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明君崇禎帝,為何還是逃不過亡國的命運?

縱觀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統治史,共誕生了16位性格迥異的皇帝,各有各的“奇葩”之處。他們之中有在篡權奪位之後勵精圖治、繼往開來的明成祖朱棣。也有十歲登基,在張居的輔佐之下鑄就“萬曆中興”局面的萬曆皇帝,然而最終在位四十八年卻有二十餘年都不理朝政,可謂是極與極的轉變。

明代皇帝裡個性鮮明者為眾,其中多數都在史書上留有濃墨重彩的印記。而作為其中苦心孤詣十七載,萬事主張親力親為的崇禎帝,卻不能像先祖那般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反而斷送了大明王朝近三百年國運,最終只能選擇上吊自殺。

一代明君崇禎帝,為何還是逃不過亡國的命運?

十七歲少年時便已登基的崇禎帝朱由檢,在上位之初也是銳意進取,意欲重振大明王朝,因此改年號為“崇禎”。

一上臺,就面臨奸佞當道的難題,宦官魏忠賢早已破壞朝綱大行其道數年。而崇禎帝手腕堅硬如鐵,以雷霆之勢掃除魏忠賢之流,最終排除萬難剜除這顆吸血的毒瘤。

在清理朝堂之後,崇禎皇帝依然兢兢業業,每日按時上朝問政,沒有一天落下。就是這樣盡職盡責,讓當時的大明王朝幾乎煥然一新,所有人都期盼著重現往日大明繁盛之勢。而十七年之後,所有的辛苦付出都頃數灰飛煙滅,如果仔細分析明朝後期的發展歷程,就不難得出原因。

其一:愈演愈烈的農民起義

崇禎帝所經歷的明代末期,由於天災所造成的糧食缺乏等問題,使得各地此起彼伏不斷湧起災民造反事件。從崇禎元年就開始的農民起義使得崇禎帝不得不一上臺就面臨動盪的社會態勢,致使民眾根基極不穩定。面對直到國家滅亡都沒有停止過的農民起義事件,崇禎帝左右為難。

一代明君崇禎帝,為何還是逃不過亡國的命運?

自正德皇帝以來,得益於前幾位皇帝開疆擴土,繁榮政治經濟而積攢下來的豐厚家底,明朝進入了為期一百多年的懶政時期,這期間得坐吃山空使得明朝財政連年赤字。

而“萬曆三大徵”和為了抵禦後金而進行的持續不斷的戰爭,更加使得國庫空虛。可憐崇禎皇帝一上臺就要面臨孤立無援,無以為繼的境地。

內有流民作亂,外有滿清囂張,崇禎皇帝做出的下下策,就是向普通民眾加徵“剿餉”、“遼餉”等一系列稅目。

生活本就難以維繫,而稅收卻越來越多,這就導致普通民眾不斷加入到了“土匪”的隊伍。因此,皇帝越是要平復內亂,這內亂就越是強大,這樣的惡性迴圈就因此下策而越加無解。

一代明君崇禎帝,為何還是逃不過亡國的命運?

起義軍的形勢一片大好,朝堂之上卻是愁雲慘淡。崇禎皇帝面對難以控制的起義軍形勢時常大發雷霆。面對崇禎元年就開始的陝西叛亂,先是派遣楊鶴前去招安。最開始順風順水,大多數起義軍都接受了招撫,然而不久之後,暴亂又起,楊鶴不得已只能回京。

而這支自陝西而起的叛軍部隊,不久之後又受到洪承疇的鎮壓,活下來的大多數逃竄至山西。而早已在派系紛爭中練就一身推諉扯皮,欺上瞞下本領的山西官員,面對蜂擁而至的叛軍,並沒有絲毫作為。

在呈遞給崇禎皇帝的奏摺中,無一不是在誇讚一片陰雲中的“國泰民安”。

一代明君崇禎帝,為何還是逃不過亡國的命運?

除此之外,就是在奏摺的結尾向崇禎皇帝告狀,指出是陝西官員無所作為,不能剿除叛民,反而將麻煩扔給了山西。更令人笑掉大牙的是,山西官員還試圖將流寇趕回陝西,以免任職之地再受叛軍騷擾,全然不提如何處理叛軍。

這樣的形勢之下,上無人擔當大任,下無人憂國憂民,明朝的流寇禍事接連不斷,整個朝堂再毋寧日。

其二:自斷前程的黨派紛爭

除了朝堂之下的流民作亂,朝堂之上的黨派紛爭也愈演愈烈。因萬曆皇帝長達二十餘年的不理朝政,使得明代形成了以地域區劃為代表的黨系紛爭。此時,無人真正關心國家大事,所有官員都沉迷於權力之爭,如何獲取更大的私人利益,成了他們茶餘飯後的日思夜想。

一代明君崇禎帝,為何還是逃不過亡國的命運?

