朝,“公墓”制度的發展史

秦公墓地流傳在民間的青銅器的訊息不斷傳出,有不少的學者們開始透過相關的知識,對這些青銅器的出處開始進行判別。對於巨大墓葬主人的身份,也開始了探討,當時社會上有不少學者參與到這兩座中字形大墓的墓主身份的討論中來,經過激烈的

討論得知,大堡子山墓地應為秦襄公夫婦的合葬陵園。

此外,

有推測該墓地東北部的餘座中小型墓中有靜公之墓者

,因其與其他墓葬雜處,與兩座大墓尚有一定距離,已不能構成獨立的陵園。至於希望再發現一座秦公大墓的想法,已實屬不大可能,首先如果瞭解大堡子山墓地被盜掘情況的話,就會明白,若有大墓,也早己被盜,不會儲存到現在。

歷史上的大秦朝,“公墓”制度的發展史

其次有關單位已對墓地進行了鑽探,除了發現的數十座中小型墓穴之外,再沒有發現其他大墓。所以按照這片的出土規格來看,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即禮縣陵區,是秦襄公及其夫人合葬的一代秦公陵園。在

離大堡子山秦公墓地不遠的永興鄉趙坪村西側,還發現了一處早期秦國高階貴族墓地

,即圓頂山墓地,兩處墓地隔西漢水相望。

共發掘清理墓葬座,車馬坑座。倆處墓地的發現,為尋找秦人早期都邑,一犬丘提供了新的線索。因此有學者透過對文獻和考古資料的分析及春秋時期都邑與陵墓關係的研究,推論趙坪遺址為秦國的早期都邑犬丘。總之,

川廿也為兩週之際秦人早期的一處政治、經濟中心,殆無可置疑

,從而也說明秦人置陵墓于都邑附近的傳統至遲從春秋早期就開始了。

歷史上的大秦朝,“公墓”制度的發展史

二、雍城陵區

雍城陵區位於陝西鳳翔縣城南的三峙原上,陝西省雍城考古隊先後經過三次大規模的調查鑽探,現基本搞清了整個陵區的佈局規模、陵園設施,並做了部分的發掘與試掘。

陵區的西、南、匕三側均發現有寬一、深數米的圍溝作為其防護屏障。

歷史上的大秦朝,“公墓”制度的發展史

城陵園發現的大墓和從葬坑可分為三個層次,即主墓為中字形,其餘的

中字形和甲字形大墓為陪葬墓,豐字形、刀把形、凸字形、目字形及長方形等均為從葬坑。

除了整個陵區外發現的外圍溝,在每座陵園的周圍及部分中字形墓的周圍,還設有中圍溝或內圍溝,將陵園或中字形墓環圍其內。

關於雍城陵區及其大墓的研究,已有一些相關的文章發表。其中韓偉將秦公陵區與殷代陵園制度進行了比較,認為“秦大墓與殷大墓制度接近,其中的繼承或淵源關係是顯而易見的”。此外,透過對秦公一號大墓掉制的研究,他認為“

秦公一號大墓和大量的秦國中小型墓葬材料,證明了秦人的墓葬制度秉承周禮

歷史上的大秦朝,“公墓”制度的發展史

但隨著周天子地位下降,秦國國力強盛,與其他諸侯一樣,春秋晚期開始出現遷越現象。一號大墓雖然仍是諸侯等級的中字形墓葬,但在規模上則宏大無比。雖然停材尺寸、碑的數量等基本符合周禮的規定,但

使用了柏材以及黃腸題湊等天子才能使用的葬制

。同時出現了放置禮樂器等隨葬品的外藏撐等新因素”。

三、芷陽陵區

芷陽陵區,因靠近秦芷陽城遺址,且在調查試掘過程中,多次在器物上發現有鈴印的“芷”字,因此稱為“芷陽陵區”。

芷陽陵區位於驪山西麓、溺河東岸的銅人原上。目前已發現4座陵園,陵區西近韓峪鄉,東到三家坡,北及武家堡北米,南至馬斜村南,總面積約在150萬平方米。

歷史上的大秦朝,“公墓”制度的發展史

一號陵園地勢東高西低,陵園南至小峪溝,北到武家坡村南的無名溝,西接東北村西的小峪河,東達范家莊的人工壕溝。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方米,南北寬米,面積萬平方米

