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與秦王的對決,一個國家的命運,真能被個人改變嗎?

荊軻與秦王的對決,一個國家的命運,真能被個人改變嗎?

在中國古代戲曲中,有那麼一幕經常被後人反覆演繹,它就是荊軻刺秦王。這場大戲充滿著各種懸疑刺激,還有人物心理之間的變化鬥爭,無論是讀歷史典籍還是看戲去都覺得異常刺激感覺,這才是真正的歷史觸覺。但每次看完之後內心卻莫名的失落,當年那個時代出現了巨大的變遷,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這種烏雲密佈的感覺,

荊軻與秦王的對決,一個國家的命運,真能被個人改變嗎?

有的人選擇用國家對抗,有的人選擇內部分裂,更有的人想以個人力量來瓦解它。在這些政治手段中,荊軻作為個人力量的最典型代表,他想要憑藉一己之力去阻撓秦國這片大烏雲的來襲,這本身就是一場註定的悲劇的羅密歐式的戲劇,雖然在歷史客觀度來說,這絕對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但是從後世的個人情感而言,

荊軻與秦王的對決,一個國家的命運,真能被個人改變嗎?

這是一場無限悲壯的壯士行為代表著某種意志的傳承,每次感受那種壯舉就讓人心生悲壯之情。那麼荊軻這種行為它真的是正確的嗎?一個國家的命運,真的有個人能夠決定嗎?其實像荊軻這種刺客流的行為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是個主旋律,在當時的政治環境而言,所有人都認為一個國家的強勢,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個優秀的個體所影響的。因此在春秋戰國時期,刺客是一種非常高潔的職業,往往他們的行為都會受到後世的讚揚,甚至那些戰國君子們,

荊軻與秦王的對決,一個國家的命運,真能被個人改變嗎?

還處心積慮的想要培養這樣的高手。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究其根本還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當時的歷史根基。當時的環境下,整個中華的政治格局形成了一個板塊,最開始是有碩大的禮法來約束著它,後來是用血緣關係拉扯著各方的利益。簡單來說,它就是一個連成一片的整體,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因素就能把它聯合。正是當年的政治體制太完整,整個國家之間的行政分明太過於粗糙了,所以一旦出現了中央系統的缺失,就會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

荊軻與秦王的對決,一個國家的命運,真能被個人改變嗎?

就好像當年的晉靈公事件,刺客的行為還是讓晉國的歷史發生了好的改變,這些都是鮮明的案例擺放在那裡,在各國君主看來,秦國之所以這麼兇殘,關鍵是有了一個牛氣的君主,若是把他摧毀掉,秦國說不定又會回到當年的四代君主亂政時期。只要荊軻去掉了秦國的頂點,那麼底層力量的崩潰和各大內部勢力的競爭,必然會消耗全國所有的資源,

荊軻與秦王的對決,一個國家的命運,真能被個人改變嗎?

最終失去一統天下的基本動力。六國的君主們算盤是打得很好的,燕國的太子丹他的目的也是非常不錯的,但可惜的是,當時的環境已經不一樣了,因為它已經進入到了戰國的一個轉折階段,底層老百姓的心願已經突破了上層政治的束縛。老百姓們想要一個穩定的家園,以此來發展自己的生產,戰國經歷了太久的論證,它需要一個和諧的環境。所有人都沒看到這一點,或許就連荊軻也失去了對這點的認知,所以最終那場政治行為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