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杭州湧金門發現“武松之柩”,才知武松並非虛構的人物

1894年,一具棺材在杭州湧金門城牆下被發現,人們湊過去一看,只見棺頭上刻著四個凸起的宋體金字“武松之柩”。

當時,工人們正在修理城牆,無意中發現一座古墓,發掘出一副棺木。這副棺木比尋常的棺木大一些,看起來年代頗為久遠,但儲存還算完整,陽光灑在棺木上,凸刻的四個大宋體大字“武松之柩”特別顯眼。眾人面面相覷:武松不是虛構的嗎?怎麼會有墓葬?

眾所周知,武松是《水滸傳》中的人物,小說中,武松在家中排行第二,又叫“武二郎”。武松成名之戰是“武松打虎”,他喝了十八碗酒,吃了2斤熟牛肉,趁著酒勁,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從此名聲大噪;後來,武松與魯智深、楊志等人歸順梁山,坐上了第十四把交椅;再後來,武松被朝廷招安,在徵方臘時被飛刀所傷,失去了左臂,最終病逝於杭州六和寺,享年八十。

1894年,杭州湧金門發現“武松之柩”,才知武松並非虛構的人物

武松英雄豪邁、敢作敢為,是無數人心目中的大英雄。然而,儘管他的故事傳唱很廣,但在大多數人心中,武松只是《水滸傳》中虛構的人物。所以,當工人們看到棺木上的“武松之柩”四個大字時,難免有點驚訝。

這時,一名工人大著膽子湊到棺木前,透過縫隙往裡一看,誰知一看便驚撥出聲,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原來,棺中真的有白骨!這副白骨的骨架比普通的骨架要大得多,和高大威猛的武松形象相吻合。

工人們意識到,這或許真的是武松的墓!如果武松真實存在,那是不是意味著武松所做的一切也是真實的呢?想到這裡,工人們連忙將墳墓復原。

此後,有關武松的真假之說,一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那麼,武松到底是真還是假呢?其實,早在《水滸傳》誕生之前,武松就以前出現在文學創作中。

武松最早是出現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大宋宣和遺事》為講史話本,該書由講述歷代帝王誤國害民開始,一直寫到宋高宗定都臨安為止,書中加插了宋代奸臣把持朝政,致使生靈塗炭的,梁山泊宋江等人奮起反抗的故事,書中也提到武松,但筆墨不多。

1894年,杭州湧金門發現“武松之柩”,才知武松並非虛構的人物

這本書是現存以宋江為主要人物的水滸故事的最早資料,換言之,施耐庵的《水滸傳》也參考了《大宋宣和遺事》。

此外,元雜曲中,有雜劇《折擔兒武松打虎》、《窄袖兒武松》等以武松為主角的曲目,講述了武松打虎、為兄長武大郎報仇的的精彩過程。而在《魯智深喜賞黃花峪》等作品中,武松則以梁山好漢之一的身份登場。

再後來,施耐庵創作出傳世名著《水滸傳》,進一步豐滿了武松的形象,“武松打虎”從此廣為人知,武松則一躍成為人人敬仰的好漢英雄。

誠然,這些“證據”只是小說、雜曲,虛虛實實,不能當真,但杭州地方雜誌卻真真實實記錄了武松這個人,像《臨安縣誌》《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有記載武松的事蹟。

據記載,武松是北宋末年生人,本是個浪跡江湖的流浪藝人,後來到杭州湧金門賣藝。武松相貌堂堂,武藝高超,因而被杭州知府高權邀請入府,並任命為杭州府都頭。

1894年,杭州湧金門發現“武松之柩”,才知武松並非虛構的人物

武松俠肝義膽,見不得老百姓受欺負,在任期間,他多次為民除害,深得杭州百姓愛戴,後還因功被提為提轄。然而,就在武松準備大施拳腳之時,其頂頭上司高權卻被人陷害免官,武松因此受牽連,被趕出衙門。

高權被罷免後,蔡鋆成為新知府,此人是權相蔡京的兒子,他仗著蔡京的權勢,在杭州胡作非為,魚肉百姓,真實上演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然而,蔡鋆有權有勢,在杭州一手通天,百姓根本反抗不了

,只能暗地裡吐口唾沫,罵上幾句“蔡虎”,出口惡氣,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當時沒人知道,那個多次為他們為他們做主的武松,已經悄悄探明瞭蔡鋆的出行習慣,準備再次為民除害!

那天,武松身藏利刃,隱匿在蔡鋆的府前。就在蔡鋆一行人浩浩蕩蕩而來時,武松一躍而起,一腳踢在蔡鋆胸上,腕子一抖,刀如匹練,砍下蔡鋆的項上人頭。

不得不說,不管是小說還是歷史,武松都是一位“打虎英雄”,小說中,他打的是景陽岡的虎,而歷史中,他打的是蔡鋆這隻虎。

武松手刃蔡鋆後,沒有傷害無辜,而是束手就擒,最終被害死在獄中,令人痛惜不已。

杭州百姓深感其德,一起出資為武松修墓,將其葬於湧金門外。

1894年,杭州湧金門發現“武松之柩”,才知武松並非虛構的人物

1924年,杜月笙來到杭州遊玩,他見武松墓破敗,於是與黃金榮、張嘯林一起出資,將武松墓遷到了西冷橋畔,併為武松立了墓碑,上書“宋義士武松之墓”。

1964年,因特殊原因,武松墓遭到破壞,當地百姓自發將武松的屍骨收攏,盛進骨甕,運往雞籠山安葬。

2004年,應廣大市民遊客的要求,有關部門在西冷橋恢復了武松墓,武松墓從此成為西湖名人墓一大景觀,遊人爭相前往。

不得不感嘆,即便歷經了千年,那些敢於為民請命的英雄,始終都會活在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