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有何目的?

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有何目的?

古代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統治者們,起初都專注於陸上領土的歸屬權,很少探索海上領土,更少會試圖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建交。

這主要受限於古代航海技術的不發達,如果想要開拓海上的貿易或外交關係,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

因為海上天氣等環境因素的變化非常多,所以即使投入巨大,也不一定能收到多少回報。而且對於古人而言海上的情況幾乎是完全未知的,

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到一件未知結果且極有可能失敗的事情上,這是隻有在國家十分富足時才會被統治者考慮在內的事。

鄭和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功勞被選為正使,本人也對海外世界感興趣

在這樣的背景下,鄭和下西洋可以被稱之為一大壯舉。

不管是在支援他的明成祖朱棣的個人生涯中,還是在整個中國歷史中,這一行動都是十分耀眼的存在。

鄭和此人能夠被朱棣選為下西洋的使者,和他個人在各個方面的努力有很大關係。鄭和的努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他努力將自己的才能展現出來,讓朱棣看到了自己;另一方面是鄭和努力激發了朱棣對海外的興趣。

關於鄭和的生平,並沒有一個詳細的記載,原因也很簡單。早期的鄭和不為人知,而且很有可能是被明軍俘虜的少數民族,

這樣的地位根本不會被人記載。

而鄭和的晚年,也沒有一個詳細的記載,很多人都認為他是死在了最後一次出使的航海路上,但並沒有官方記載證明這一點。同時,還有人認為鄭和應該是在某次出使時到了日本併成為當地的統治者,所以最後沒有回到故土,

關於這種說法,至今也沒有一個實證。

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有何目的?

鄭和第一次被記入史書,還是在他入宮服役做太監被分到朱棣身邊時。明朝太監,是貼身伺候皇帝等統治階級的人,在很多事情上有很大的權力。

明朝後期有宦官之亂,就是因為明朝太監的權力過大。

所以鄭和才有機會在後來的靖難之役中嶄露頭角,並得到朱棣的青睞。靖難之役,是朱棣和朱允炆之間爭奪帝位的戰役,

在這場戰役中,鄭和展現出了自己優秀的軍事才能,

這讓朱棣感到十分驚喜。

自從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功勞後,本就比較受朱棣寵愛的鄭和更成了朱棣身邊的紅人。

鄭和和朱棣講述了很多海外的故事和見聞,這讓朱棣對海外產生了很大興趣,

甚至主動提出了要派遣使者出使的想法。

鄭和本人是回族人,家族信仰伊斯蘭教,同時也有佛教的背景

,父親和祖父都曾經到海外國家進行過宗教朝拜等行動,這也是他能對朱棣講述很多海外相關內容的重要原因。

幼年的鄭和在父親和祖父的敘述中對海外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後來他又把這種興趣傳遞給了朱棣。

朱棣提出要派遣使者下西洋後,鄭和毛遂自薦想要擔任下西洋的正使一職。

鄭和本人在朱棣第一次提出要派遣使者下西洋時正值壯年,身體素質很好,

朱棣認為他應該能夠很快適應航海生活,所以就同意了委派他為正使。

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有何目的?

當然,作為一個統治者,明成祖朱棣不可能只因為個人的一點小興趣就產生派遣使者出使海外的想法,這背後的原因十分複雜。

明成祖朱棣派遣鄭和六下西洋是出於外交、軍事等方面的政治目的

明朝對海外世界的瞭解,並不是處於完全未知的情況。

畢竟唐朝時,曾經出現過萬國來朝的盛景,東西方世界之間的交流從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只不過囿於種種現實原因,這種交流十分有限,雙方對彼此的瞭解也很有限。

但是明朝統治者仍然希望和海外的國家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這可能和歷朝統治者內心的“統一天下”思想分割不開。不管是哪個朝代的統治者,即便明知不可能統一海外,

也想要儘量和海外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

,來保證自己對“天下”的認知更加全面。

自己或許一時間無法完成“統一大業”,但子子孫孫發展下去,或許總有一天能夠達成這個宏偉的目標。

當然,積極進行外交併不可能只是出於這樣單純的一個原因。

鄭和的最終目的地雖然在西洋,但他的航海路程卻要經過南洋,南洋周邊的國家,是和古代中國的土地距離非常近,甚至有接壤的國家。在鄭和航海的路上,

順便透過展現強大軍事實力的方式“警告”一下那些不安分的小國,這是一種一本萬利的外交技巧。

同時,南洋東南亞的許多小國之間,

始終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和糾紛,這些問題由來已久,且不可能完全解決

。恰好鄭和下西洋路過這裡,可以

幫忙解決一部分的問題,瞭解一些實際情況

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有何目的?

