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為什麼稱為“十三陵”呢?

為什麼16位皇帝而稱13陵呢?

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後,他的都城在南京,所以他去世后皇陵當然不在北京。

而明惠帝

朱允炆,

也就是第二個皇帝,因為

朱棣

的篡位而下落不明,他的陵地在哪裡也是一個謎。

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朱祁鎮““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所俘,在於謙等大臣、太后的操作下稱帝,後朱祁鎮被瓦剌放回,經過一場奪門之變又重登帝位。

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為什麼稱為“十三陵”呢?

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

朱祁鈺死後,英宗不承認他的皇帝經歷,將其在天壽山的陵墓毀壞。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京城西郊的玉泉山。

所以說,雖然明朝有16位皇帝,而只有13個帝陵在天壽山。

朱元璋之明孝陵

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墓,位於南京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動工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成於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去世後埋葬於此,稱為

“明孝陵”

明朝建國後,朱元璋倡導

“厚葬以明孝”、“視死如生”

的儒家倫理思想。

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為什麼稱為“十三陵”呢?

明孝陵圖片

朱元璋建國伊始,就派官員和審察歷代帝王陵墓規劃佈局,明孝陵整個陵區的規劃和單體建築的形式由朱元璋親自裁定。

明孝陵由前面的神道和後面的主體組成,神道部分長有1800米,自下馬坊起至享殿門前的御河橋止,依地勢而建,迂迴曲折,佈置獨具匠心。

在神道的前端增建了平面為方形的神功聖德碑樓,樓北神道轉折,平岡廣闊,道旁兩側均有石像,有獅、獬、豸、駱駝、象、麒麟六種十二對,一立一跪,逶迤一里多長,列於神道兩側。

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為什麼稱為“十三陵”呢?

朱元璋陵墓的大象

主體部分採用嚴格對稱的縱軸形制,同前半部分依山勢迂迴之法相反。

主體前後分為三進院落,孝陵的前院,正門原名“文武方門”,供祭祀時使用的神廚和神庫安排在院內兩側用亨門溝通前院和後院,中院後部中央有面闊9間、進深5間的稜恩殿。

殿前兩側有佈局嚴謹的東西廊廡,形如宮殿,用於祭祀活動。

後院為方城明樓及寶頂。恩殿和方城明樓相結合,構成了陵墓建築的主體,而且不再沿用宋陵方形陵臺和上城的結構,提高了陵墓建築的藝術性。

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為什麼稱為“十三陵”呢?

明孝陵風水寶地

明長陵與十三陵

皇帝作為一代天子,生前把尊於萬人之上,死後也要葬身於“吉壤”之地。

朱棣奪位成功後,也早早地把後事提上了議事日程。永樂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令徵調工匠、民夫上百萬,開始修建陵寢。

永樂五年(1407年),皇后徐氏在南京病逝,朱棣卻打算在北京建陵,為什麼離開南京呢?

可能是這些方面的原因:一、北京是他的發祥地,他被朱元璋封為“燕王”,封地在北京,他又是從北京起事的,所以他對北京有感情、有感覺。

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為什麼稱為“十三陵”呢?

朱棣雕像

二、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風水都被父親的陵地佔去,再說朱棣又是以非常手段得到的帝位,他怕在朱元璋身邊下葬,到陰曹地府無顏面對老爹。

不管怎麼樣,朱棣已經打算離開南京這個地方了。

於是,朱棣打發禮部尚書趙及江與江西術士廖均卿等人。

遵照朱棣的旨意,趙及將和廖均卿等人用了足有兩年時間,跑遍了北京地界可供選擇的地方,最終選出四處地方上奏,由朱棣定奪。

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為什麼稱為“十三陵”呢?

第一處是口外的“屠家營”,朱棣覺得自己姓朱,和“豬”同音,豬如果進了屠家要被宰殺,犯忌諱不能用。

第二處是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朱棣開始覺得位置不錯,然而山後面有個村叫“狼兒峪”,若是“豬”旁邊有狼,是很危險的,也不能用。

第三處是京西的“燕家臺”,“燕家”和“晏駕”是諧音,不吉利。

第四處是京西的潭柘寺,儘管景色好,卻由於地處山間,地方狹窄,不利於子孫發展,也沒有被選中。

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為什麼稱為“十三陵”呢?

永樂七年,朱棣決定親自去選址,經過多方勘探,終於選定一處。

這就是現在十三陵這個地方。它位於北京西北郊區,西北方向本就是八卦中的“乾”位,此地屬於燕山餘脈自西向東迤邐而來。

在陵區的東西北三面,群峰聳立,好似屏障,氣勢磅礴,形成了一片小盆地。

於是朱棣下令在昌平北黃土山上建造長陵。

雖是這樣,朱棣卻仍舊覺得不如意的地方。原來,長陵所在地叫黃土山,如同老百姓所說的“哪裡的黃土不埋人”,這名字太土了。

朱棣想改名字,群臣與術士們紛紛獻“名”,但沒有令朱棣滿意的。

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為什麼稱為“十三陵”呢?

十三陵的整體格局

巧的是,朱棣過生日的時候,群臣前來祝壽。乘著酒興同群臣來到陵地,百官齊呼“萬歲”,朱棣有感而發,由此想出了“天壽”兩個字來,就對群臣們說:“此山應名‘天壽山’。

天壽山是一處天然形似宮殿的山區,東、西、北三面群峰環抱,像是處在一個大庭院中,南面又開敞無阻,直通北平平原,其南端正好有兩座小山相對,左邊叫蟒山(龍),右邊叫虎山,如一龍一虎在守衛大門。

永樂七年長陵開始動工,到永樂十一年(1413年)完工,用了四年時間。

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為什麼稱為“十三陵”呢?

十三陵成了世界文化遺產

按照朱元璋孝陵的規制建造長陵,共有三進院落。第一進院落,包括陵門、神庫、神廚和碑亭 。

長陵之後,二百多年的時間裡先後添置了

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

等十二座陵墓。共有十三陵,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

明朝十三陵。

那麼問題來了,具備這麼好的風水,明朝應該世世代代延續下去,為什麼只有16個皇帝呢?為什麼先被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陷,又遭清朝的塗炭呢?

按照風水學所說,“望勢尋龍易,找地點穴難。”天壽山水木清華,龍脈悠遠,形勢無可挑剔,是難得的吉壤。

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為什麼稱為“十三陵”呢?

但是一處吉壤只有一個正穴。天壽山的正穴就是長陵。因此後來的帝陵一穴不如一穴。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來形止,稱謂全氣,天壽山的全氣之穴,只有長陵。

這也是明朝一代不如一代,最後氣絕身亡而滅亡的原因。

歷朝歷代,每個朝廷帝王可以說沒有不重視逝後陵墓建設的,從秦始皇帝陵的宏大,到歷代帝王的風水寶地,恨不能把天下稱為“龍脈”的地方都佔盡。

可從封建專制的歷代王朝來說,一個朝代能有三百多年就不錯了,那麼為什麼佔有風水寶地的王朝沒有能福澤百世、恩澤萬代呢?

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風水在人心、命運不離方寸。

所以說“一切唯心造”,最好的風水就在我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