正是因為醉心於派系紛爭,畢生致力於抗擊清軍的名將盧象升在鉅鹿戰場被清軍包圍,

最終因為高起潛的擁兵不救,最終彈盡糧絕,

年僅三十九歲而慘死疆場。再往後的派系之爭使得明朝朝堂人才盡失,致使明代最後一次可以挽救命運的機會最終消失。這件事也最終直接導致了大明王朝近三百年曆史的終結。

崇禎十六年,陝西總督孫傳庭率軍進入河南與李自成展開決戰。事實上,作為國力式微的明王朝,此時最優的做法是集合一切兵力固守陝西潼關一帶,但是迫於皇帝的急切施壓,孫傳庭不得不進入河南與李自成部隊決戰。

一代明君崇禎帝,為何還是逃不過亡國的命運?

首戰大捷,卻絲毫沒有為此時早已飄零凋落的明王朝注入一劑強心針,此時朝堂之中仍然沒有齊心協力,還是處於一盤散沙對彼此毫無助力的狀態。因此,在勝仗過後不久,

在河南的陝西軍隊很快就因缺少補給只能退守回陝西籌備軍糧,留下河南軍隊首領陳永福暫且坐陣。

但卻因為明軍內部的猜忌,河南軍隊認為陝西軍隊是為了臨陣脫逃,因此也立刻撂挑子不願意上場作戰,最終被李自成將了一軍。長期軟弱無能的明軍早已潰不成軍,當下四散逃離,最終不僅丟了河南,連陝西潼關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也未能守住。

一代明君崇禎帝,為何還是逃不過亡國的命運?

得到訊息的一代忠臣孫傳庭,孤軍奮戰直到犧牲,也未能保住潼關。

自此,大明王朝的歷史最終開始銷聲匿跡。而這位將一生奉獻給明王朝的偉將,直到最後都被崇禎帝誤以為投敵,直到明朝滅亡都沒有被正名。

其三:事倍功半的崇禎皇帝

不可否認,一心為公的崇禎皇帝的確有著重振大明的雄心壯志,也事必躬親,萬事親力親為,但是其自身難以改變的性格缺陷也使得自己走上絕路,也直接導致了明王朝的最終消亡。

回顧崇禎皇帝的上位歷史,就會發現崇禎皇帝實際上並不是指定的皇位繼承人。

一代明君崇禎帝,為何還是逃不過亡國的命運?

若不是因為某些意外事件,崇禎也不會走上這條斷頭路。崇禎帝的父親朱常洛,也就是泰昌皇帝並不是萬曆皇帝眼中合適的皇帝人選,因此萬曆皇帝與兒子的關係也並不融洽,連帶著對崇禎皇帝也並不上心。泰昌皇帝繼位後一個月,便駕崩離世,隨即崇禎的哥哥作為太子繼位,崇禎在此時從未作為繼位者被對待過,因此也未能受過帝王教育。

在天啟臨終前,才將崇禎定為繼承者。所以作為當時機緣巧合上位的崇禎,很希望在一上位就能推陳出新,一改往日大明王朝腐朽的狀態。登基不久之後,崇禎就立刻剜除魏忠賢之流,雖然看上去十分有震懾力,但其實不然。

這一舉動打破了大明朝廷內在的微妙平衡,以往有不同勢力的制衡,使得各家都能拿出一些真本領來贏得皇帝的信任。

一代明君崇禎帝,為何還是逃不過亡國的命運?

但此時,因為魏氏之流的倒臺,最終使得另一黨派東林派系成了山中唯一的大老虎。哪怕最後崇禎琢磨過來,重新啟用宦官之流,企圖挾制東林黨時,也為時晚矣。崇禎本人的性格也極大的阻礙了他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用人體系。

他本人好大喜功,也極其注重面子,出現問題時也不能有所擔當,而是把問題推給朝臣,一有不喜,便會大發雷霆。

崇禎此人不注重人才,反而常常卸磨殺驢。曾經在他的授意下去與清廷議和的陳新甲,就因此不得不為崇禎帝的面子買單,最終被處死。當時議和訊息不慎走漏,全國上下反對者眾,崇禎的面子因此掛不住,就表示所有的議和主意都來自於陳新甲,因此陳新甲就不得不成了替死鬼。這樣的事情多了,朝臣自然就有了牴觸情緒不願賣命了。

結語:

歷史上的崇禎帝給人的印象總是帶有悲劇色彩,但實際上回顧歷史,有些細節又彷彿註定了悲劇的發生。不可否認,崇禎上位時,面對的是一個岌岌可危,滿目瘡痍的國家。

他雖然勤於政務,但是在真正決定歷史走向的關鍵點上卻沒有決絕堅定做出正確的選擇,也因為自己的人格缺陷致使了許多因權利而造成的悲劇,也最終因此買單走上了斷頭路。

任何一位領導者,如果不能任人唯賢,而是任由派系紛爭終將會導致權力的傾覆。或者說,是明朝所有不作為皇帝的日積月累,最終導致了大明的亡國。面對內有叛軍,外有清兵的情況下,崇禎不能立刻決斷,也不能站在大局之上絕對高下,又以一己之力使得能將奇才眾叛親離,從這時起,其實就註定了國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