其實古代解決問題和爭端的方式,通常都是武力,

鄭和每次下西洋時都會隨船跟隨人數不少的軍隊,就是為了應付這些問題

。早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就已經發現了鄭和的軍事才能,所以他才放心把這批隊伍和航海路程上的爭端交給他去解決。

除了解決問題,

鄭和還在宗教信仰上影響了沿途的很多小國家

。對於古代社會而言,宗教的重要性和地位是很多文化思想都無法比擬的,所以如果能夠在宗教上對這些國家造成影響,

那麼傳播宗教的價值就非常高了。

除了處理南洋國家的相關問題外,鄭和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西洋。不過明朝對西洋的認識有限,

只能儘量建立友好的外交關係,

以此來增進彼此間的瞭解和交流。

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有何目的?

從結果上看,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透過建立和不同國家的外交關係和用武力方式處理各種問題,

建立了一個比較和平的國際局勢

。雖然這個國際局勢只是區域性的,但其帶來的正面影響是肯定的。

對明朝而言,國外的局勢和平一些,能夠為明朝政府提供更安穩的環境發展自身,

同時能夠推動國內外貿易等經濟方面的往來,在往來過程中的損失也不會因為局勢不穩而增加。

鄭和下西洋開拓的海上航路帶來貿易上的發展推動了明朝經濟發展

提到貿易和經濟,就不得不先提及鄭和下西洋對開拓海上航路做出的巨大貢獻。

中國古代的航海事業,其實發展得並不好,很多統治者要麼無心於航海事業,要麼無力去發展航海事業。

所以早期的海上航路

,一直是比較單一且安全性很低的

。這其中固然有海上航行受天氣等自然條件影響很大的緣故,但

航海事業的不發達、地圖的不完善、從業人員航海技能的不足

也佔據著很重要的原因。

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有何目的?

鄭和下西洋後,

亞非之間的海上航路被打通,很多地圖上原本不完善的地方也得到了確切的資訊來填補,

甚至還蒐集或掌握了一些海洋相關的資料。這些都是實打實地對航海事業發展提供的助力。

在鄭和之前,從來沒有人在海上航行過這麼遠的距離並且平安歸來,而且鄭和下西洋的次數很多。雖然人們在這個具體數字究竟是6還是7之間爭論不休,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數字在古代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早在鄭和下西洋之前,其實朱棣就有想要開拓海外市場的打算,只不過因為航路尚未開闢,所以這種打算只能作為一種不成熟的想法暫時擱置。

不過朱棣針對海外已知的一些地區,進行過一些經濟戰略上的部署,鄭和下西洋剛好幫他將這些部署變成了現實。

其實在明朝之前的元朝時,中國就已經開設了很多港口,透過這些港口和其他國家進行交易,

但是港口所能提供的經濟效益有限,並不足以滿足經濟的發展狀況,

所以朱棣急於開通海上航路,來順應這種經濟上的發展。

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有何目的?

值得一提的還有,之前的陸上絲綢之路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失去了其在經濟上的地位,

這條貿易鏈趨於斷裂的情況讓朱棣更加期望能夠建立一條海上絲綢之路

。雖然最後鄭和並沒有完全建立起一條海上的絲綢之路,但

他打通了海上航路的行為,也算對此進行了彌補。

還有一點被部分史學家堅持的鄭和下西洋原因,就是

朱棣想要在海上尋找自己的侄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

朱棣的帝位,是從朱允炆手中奪來的,但朱棣登基後朱允炆卻不知所蹤。部分史學家認為,朱允炆的失蹤是朱棣心中的一根刺,不管是為了將朱允炆徹底除掉,還是想要透過善待朱允炆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仁德,

朱棣總是想要把這個侄子找回來的。

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有何目的?

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末之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探險,

他本人也因此被稱為航海家,雖然他本人對這個稱謂的認知或許並不清晰,但他為世界航海事業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