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史上六位謀反的太子,本是未來皇帝的他們,為何選擇謀反?

在古代皇權社會,太子作為國之儲君,本就是未來的皇帝,然而歷史上卻仍然時常發生太子謀反之事,這又是為何呢?實際上,太子雖然是未來的皇帝,但歷史上能夠順利繼位的太子其實並不算多,原因便在於太子之位雖然高貴,但同樣很敏感,兄弟之爭、父子矛盾、大臣攻訐等,都很容易造成儲君之位不穩。而只要太子不甘心被廢,那麼其實也就只剩下了謀反一條路可走。簡單介紹一下歷史上發生的六起太子謀反事件,縱觀這些事件,其實都是由太子之位不穩所引發。

盤點歷史上六位謀反的太子,本是未來皇帝的他們,為何選擇謀反?

1、戾太子劉據(漢武帝劉徹之子):“巫蠱之禍”被逼謀反

。戾太子劉據是漢武帝與皇后衛子夫之子,於元狩元年(前122年)被立為太子。漢武帝晚年爆發“巫蠱之禍”,漢武帝於是命寵臣江充調查,江充先是採取刑訊逼供、栽贓陷害等方式將案件做大,之後又對漢武帝說“宮中有蠱氣,如不除去,陛下的病就不會好轉”,漢武帝於是命其入宮調查,江充則採取栽贓嫁禍的方式,揚言“在太子宮中搜出的詛咒木人最多,還搜出大量書寫有大逆不道之語的絲帛”。

因漢武帝居於甘泉宮,太子劉據無法解釋,於是調動長樂宮士兵,殺死江充等人,長安城中遂傳出“太子已反”的謠言,漢武帝派使者前去調查,但使者根本不敢入城,返回後卻謊稱“太子的確已反”,漢武帝於是命人率兵平叛,太子劉據兵敗逃亡,最終與兩個皇孫死於湖縣泉鳩裡。

盤點歷史上六位謀反的太子,本是未來皇帝的他們,為何選擇謀反?

2、“元兇”劉邵(南朝宋文帝劉義隆之子):父子矛盾太深

。劉邵是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文帝劉義隆與皇后袁齊媯的嫡長子,於元嘉六年(429年)被立為太子。劉邵當了二十多年儲君,本來一直深受父親寵愛,後因“元嘉北伐”導致父子間生了嫌隙。後來,劉邵又因與弟弟劉濬犯了錯,擔心被父親責備的他便求教於巫女嚴道育,竟然採用“巫蠱之術”詛咒父親。

“巫蠱之術”爆發後,宋文帝鑑於劉邵、劉濬認罪態度較好,只是嚴加追捕嚴道育,然而劉邵卻偷偷將嚴道育藏在東宮之中。元嘉三十年(453年),得知嚴道育仍在東宮,劉義隆這才決定廢黜劉劭、賜死劉濬,結果事情洩露。為求自保,劉邵於同年二月發動兵變,殺死父親劉義隆,自立為帝,但在位僅三個月,便被率兵討逆的武陵王劉駿俘殺,而嚴道育也被當街鞭殺,焚屍揚灰。

盤點歷史上六位謀反的太子,本是未來皇帝的他們,為何選擇謀反?

3、愍太子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之子):胞弟奪嫡擔心地位不保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嫡長子,於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稱帝同年被立為太子。唐太宗對李承乾可以說寄予厚望,李承乾早年也的確聰明仁愛,算是個合格的儲君。後來李承乾患上足疾,開始叛逆起來,雖然唐太宗先後派陸德明、孔穎達、于志寧、杜正倫、魏徵等人悉心輔佐和教導,但眾大臣的一味勸諫,非但沒能改變李承乾,反而使得其日益狂悖驕躁,不敬師長。

再後來,由於其弟李泰的奪嫡之心越來越明顯,且同樣深受李世民的寵愛,而李承乾則因為腿疾的自卑心理,感覺自己的儲君之位越來越危險。最終,李承乾決定暗殺胞弟李泰,在失敗之後,又聯合漢王李元昌、駙馬都尉杜荷、陳國公侯君集等,意圖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終因事情敗露而失敗。李世民不得已將其廢為庶民,流放黔州,不久後去世。

盤點歷史上六位謀反的太子,本是未來皇帝的他們,為何選擇謀反?

