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古,中原天朝上國,親睦友邦;於今,中國地大物博,負大國擔當

《周禮》所述之五禮中,除吉禮外,其他四禮除在天子以及諸侯本國內行外,還都涉及到國家之間的禮儀。

如以凶禮是哀邦國之憂;以賓禮來親邦國,使諸侯國親睦天子;以軍禮同邦國,以軍禮震懾諸侯使之維護周室;以嘉禮親萬民中又有“以饗燕之禮,親四方之賓客”、“以脤蹯之禮,親兄弟之國”等。

於古,中原天朝上國,親睦友邦;於今,中國地大物博,負大國擔當

親睦友邦,鞏固團結

檜禮的禮儀形式在這兩方面是比較弱的。比如在表演性、象徵性方面,檜禮強調的是對於受到災難國家的實際性援助。

即使如澶淵之會這樣高調聚在一起商議但最終沒有實行的活動來說,從記載它的《春秋》來看,人們對於這樣華而不實的行為是不以為然的。

在程式化、標準化方面來說,從現有材料來看,檜禮有一定的程式,但也只是和其諸侯國之間行相關如喪禮、賀慶禮之禮類似。檜禮更沒有設立或約定俗成的標準,檜禮並沒有規定如檜財物多少等標準。

諸侯國在結盟時在盟辭中寫道諸國要“救災患,恤禍亂,同好惡,獎王室”,作為盟主更要首先“救患分災討罪”。

在周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衰微、諸侯壯大的形勢下,各國為保證自身的利益,非常重視國家之間的團結與互助,這也就要求盟國在某國受到災禍時能伸出援手,救援災國。

同時獪禮也是諸侯國之間的消除矛盾,改善關係的重要手段。

相反如果有諸侯國發生災害,其他盟國或鄰邦不進行檜禮以援助,這不僅將會與該國交惡,有時甚至還會惡化與其他諸侯國的關係,並且會留下不好的名聲,如澶淵之會謀歸宋財而終不行,就留下不好的影響,致使《春秋》不記載與會者其名。

作為鄰邦,陳國不去協助救火,許國不為火災進行慰問,當時就有人“是以知陳許之先亡也”。

果然如君子言,在定公六年,鄭滅許,哀公十七年,楚滅陳。

雖然許、陳兩國的滅亡,未必就因此事,但從其中可以看出作為諸侯國尤其是鄰邦與小國如果在他國受禍災而不進行援助,首先信譽會受到影響,其次會導致其國利益在諸國中受損。由此可見檜禮是諸侯邦交中非常重要的禮儀與手段。

於古,中原天朝上國,親睦友邦;於今,中國地大物博,負大國擔當

幫助災國,共度災難

春秋時期是多事之期,不僅戰爭頻發,而且這一時期的自然災害也是非常之多,為了應付諸多自然災害以及戰亂帶來的國家損失,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不能靠自己的能力解決這些所帶來的問題。

比如強如秦國和晉國還有由於饑荒而互相向對方餘糧的故事。為了解決這些災害戰爭所帶來的問題,諸侯們也制定了許多制度來互相幫助,比如在諸侯結盟時一般都會明確約定要在遇到災難時互相幫助。

對於盟誓中的“救災患,恤禍亂”其實是將西周時期傳承下來的檜禮以盟誓這一具有一定約束力的制度確定下來,使得檜禮這一具有一定自願性的儀禮具有了相對的強制性,一旦同盟中的諸侯國在其他國家遭受災難時不進行財物等的救助,首先會損害自己的信譽,其次會在諸侯中引發不滿。

大國的爭霸是貫穿春秋全程的一件事,各大國為了各自爭霸的需要,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義和仁道從而籠絡別的諸侯國,會對小國及有難的國家提供各種援助。

大國成為霸主後,其他承認其霸主地位的諸侯有向霸主納貢、提供幫助的義務,反過來霸主也有保護諸侯、向諸侯提供援助的義務。而檜禮就是這些手段中非常重要且常用的一項。

在成為霸主後,這些大國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會透過訂立盟約來使檜禮成為一項盟國間的義務事項,這也就使得檜禮在春秋爭霸的背景下逐漸成為一項成熟的禮儀制度。承認霸主地位的其他諸侯國在霸主受到重大災難的時候根據盟約也會進行相應的援助。

於古,中原天朝上國,親睦友邦;於今,中國地大物博,負大國擔當

對後世的影響

一、對古代的影響

春秋檜禮作為一種禮儀不像凶禮中喪禮和荒禮一樣繼續在後世繼續存在,繼續有其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檜禮在此後便似乎銷聲匿跡,只有檜祭繼續存在,作為一種祈福禳災的祭祀活動,較廣泛的為人們所舉行,並且在道教創立後,於道教中成為一種禳除災害的法術活動。

雖然槍禮在後世由於失去其原有功能而基本消失不行,但在其中檜禮中會合財物以救禍災的功能以槽祭的形式存於後世。

唐朝宰相段文昌曾在出任荊南節度使時,荊南當地有些地方如若干旱,一經其檜解便會下雨,如果一直下雨呢,遇到段文昌出遊便會晴天。這個故事雖然有傳奇誇大的成分,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當時如果有乾旱這種天災,人們是會透過槽祭這種方式來求雨,以消除災害。

在唐宋時期還存在有檜祭以檜乾旱、流星等天災,期望天將雨雪等緩解災情。從檜祭的功能我們可以看出有檜禮的功能的影子,檜禮的因天災受損失而使行檜禮的性質在後世被檜祭或多或少的繼承被人們所實行。

春秋檜禮屬於國與國之間邦交中重要的互相援助禮儀,但隨著秦國統一六國後,檜禮似乎消失於世,不見於史料記載中。但我們仍可以從中國古代對外援助中看到檜禮的影響。

唐朝時,中國對於周邊國家如突厥、吐蕃在他們受災害時,也會進行援助,這有助於這些周邊國家對於唐朝態度更加友善。

在宋朝時,宋朝中央對於在其遇到緊急困難時期,也會對其進行援助,宋朝對其進行援助可以幫助其度過困難,同時也換來對於宋朝的和平。

在清代,清朝對於蒙古的援助也是非常之大,在蒙古遭遇災害後,清廷也會進行經濟援助。甚至在清朝晚期,中國自身實力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強國之時,清朝還是會對其他國家進項援助。

於古,中原天朝上國,親睦友邦;於今,中國地大物博,負大國擔當

二檜禮對當代中國的影響和價值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之謂,事實也是如此,中國自古從國家層面至普通民眾都是非常重視禮儀的,很多行為也是依禮而行的。中國之禮傳統上是按照吉、兇、嘉、賓、軍五禮而劃分的,而其中凶禮中之檜禮也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重要影響。

雖然檜禮在秦以後不行於世,但作為中華優秀傳統禮儀文化中的一部分,檜禮對於中國人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檜禮是在分封制社會背景下產生的,初衷是為了加強天子、諸侯國之間的團結,互相幫助,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和階級利益。

但在行檜禮的過程和產生的影響來看,它引導不僅國家、貴族之間,而且普通人們之間也要互幫互助、團結友愛,這些精神也逐漸成為中華民族所有的優秀品質,影響著一代代中國人民。

中國作為一個有五千多年文明的古國,也在發展自身實力的同時,致力於帶動全球發展。

新中國1949年成立後,同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建立了合作,包括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等。在聯合國中,中國還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這些組織中,都有在參與組織國家發生災難時其他國家給予援助的規定,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一直在秉持著這樣的理念並且也是這樣踐行著的。

於古,中原天朝上國,親睦友邦;於今,中國地大物博,負大國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