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手下有個“洋軍團”,屢立戰功,如果用的好明朝可能亡不了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大一統封建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實力強大的幾個大一統王朝之一。不過明朝末年,內憂外患,還未等清軍入關,就已滅於李自成之手。亡國皇帝崇禎煤山自縊,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崇禎手下有個“洋軍團”,屢立戰功,如果用的好明朝可能亡不了

不知在他將死之時,腦海裡有沒有想起自己手下曾有一支外籍部隊,如果好好利用,是不是落不得這般下場?

時間回到20年前,當時的崇禎還是少年,關注著發生在東北方向上的一場大戰。年近七旬的努爾哈赤率領號稱20萬大軍南下,誓要攻克明朝邊境重鎮寧遠。寧遠守軍僅有1萬,雖然守將是大名鼎鼎的袁崇煥,但在巨大的實力差距之下,被攻克只是時間問題。

崇禎手下有個“洋軍團”,屢立戰功,如果用的好明朝可能亡不了

當努爾哈赤揮舞著馬刀指揮大軍衝鋒之時,身邊竟有炮彈呼嘯而過,進而地動山搖,爆炸掀起漫天的泥土,衝鋒中的騎兵人仰馬翻。這還沒到守城火炮的射程啊?怎麼炮彈威力也變大了?正在納悶之時,一枚炮彈打在努爾哈赤附近,將他震下馬來。

雖然當時的後金部隊頂著猛烈的炮火衝到了城牆之下,但早已被猛烈的炮火嚇破了膽,主將也受了傷,便草草撤軍了。

正是寧遠城牆之上的11門紅夷大炮立下了奇功。這些火炮射程、威力都遠超明朝的火炮,僅僅11門炮就擋住了後金號稱20萬的兵馬。這些火炮正是明朝一支外籍軍團帶來的。

崇禎手下有個“洋軍團”,屢立戰功,如果用的好明朝可能亡不了

在明朝末年,東北方向的後金對明朝虎視眈眈,雙方互有勝敗。內閣次輔徐光啟算是歷史上封建王朝官員的特例,他見識過西洋火炮的厲害,威力遠在明朝火炮之上,於是想到藉助西洋火炮,提高軍隊戰力。他嚮明熹宗朱由校上奏:“西洋大銃可以制奴,乞招香山澳夷,以資戰守。”

香山澳夷就是當時已“租借”澳門的葡萄牙,你們佔著我們的地方,出點力也是應該的吧。於是,葡萄牙人組成了由24名火器教官和26門紅夷大炮組成的“火炮營”進京了,嚮明朝的神機營傳授大炮操作辦法。好景不長,朝廷內還是保守者佔多數,始終無法完全信任這個“洋軍團”,將這個“火炮營”遣返回澳門了。

好在不久之後的寧遠之戰,僅僅11門紅夷大炮就立下大功,人們才徹底相信新式火器可以扭轉戰局。徐光啟再次上奏,葡萄牙“火炮營”再度進京,很快又收到了成效。

崇禎手下有個“洋軍團”,屢立戰功,如果用的好明朝可能亡不了

崇禎二年,朱由檢剛剛接了哥哥的班,皇太極就奇襲而來,攪得京城周圍天翻地覆,還佔了遵化、灤州等四城為據點,準備來年再攻打北京。葡萄牙“火炮營”這時大發神威,僅僅32人帶著新式火器,與明軍一起收復了四城,並且待皇太極再次襲擾之時,用新式火炮輕鬆打退了皇太極大軍。

接連立下戰功後,崇禎決定要組建15支精銳火器營,並由葡萄牙人扶植指揮。在西洋技術的支援下,在明朝強大國力支撐下,15支精銳火器營並不是幻想,如果真的建成,明軍將不再畏懼北方後金的威脅,國內以農民為主體的起義軍更是不在話下。

崇禎手下有個“洋軍團”,屢立戰功,如果用的好明朝可能亡不了

不過,火器營還沒建起來,孔有德發動吳橋兵變,殺害了葡萄牙教官,帶著習得西洋火炮的部將及300門先進火炮,投靠了皇太極。原本受制於明朝先進火器的後金也擁有了強力火炮,並在此後的戰爭中再次佔據上風。

崇禎手下有個“洋軍團”,屢立戰功,如果用的好明朝可能亡不了

為了扭轉東北戰局,崇禎皇帝從澳門僱傭了一支葡萄牙軍隊,打算讓他們繼續訓練明朝軍隊,並直接投入對抗後金的戰爭。不過,後來又犯了保守的毛病,既害怕這支軍隊窺探中國地形,又害怕丟了天朝上國的面子,在他們還沒到京城時,就遣返回澳門了。

如果明朝真的建立起15支精銳火器營,崇禎皇帝能夠穩定住國內局勢,明朝氣數原本不僅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