4、節愍太子李重俊(唐中宗李顯之子):韋皇后與安樂公主逼反

。李重俊是唐中宗李顯第三子,於神龍二年(706年)被立為太子。因李重俊並非韋皇后之子,因此韋皇后對其十分厭惡,而唐中宗李顯對韋皇后卻是言聽計從。此外,當時深受唐中宗寵愛的安樂公主,一心想要成為第二個武則天,不僅經常對李重俊當面凌辱,甚至要求唐中宗廢黜李重俊,立自己為皇太女。

景龍元年(707年)七月,深感儲君之位越來越危險的李重俊,聯合左金吾大將軍李千里、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右羽林將軍李思衝以及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等人,率左右羽林軍及千騎三百餘人發動兵變,殺死武三思、武崇訓等人後,率兵自肅章門殺入皇宮。然而,由於千騎官兵的臨陣倒戈,兵變最終失敗,李重俊出逃途中被左右親信所殺。

盤點歷史上六位謀反的太子,本是未來皇帝的他們,為何選擇謀反?

5、唐肅宗李亨(唐玄宗李隆基之子):被李林甫與楊國忠逼反

。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在長兄李琮去世,次兄太子李瑛被廢之後,李亨於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為太子,但也因此與擁立壽王李瑁的宰相李林甫結怨。此後,李林甫多次以勾結地方官員和武將為由攻訐太子李亨,不僅導致大量官員被殺被貶,就連太子李亨也兩次被迫離婚。李林甫去世之後,楊國忠出任宰相,但楊國忠在清算李林甫的同時,仍舊是太子李亨的死對頭。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亂”中率眾逃出長安,在出逃隊伍行至馬嵬驛時,太子李亨與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發動兵變,殺死宰相楊國忠及其子楊暄,韓國夫人也死於亂軍,之後又迫使唐玄宗賜死楊貴妃。“馬嵬驛兵變”之後,父子關係已經無法彌合,於是唐玄宗入蜀避難,而太子李亨則北上靈武,並於天寶十五載(756年)七月在靈武稱帝,遙奉唐玄宗為太上皇。

盤點歷史上六位謀反的太子,本是未來皇帝的他們,為何選擇謀反?

6、李寧令哥(西夏景宗李元昊之子):父親奪兒媳並意圖改立太子

。李寧令哥是西夏景宗與野利皇后的嫡次子,在兄長、太子李寧明去世後被立為太子。李寧令哥長大後,本已選定太子妃沒移氏,結果因為沒移氏太過漂亮,反倒被父親李元昊搶走立為妃子,導致父子生隙。後來,李元昊先殺了野利皇后舅舅野利遇乞和野利旺榮全家,又廢除了野利皇后,改立野利遇乞的妻子沒藏氏為皇后。

後來,沒藏氏為李元昊生下李諒祚,李元昊又想改立李諒祚為太子,徹底導致父子決裂。不久,沒藏皇后的兄長、國相沒藏訛龐挑唆李寧令哥殺父自立,並表示自己願意擁立李寧令哥為帝。之後,李寧令哥便拎著一把大刀和野利浪烈衝入內宮,殺掉了大醉中的李元昊,結果在逃入沒藏訛寵家中後被抓,最終以”弒君罪“被處死。

盤點歷史上六位謀反的太子,本是未來皇帝的他們,為何選擇謀反?

除了以上六位之外,其實還有幾位情況較為特殊,如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太子元恂,因為不滿遷都而被反對改革的鮮卑貴族利用,最終因謀反之罪被賜死。如唐高宗李治太子李賢,被誣陷謀反被廢殺。如閩康宗王繼鵬、安祿山之子安慶緒也是弒父稱帝,但並未被立為太子。還有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也是起兵殺死了弟弟,但就性質而言應該算是平叛。當然,還有康熙的太子胤礽,也曾策劃逼康熙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