。陵園的圍墓溝設施是由南、北、西三面的自然壕溝和東面的人工壕溝相互連線組成

。南、北、西三面均借用自然溝道,亦可能經過人工整修,溝壁陡直,圍護效能好。

歷史上的大秦朝,“公墓”制度的發展史

二號陵園位於一號陵園東北方向3華里處,三號陵園其範圍東西長米,南北寬米,總面積約萬平方米。在陵園的南部,有一東西通長米的中字形大墓座,封土殘高米。兩處地面建築遺址分別位於西墓道的正面和正北。

其陪葬墓區則分佈在陵園的東南部,已發現墓葬座

。四號陵園位於一號陵園的西南方,相距約2。5公里。

四、秦始皇陵園

秦始皇陵園,屬於秦東陵範圍之內,其主體為“麗山園”。這已為文獻和出土的實物資料所證實。在秦始皇陵園出土的多件器物上都有“麗山”及“麗山園”的銘文。“麗山”的“麗”字,《史記》等文獻中是“麗”、“麗盡”、“驪”三字混用,而出土器物上一律寫作“麗”字。

秦始皇陵位於驪山北麓,以“驪山”之名作為陵名與陵園名

歷史上的大秦朝,“公墓”制度的發展史

“麗山園”係指秦始皇陵寢及其禮制建築集中的陵區,主要指兩重垣牆以內的地方。但是在垣牆以外,還分佈有許多拱衛陵墓及輔助性的設施。

垣牆內外的所有這些建築設施,共同組成了秦始皇陵園

。其範圍很大,東自代王鎮東晏村西側的古魚池水一帶,西至婦拋頭、趙背戶、五里溝西邊的古河道,南接驪山,北臨魚池、安溝一線,縱橫各米,佔地約平方公里。

秦始皇陵周圍的垣牆將陵區分為內外兩部分。陵垣作內外兩重,形成一個南北狹長的回字形。

內、外城垣四面各自有門,其中東、西、南三面的六門兩兩相對,直通陵家。外城的北門、陵家、兩南門雖然在一條直線上,但因內城北垣上有兩門,使得內城南、北門不相對。

內、外城垣的東、西四門及封土堆的頂部在一條直線上,構成東西向的一條中軸線。

秦始皇陵園佈局的突出特徵,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一條軸線,內、中、外三個不同的層面展開的。

歷史上的大秦朝,“公墓”制度的發展史

史書記載秦置麗邑,經過大量的考古調查,在今劉家寨村一帶發現了大面積的秦、漢建鄒貴址。遺址上分佈有大量的秦漢瓦片。根據田野調查情況,劉家寨遺址定義為秦麗邑故址。

麗邑的性質屬於陵邑,是因陵而設、服務於陵園,是秦始皇陵建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秦始皇陵園範圍很大,包含的遺蹟、遺物特別豐富,雖然有關的研究論著、文章已經很多,但是對秦始皇陵及其附屬設施的研究,仍然有許多的工作要做。秦始皇陵以其獨一無二的規模、形態與氣勢,

既是對前代陵墓制度的總結,又開創了後代獨立陵園制度的先風,成為中國陵墓制度史上劃時代的傑作。

歷史上的大秦朝,“公墓”制度的發展史

五、總結

秦“公墓”制度的發展過程,也是秦文化的不斷髮展過程。秦人對商周陵墓佈局的繼承,說到底是對文化的承襲和發展。它對列國陵墓制度中的一些因素的吸收,也是由於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秦的“公墓”制度,作為秦文化的一個方面,正反映了秦文化的開放性和創新性的文化特質。

秦的“公墓”制度,也對後代特別是西漢的陵墓制度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西漢帝陵的墓葬形制、墳丘、垣牆等諸多方面,

尤其是坐西朝東的墓向,均直接受到了秦始皇陵園的深刻影響

。秦的陵墓制度,是“漢承秦制”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