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被世人忽視的北非地區,也有過輝煌燦爛的文明

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講北非。到公元前5世紀,庫什人已失去對埃及的控制,再度退向位於南方的都城麥羅埃(Meroe),但此後還經歷過數百年的文化繁榮。他們可能從埃及帶回一種象形文字(現在有人聲稱已經破譯)。毫無疑問,他們將所掌握的知識傳到了南方和西方的蘇丹地區,後來該地的努比亞人和蘇丹人掌握了相當不俗的冶金技術。公元元年之前的最後幾個世紀,撒哈拉以南的奈及利亞中部地區出現鐵器。鐵和叫王國一·重的技術還是緩慢地向南傳播開去。到公元12世紀左右,鐵器文明深人東南地區;仍然過著石器時代生活的非洲人只剩下南方的俾格米人和布須曼人。

古代史:被世人忽視的北非地區,也有過輝煌燦爛的文明

受鐵器傳播影響改觀最大的可能是農業。使用鐵製工具可以砍伐更深處的林地,也能更好地翻耕土壤(也許和公元早期來自亞洲的新作物有關,人人而帶來新的民族遷移和人口增長。牧民和漁民的到來打破了狩獵和採集區域的佈局,早在大約公元500年就可以從非洲東部和東南部的大量地區明顯辨識出他們的足跡;這片區域相當於現代辛巴威和德蘭士瓦。但那些非洲人無法耕犁。其原因可能在於埃及以南的非洲大陸幾乎找不到一種能夠抵禦非洲疾病的動物來拉犁。衣索比亞是擁有耕犁的地區之一,那裡的動物也能順利繁衍,他們在歷史早期對馬匹的使用就表明了這一點。

古代史:被世人忽視的北非地區,也有過輝煌燦爛的文明

撒哈拉南部也養馬,用途是供人騎乘。這再次顯示了非洲環境具有的重大侷限因素。該大陸的大部分歷史是與外來影響互動的過程一例如來自近東、亞洲、印尼和美洲的鐵器及新作物,還有來自19世紀歐洲的蒸汽機和醫藥。從中可以逐步把握到非洲的本質面貌。沒有這些外來影響時,在地理、氣候和疾病施加的巨大壓力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幾乎看不到任何生氣。那裡的大部分地區依舊延續著(除若干例外)輪耕農業的實質,沒有實現密集耕作。這是困難環境下的積極應對措施,但最多隻能維持緩慢的人口增長。非洲南部同樣沒有發展出輪子,所以在運輸、碾磨及赤道以北的情況有所不同。從最嚴格的意義上講,庫什的大半歷陶工領域也落於人後。史都被塵封,因為重見天日的庫什主要城市至今仍寥寥無幾。

古代史:被世人忽視的北非地區,也有過輝煌燦爛的文明

據我們所知,大約公元300年,衣索比亞人推翻了庫什王國的統治,後來的衣索比亞國王都自稱為所羅門的後代,千百年間,他們是埃及以北非地區唯一的基督教民族。但當時還沒有如此與眾不同,直到4世紀他們才被科普特人轉變成基督徒,也依然保持著與地中海古典世界的往來。但入侵埃及的伊斯蘭勢力在兩者之間形成屏障,數百年間都未能打破;其間,衣索比亞人為了生存與異教徒和穆斯林作戰,完全失去了與羅馬或拜占庭的聯絡。他們使用阿姆哈拉(Amharic)語,是唯一具備讀寫能力的非洲非穆斯林民族。除此以外,在整個非洲,只有羅馬統治的北部地區能夠讓基督教立足。

古代史:被世人忽視的北非地區,也有過輝煌燦爛的文明

基督教在那裡雖非主流,但一度頗為活躍。教會內部因見解不同發生激烈爭執,異端多納圖斯派,遭到迫害。這裡的基督教之所以在阿拉伯入侵所帶來的伊斯蘭教面前顯得軟弱無力,也許可以從這裡找到解釋。除了埃及,基督教在非洲所有的阿拉伯國家中絕跡。另一方面,伊斯蘭教在非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一直延續至今。這一源自阿拉伯入侵的宗教在11世紀傳播到尼日和西非。因此,關於沒有掌握文字能力的非洲社群,我們的歷史資訊主要來自阿拉伯史料。庫什王國凋零後,他們的活動區域從蘇丹一直延伸到撒哈拉。

古代史:被世人忽視的北非地區,也有過輝煌燦爛的文明

貿易是他們的常見活動,其體制可以合乎邏輯地推斷為城邦制;最有名的一座叫廷巴克圖(Timbuctoo),當歐洲人最終抵達時,該城已經蕭條,但在15世紀依然有重要的地位,據說是一座伊斯蘭學府的所在地。就和世界上任何地方一樣,政治和經濟在非洲也緊密交織在一起。非洲歷史早期出現並繁榮的黑人王國位於各條易於積蓄財富的貿易要道的終點,這也不足為奇。商人總是喜歡穩定。另一個非洲國家擁有後來被現代國家沿用的名稱——迦納。在阿與其業古國一支在公元前時代晚期獲取統治地位的民族有關,他們擁有使用馬匹和鐵製武器的優勢。

古代史:被世人忽視的北非地區,也有過輝煌燦爛的文明

無論事實究竟如何,在8世紀阿拉伯編年史家和地理學家筆下的史料中出現時,迦納已經是一個重要的王國。規模最鼎盛的時候,迦納南北跨越大約500英里的距離,南起尼日河與塞內加爾河上游流域,北端有撒哈拉沙漠的保護。阿拉伯人將該國稱為“黃金之地”;這些黃金來自塞內加爾河上游和阿散蒂(Ashanti)地區,經阿拉伯商人之手,沿穿越撒哈拉的商道或透過埃及前往地中海,為歐洲地區的貿易增添活力。以此方式,非洲一度為外部世界帶來積極的影響。其他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品中,最重要的是鹽和奴隸。

古代史:被世人忽視的北非地區,也有過輝煌燦爛的文明

迦納王國在12和13世紀滅亡。馬裡王國取代了迦納的霸主地位,他們的統治者極為富有,在公元1307年前往麥加朝聖時引起了轟動。這一國名也被20世紀的非洲國家所繼承。馬裡的面積甚至比迦納更大,14世紀之初曾佔據整片塞內加爾河流域,從海岸向內陸延伸上千英里。馬裡的黃金時代與金塊貿易最鼎盛的時期重合,他們對該貿易的開發效力比迦納人要高得多。據說,馬里君主的馬廄中養著良駒萬匹。該帝國在14480世紀後期的王朝戰爭中分崩離析,最終被摩洛哥人擊敗並臣服。其他非洲國家隨後湧現。雖然阿拉伯人的記載中有時會談到非洲宮廷的博學之輩,但沒有可讓我們瞭解這些人士的本地文獻。

古代史:被世人忽視的北非地區,也有過輝煌燦爛的文明

在小編看來顯然,其統治者是伊斯蘭世界的一分子,但臣民依然是異教徒。迦納王國的解體也許和是否皈依伊斯蘭教的爭議有關。從阿拉伯人的記載中可以明顯看出,蘇丹和撒哈拉地區的統治者都與伊斯蘭教派有聯絡,老注但依然接納來自過去異教時代的傳統習俗與歐洲早期基督教接受類似的傳統如出一轍。但社會習俗並不總能融入伊斯蘭文化:對馬裡少女在公共場合裸露的行為,阿拉伯作者就表示出震驚和不滿。各位讀者朋友,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以上素材來自網路,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