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國殤:跨越百年的思考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偷襲在朝鮮黃海牙山灣外豐島海域的清朝北洋水師,甲午戰爭正式爆發。隨後八個月,雙方調兵遣將,轉戰千里,將戰場從朝鮮一直拉到黃海海域、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最終巍巍大清帝國以四億人民、總數上百萬的軍隊和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慘敗於蕞爾小國日本,喪失了東亞巨人的餘威。

甲午國殤:跨越百年的思考

《甲午海戰》記錄片

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徹底放棄了對朝鮮2000多年來的宗藩關係,並且簽署了屈辱的《馬關條約》,割地賠款,開放口岸。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從此深入中國腹地。

甲午國殤:跨越百年的思考

《馬關條約》影印件

這場戰爭的政治經濟影響,史書早有定論。然而對戰敗原因的探討,卻一直存在爭議,有說指揮不力者,有認為裝備武器落後者,還有歸咎於李鴻章一人者,莫衷一是。我以為,清朝敗給了制度和人心。

清王朝統治者出於狹隘的政治考量,視國家為一人一姓之國,害怕西風東漸和進步思潮動搖其統治根基,試圖以落後的封建思維意識主導文明進步的社會變革,並將其嚴格限定在經濟和軍事領域,始終卻未能觸及政治體制和思想觀念問題。即便如此,改革仍然受到朝廷守舊派的掣肘。以清流自許的守舊派與志在功名的洋務派相互攻訐,更有大批各懷心思的官員隨風搖擺,將一場關乎國運興衰的改革視為爭權奪利的舞臺,其結果可想而知。從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洋務運動三十餘年,除了留下幾座仿造的兵工廠、幾門列強淘汰的落後槍炮,就只剩一些略有遠見者的嘆息了。

甲午國殤:跨越百年的思考

洋務運動漫畫

同時期的日本明治維新則是一場自上而下浴火重生的徹底改革。日本政府大力解放思想,高度重視從文化、思想、觀念、制度上學習西方,全面系統考察西方各國民主憲政、軍事體制、法律制度、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事業的利弊得失,並大膽借鑑吸收先進經驗,仿製出全面改造國家的藍圖。為建立現代化國家,年輕的明治天皇甘願放棄剛以武力奪回的封建皇權。經過三十年的努力,日本的綜合國力有了長足發展,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現代化專業人才,為日本的近現代工業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甲午國殤:跨越百年的思考

明治三傑

中日兩國都選擇了改革,卻因為種種原因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兩國由於地緣政治和歷史關係,又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衝突。當19世紀末波譎雲詭的東亞政局激盪起黃海硝煙時,這場註定要爆發的戰爭早在三十多年前已判明結果。

經歷過戰爭的摧殘之後,沒落腐朽的帝國依然哀而不鑑、故步自封,最終被武昌起義的槍聲敲響喪鐘;而初嘗改革利益的新興國家則自滿狂妄,走上了軍國主義武力侵略的邪路,最後在原子彈爆發的驚天巨響中黯然斷魂。兩個一衣帶水的國家為何走向兩個極端?在唏噓之餘,更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