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憑楊家槍法大戰急先鋒索超,為何戰魯智深鬥呼延灼時卻用刀?

楊再興憑藉著楊六郎後人的身份得到了岳飛的重用,他也憑著楊家槍法成就了小商河的經典之戰。而另一位楊家將的後人楊志一開口只是楊令公之孫,在大名府憑著楊家槍法大戰急先鋒索超,但是不管是步戰魯智深還是馬戰呼延灼,從梁山鬥林沖再到征戰四方,他依然使用的是刀法,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而楊志的先祖到底是楊繼業的哪個兒子?

【楊志的先祖】

楊志憑楊家槍法大戰急先鋒索超,為何戰魯智深鬥呼延灼時卻用刀?

日有所思就會夜有所想,從岳飛夢中見到的楊六郎來看,楊再興是楊六郎的事實已經天下皆知了,他也憑藉楊六郎的巧妙槍法成為了一位千古傳唱的英雄。而楊志一開口就只是楊令公之孫,這是一個非常模糊的回答,應該說他對先祖楊家將很敬仰,但是說到楊令公哪個兒子卻似乎是在有意隱瞞,而且楊志會楊家槍法,在大名府時就有過展示,但是在平時卻一直用的是朴刀,這到底又是什麼原因?

在楊家的七郎八虎,在大破天門陣、遠征西夏再到楊士塵翰掃北期間,很少有大郎、二郎與三郎後人的蹤跡,畢竟連楊金花與楊排風都上過戰場,在武術世家的天波府中,如果他們真有後人,應該會熱血沸騰地挺身而出的,再換個說法就是如果大郎、二郎與三郎有學文棄武的後人,那麼楊志想傳承楊家槍法會很難。五郎出家了應該是沒有後人的,八郎有後代的可能性也是很低的。七郎的兒子楊宗英與妻子姜翠屏下山沒有多久,就在銅光陣中陣亡了。

最有可能性的就是楊六郎與楊四郎了,這兩兄弟也是後來唯一留在天波府的人物,不過他們之間卻有著很大的落差與對比。楊六郎是從金沙灘血戰幸運地回到天波府的人物,也是最早承擔起邊關大任的人物,在呼家將、高家將、鄭家將相繼敗陣的情況下,唯一能夠抗衡制約遼國第一高手韓昌的人物,他成為了一位楊家將中的大英雄,也是大宋朝豐功偉業的人物,作為後人的楊再興也是非常受到岳飛器重的。如果楊志是楊六郎的後人,應該會自豪地說出楊六郎的玄孫。而楊志只是說出了楊令公之孫的模糊的說法,也就是說他成為楊六郎後人的可能性不大。

最後就是一位楊四郎,他的名聲是七郎八虎最差的一位,楊八郎雖然也做了遼國駙馬,不過他是義子而且沒有歸宋。楊四郎從投遼那天起就成為了宋軍的叛徒,如果在漢朝就會要被滅族的,李廣的孫子李陵這員虎將的詐降就是這樣的悲劇下場。而楊四郎在遼國又暗中助宋,最後又回到宋國,這又是遼國最不能容忍的,因此楊四郎除了隱忍之外,不會有人願意交往這種朋友,他的官場之路也不會有起色的。他的兒子楊宗原智勇雙全,楊宗保在力保之下,宋仁宗才勉強讓他做了一名先鋒,而楊四郎其他的後人雖然有心報國,能夠做的卻只有隱忍,而這種性格與楊志是非常相似的。

而楊志在與林沖拼鬥之前敞開胸脯提刀的粗獷動作,很明顯這與儒雅的楊六郎一脈很不匹配,從楊文廣到楊懷玉及楊再興都不會有這種行為,並不是說他們不能這麼做,只是天波府楊家都是受著中原的文化薰陶,禮儀與忠義更為重要。而從楊四郎的三個兒子開始,多少都有些遼人氣息,後期的中原教育之下留下一點遼國影子也很正常的。因此楊志是楊四郎的後人還是有可能的,楊志一心立志報國卻因為楊四郎的原因,受到的冷落與嘲諷應該也不小,因此他才有了五侯楊令公之孫的說法。

【楊志的楊家槍法】

不論步戰魯智深還是馬戰呼延灼,從梁山鬥林沖再到征戰四方,楊志一直拿著的都是刀,而到了大名府時卻拿起了槍勇鬥索超的大斧,這也就是說楊志會使楊家槍法,而他更擅長的應該還是刀法,那麼這其中又說明了什麼呢?

首先楊志是在梁中書面前展現楊家槍法,又或者楊志知道梁中書想看楊家槍法,因此他採用了楊家槍法迎戰索超。畢竟是校場比武,楊志也清楚用祖傳的槍法周旋較量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楊家槍法最大的特點就是靈巧,他也自信大名府很難遇到強敵,而面對索超這種狠力戰將,楊家槍的巧妙更有優勢。只要巧妙地鬥上一兩百個回合,梁中書就不會再讓他們鬥下去,因為他需要的是有實力的人才,而不是兩虎相鬥的傷痕累累,楊志會花銀子買官,對這些官場規則要比索超強了很多。而且他更知道不能讓索超丟掉面子,又不能敗給索超,周旋戰平才是更好的辦法。

其實楊志的槍法只是二流水準,這應該與他不勤練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楊家槍法是楊家將都會的武學,楊志一旦起長槍就有可能被問及誰的後人,這也是楊志最想回避的問題。而楊令公的刀法卻是非常模糊的武學,因為刀法沒有太大的傳承,楊家七郎八虎中應該會刀法,但是他們用的依然是楊家槍法。楊志可以作為五侯楊令公之孫的特有標誌。當然那段時間拿著刀闖蕩江湖更加普遍,畢竟宋江也是扛著一把僕刀前往清風寨的。而楊志那把祖傳的寶刀也是楊四郎歸宋時,佘太君將楊繼業的佩刀傳給了楊四郎,希望他能夠忠君報國,後來佘太君帶著眾人隱退之時,楊四郎的後人就帶著這份寶刀寄託留在了京城,從此刀法在楊志心目中是忠義的化身,而楊家槍法卻是一種羞辱的標誌,也許楊志勤練槍法也能練出五虎將的水準,不過他還是選擇了不適合他卻又擅長的楊家刀法,成為了梁山八驃騎之一的人物。